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汾酒集團主辦、中國經濟信息社承辦的“清香汾 國際香”汾酒國際化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在論壇上輸出精彩紛呈、富有價值的思想與觀點,助力中國白酒緊跟時代脈搏,搶抓國際化發展機遇,與世界共享“清香汾 國際香”。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汾酒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李振寰,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中國酒業協會何勇,汾酒銷售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總經理張永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北忠等領導及嘉賓出席論壇,中國經濟信息社副總裁梁智勇主持會議。
“面對全 球經濟一體化新的機遇與挑戰,國際化依然是我們必然的選擇。”汾酒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李振寰表達了汾酒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決心,回顧了汾酒自民國時期被帶到了馬來西亞、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了象征Z高榮譽的甲等大獎章等國際化發展的歷史性榮耀時刻,介紹了當下以“1+4”體系推進國際化發展的穩健步伐。他表示,“擁有百年國際名酒史的汾酒,在國際化方面依然充滿著豐沛的活力,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與國際接軌,將觸角伸向全世界。”
“白酒品牌乃至中國品牌的國際化還有漫長的路可走,如何構建以民族文化為核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文化,這是汾酒在內的白酒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表示,可從加強汾酒品牌品質和功能性、重建汾酒品牌外在形象、講好汾酒故事、提升品牌形象、注重國外消費者感受、加強汾酒品牌概念創新等方面上下功夫,助力汾酒在國際市場上“開花結果”。
專家認為,面對經濟全 球化和市場多元化的挑戰,酒業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推進國際化發展,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
中國酒業協會何勇指出,清香復興及白酒國際化發展需要從多個關鍵點入手——文化是國際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動力,國際化風味的消費表達非常重要,高品質的標準互認是國際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緊抓新消費時代趨勢重塑消費者的認知和需求,將汾酒推向全 球舞臺,為中國白酒在世界烈酒版圖中開疆辟土。
“科技支撐,是汾酒及白酒走向世界的保 證。”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北忠表示,白酒進軍國際市場,需要科技的創新、科研人員的加入來共同推動,建議強化科技的賦能作用,用科學的、國際化的語言傳播白酒文化、講述白酒故事,同時培養國際化的人才,助力中國白酒國際市場繁榮發展。
當前,中國白酒國際化進程也迎來了新機遇、新起點,汾酒作為清香型白酒龍頭,將繼續以開放的心態、包容的胸懷,加強國際化發展,講好中國故事,與中國白酒一同走向世界。(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