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品味中國,需要載體介質。
一個是跨越國界的世界通用語言——音樂,一個是傳承中國千年文化的活文物——白酒,當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創作出的樂章,與秉承中國傳統技藝釀造的濃香美酒深度融合后,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6月19日,在瀘州老窖·國窖1573 X譚盾《敦煌·慈悲頌》2020巡演啟動發布會上,一個對中華文化傳承具有“大功德”意義的合作由此開啟。
在發布會上,瀘州老窖·國窖1573宣布,作曲家、指揮家,《敦煌·慈悲頌》作者、知名音樂大師譚盾出任品牌“藝術公益大使”。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為譚盾授牌,雙方將借助中國白酒與音樂的跨界融合,共同演繹和傳播中國文化。
與此同時,瀘州老窖·國窖1573還發布了“品味敦煌”定制酒,希望以創新的形式讓世人深度“品鑒”到地道的中國味道。
四年攜手
酒與音樂完美融合
事實上,國窖1573和譚盾的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2017年雙方就攜手在紐約舉辦藝術之夜,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由此開啟了瀘州老窖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文化之旅。
此后,譚盾用“1、5、7、3”四個音符為瀘州老窖·國窖1573創作了交響樂《酒狂》。2018年,《酒狂》在“國窖1573·英雄的盛宴”音樂會上首演,譚盾在現場與觀眾分享了中國文化賦予的激情與靈感。
2019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作為合作,全程支持譚盾《敦煌·慈悲頌》中國巡演,掀起了一波傳統文化賞析熱潮。
瀘州老窖此次官宣譚盾出任“藝術公益大使”,既是雙方合作的第四年,也是一個新起點。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洪波在現場指出,瀘州老窖·國窖1573攜手譚盾致敬敦煌文化,傳播中國文化,正是踐行“讓世界品味中國”的文化使命,讓世界人民通過中國白酒、中國文化來了解中國、認知中國。
“借由中國的音樂、中國的美酒,為中國的文化插上翅膀,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譚盾在談到此次合作時表示,“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斷延續,需要我們做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那就是讓文化傳播出去,傳得越遠越好。”
在譚盾感激國窖1573搭建了一個平臺之際,瀘州老窖·國窖1573也表示,未來將繼續支持譚盾《敦煌·慈悲頌》巡演,并將持續探索中國文化表達方式,以更多創新的形式在范圍推廣中國文化,讓世界品味中國。
對此,各界嘉賓盛贊此舉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重大意義。
敦煌研究院稱,《敦煌·慈悲頌》深刻地展現了敦煌文化的核心,讓世界用全新的方式品味了中國的文化。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公司(臺)黨委副書記賀礫輝等人指出:“譚盾代表了用音樂表達中國文化的高藝術水準,瀘州老窖則樹起中國白酒文化的高標桿‘讓世界品味中國’,藝術家和民族品牌因敦煌結緣,實現了文化和藝術的交融,共同承擔起了弘揚中華歷史文化的光榮使命。”
“品味敦煌”
推開“品味中國”的又一扇窗
“未來,瀘州老窖將堅持以更豐富多樣的形式在范圍推廣中國文化,展現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讓世界品味中國。”劉淼在發布會上宣布。
而秉承“要用聽得到、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中國的白酒故事。相信舌尖上的文化可以突破語言、地域、種族的隔閡,讓熟悉的人感情迅速升溫,讓陌生的人找到交流的切入點”的理念,發布會上,瀘州老窖·國窖1573重磅發布了“品味敦煌”定制酒。
眾所周知,多元一體的敦煌文化始終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同時又閃耀著古代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的璀璨光芒,成為舉世矚目、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作為中華文明同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果,敦煌文化是世界快速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戶。也正因此,大文豪季羨林稱:“讀懂了敦煌文化就懂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半。”
瀘州老窖·國窖1573·品味敦煌定制酒,外觀設計完美融入九色鹿、飛天等敦煌壁畫代表元素,讓人一見就能立刻體會到綿延千年敦煌文明以及蘊含其中的中國文化。
在酒體設計上,這款定制酒選擇的是瀘州老窖“雙國寶之釀”。
“這款定制酒的推出,是瀘州老窖通過音樂、舞蹈等超越語言的媒介創新性表達中國文化的成果,也將是瀘州老窖拓展市場的上佳利器。”現場的一位重量級嘉賓表示。
據這位嘉賓透露,近年來,瀘州老窖“以文化賦能品牌”為抓手,不斷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2018年海外營收增速超過63.57%,2019年在2018年的高基數下仍舊保持了35.49%的增速:“音樂、繪畫、詩歌和酒,都是全人類可以共同分享的財富,也是傳播文化、交流文化的載體,融這幾類于一體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品味敦煌定制酒無疑是‘攻入’海外、傳遞中國文化的佳載體。”
文化賦能
量變引來質變
以文化為載體,瀘州老窖國窖1573近年來的增長不僅表現在海外市場。
根據年報數據,2019年瀘州老窖已實現營收158.17億元,凈利潤46.42億元。這已是該公司持續3年營收增速超過20%、凈利潤增速超過30%。
這與瀘州老窖是行業中極早就開展文化賦能的酒企密不可分。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曾指出:“酒業未來的競爭,將圍繞文化品牌展開激烈的角逐。”言下之意,支撐品牌塑造的不僅有產品的品質,更離不開內含與外化的文化。
響應國家關于優傳統文化“走出去”的號召、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名酒企業也競相在文化上布局,借助文化為品牌賦能,以求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更多主動。
作為較早就意識到“文化賦能、價值觀營銷將成為品牌發展未來趨勢”的瀘州老窖,在文化營銷方面的布局不僅,建樹也頗多,始終走在行業前面。
2008年開啟的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已成為酒業封藏文化的代表。今年舉辦的第十三屆封藏大典又首開行業“云封藏”先河。
2011年,“瀘州高粱紅了”文化采風之旅,開創酒與文學跨界融合先例,讓酒文化不再是空洞的“文化”二字,而有了實質的載體。
……
2017年,瀘州老窖凈利潤增速達到31.47%,這也是2012年之后首次增速超過30%以上。而自此以后,瀘州老窖的凈利潤的增速始終都保持在30%以上。
這與2017年開始瀘州老窖國窖1573的幾大動作密不可分。
2017年,瀘州老窖國窖1573“讓世界品味中國”文化之旅啟程。這不僅是瀘州老窖帶領中國酒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標志性事件,也蹚出了一條以酒為媒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康莊大道。
同樣在這一年,詩酒文化大會開幕。這一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盛事,至今已累計吸引了50余國的選手參加,征集了33萬件作品,圈粉數十萬詩歌愛好者,極大提升了瀘州老窖國窖1573品牌的圈層影響力。
而以文化賦能讓世界品味中國的又一力作,大型民族舞劇《孔子》也在瀘州老窖國窖1573推動下,于2017年開始在持續巡演。三年來,已影響人群超過2億。不僅將中國文化以實體的形式傳遞到,更將高雅藝術帶入民間。
持續數年的文化賦能布局,到2019年胡潤品牌榜發榜之時,瀘州老窖國窖1573的品牌價值已高達345億,位列酒類品牌榜第三位。而國窖1573也已在一連串的文化賦能營銷舉措中實現了高盈利,同時還帶動了瀘州老窖酒的營收占比大幅度提升,從2017年的44.72%增長至2019年的54.53%,展現出文化賦能的大成果。(來源:酒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