日前,2025中國酒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專家座談會在貴州習酒成功舉辦,上兩屆專家座談會分別在莆田百威啤酒產區和吐魯番樓蘭酒莊葡萄酒產區舉辦。
三屆專家座談會分別在三大酒種重要產區舉辦,凸顯中國酒業協會的“全域視野”:既有重點關注,更有全局統籌。
值得一提的是,每屆專家座談會都直面當下酒業大勢,以問診號脈為底色引導中國酒業找尋發展新戰略、做好年度頂層設計。
自2023年酒類消費場景恢復不及預期、白酒庫存積壓、產品價格出現倒掛,行業進入存量博弈、結構性分化加速時期;到2024年中國酒業進入以強集中、強分化為特征的存量競爭時代和深度調整期,行業庫存再次升壓、渠道內卷、預期不穩、信心不足等態勢;再到2025年行業產銷量全 面走弱、酒企盈利馬太效應加劇,各酒種供需均進入產能下行階段。
中國酒業協會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專家座談會,在三年間直面行業新舊挑戰,分別形成了以下戰略共識:推進中國酒業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機械化建設,深挖傳統活態酒文化、引導消費者正確認知、合理利用知識產權打造文化品牌;中國酒業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向好趨勢,借勢國家宏觀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固有優勢,中國酒業與宏觀經濟形勢息息相關,獨具長期向好發展根基;在品質個性化、文化活態化、消費場景化、市場國際化等領域,尋求中國酒業傳承、創新、突破,以贏得更多市場機遇。
2023年,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指出,消費的變化、場景的創新、渠道的發展、新消費人群的崛起、國際化的廣闊前景是酒業未來發展必須關注的重點。
其中,年輕化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觀念不同于上一代人,有個性、更多元,同時也在意性價比。同時,低度白酒的涉獵人群更廣,潛在市場規模較大,加之“她經濟”、“Z世代”的崛起,低度酒能夠滿足當代女性和年輕消費群體對于酒類飲品時尚、利口、個性化等多重訴求,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產區化是酒業發展下一階段的關鍵點。多年來,中國酒業協會始終堅定不移與各產區政府、名酒企業合作,推動產區化發展。通過產區共建,在產區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加速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形成酒業發展新合力。
2024年,宋書玉理事長提出酒類消費進入“消費理性+價格理性”的雙理性時代,即“喝少、喝好、還要性價比好”成為消費者飲酒的核心訴求和重要主張。
新時期,國人的健康意識日益提升,酒精消費也逐漸從純粹的享樂主義向更加理性、健康的方向轉變。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消費者對于低度酒、無酒精飲品及功能性酒精飲料的偏好增加,還促使整個酒行業開始探索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宋書玉理事長指出,名酒產區和名酒企業是作為新周期下中國酒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力量,文化創新和科技創新是推動酒業提質升級的必然選擇,標準建設與人才建設則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石,加強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養體系、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將是酒類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另外,細分市場開發和國際化探索也是拓寬酒業發展邊界的關鍵路徑。
2025年,宋書玉理事長再提“態度理性+價格理性+選擇理性”三理性時代。面對消費下行帶來的需求端壓力,酒企應當回歸消費需求的原點。
當下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酒業市場的消費基數依然很大、消費升級大趨勢仍將長期不變,國人對美好生活、美好產品的追求是永恒的。當下,酒業動銷渠道必須重構,酒企必須深入思考如何打破傳統渠道,如何發展新型廠商關系,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極 致服務,贏得市場主動。
對于中國名酒市場發展,宋理事長和多位戰略專家一致主張“高端消費減法論”。名酒作為高端消費品,其有效市場支撐是做減法、減出來的,名酒做加法與正確的企業經營方向背道而馳。名酒要保持市場稀缺、保持市場價格,就必須保持市場供給量。在消費需求沒有增長的前提下,供給放大將導致價格下行;在市場需求增長的前提下,也需要適度增加供給量、保持價格匹配。簡單直接地推動名酒品牌“一瓶酒變兩瓶酒”、企業營收“一個億變兩個億”的做法只會適得其反。
未來,中國酒業協會將持續在戰略專家座談會提出的頂層設計指導下,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協調行業內部利益結構的平衡關系,為未來戰略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推動酒業戰略從理念到行動的轉化,確保整體戰略的有效落實和提升,讓中國酒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良性生態朝陽普照、生機勃發。(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