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順鑫農業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度,順鑫農業實現營業收入155.11億元,同比增長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億元,同比下降48.1%。
4月13日,順鑫農業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度,順鑫農業實現營業收入155.11億元,同比增長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0億元,同比下降48.1%。
其中,白酒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1.85億元,同比去年減少1.01%,全年實現白酒產量69.05萬千升,銷量69.01萬千升。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2020年,該公司高 檔酒與低檔酒營收分別下滑12.68%和1.52%。具體產品來看,除了52度500ml牛欄山陳釀白酒銷售量同比增長33.16%,其他四種主要產品銷售量均同比下降。
對此,順鑫農業在年報中稱,2020年受疫情影響,白酒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整體呈現出兩頭聚集,中間分散的“啞鈴式”結構,高端白酒市場聚集效應逐漸增強;
低端白酒作為消費者剛需,呈現擠壓式擴容,產銷量穩增,其中光瓶酒需求穩定且逐步向好;次高端、中端白酒彈性較大,未來或將受消費升級影響趨于兩頭分化。
銷量穩定、營收下滑,百億牛欄山遇挫折
“民酒”代表牛欄山,從2020年疫情開始就被業內“寄予厚望”,與一般的中高端產品不同,定位“名酒”的牛欄山有大批的家庭自飲消費群體,對消費場景、環境沒有特別的需求。
因此,牛欄山旗下產品的銷售,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020年,應會具備相當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但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看到,牛欄山在過去的一年遭遇了“后百億時代”的第1個“挫折”,雖然產量、銷量表現穩定,但整體銷售收入下降、營收下滑。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民酒”到“名酒”,牛欄山的戰略方向沒錯,但過程一定是曲折且艱難的,需要經歷發展“陣痛”。
一是“提價”影響銷量。2020年12月以來,順鑫農業就有過兩次提價動作。雖然牛欄山方面的漲價幅度有限,但對于低端白酒產品而言,往往漲價就意味著會失去一部分消費者;
二是產品結構升級,多款中高端產品遇到“對手”。牛欄山旗下多款產品步入30—50元價格帶,與瀘州老窖、郎酒、汾酒等旗下光瓶酒形成直接競爭關系。
因此,盡管牛欄山市場升級戰略沒錯,但問題也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對于牛欄山來講,既要守住低端市場,又要不斷向中高端白酒市場邁進,“民酒”與“名酒”的榮譽如何兼得,變成牛欄山的頭等大事。
牛欄山的“后百億時代”需要更多投入
而根據牛欄山方面公布的“十四五”戰略規劃來看,其發展目標主要是,守牢“民酒”地位并逐步成為我國“新名酒”品牌。
眾所周知,牛欄山是以“民酒”身份邁入“百億時代”,低端白酒市場是其核心市場,至今為止仍是其重要的營收來源,其必然不會有絲毫松懈。
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是,牛欄山在現有品牌力的基礎上,通過管理與數字化運作,再加上線上發力,不斷奪回因“漲價”丟失的銷量。
而對于中高端白酒市場,牛欄山僅僅做到產品“高品質”不過是入局的前提,如何提升產品毛利率才是關鍵。
早在2019年的業績報告中,順鑫農業白酒業務的毛利率就同比下降了1.55%。2020年,白酒行業的平均毛利率接近70%,順鑫的白酒業務毛利率卻再降接近9%至39.22%,在白酒板塊中墊底。
業內專家指出,牛欄山向中高端白酒市場進軍,本就是為了解決毛利率問題,但在達成目標之前,必須有更多的宣傳、推廣投入。
歸根結底,“十四五”期間,牛欄山是否有能力說服消費者花更多的錢購買產品,將是考驗其是否達成白酒目標的“僅一”指標。(來源:賣酒狼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