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簡稱 OIV 在巴黎發布了2020年葡萄酒生產、貿易和消費報告。
報告內容顯示,2020年,葡萄酒消費者喝掉了234億公升葡萄酒,同比下降3%。我國因為疫情的長時間嚴格封鎖,社交活動受限等原因,葡萄酒的消費量大幅下降17%。
疫情讓我國葡萄酒市場表現不佳
“2020年,國產、進口葡萄酒產品都遭遇了不小的挫折,整體表現不佳是公認的事實。”
有業內人士直言,去年疫情的影響雖然集中在1月—5月,但葡萄酒卻是全年都在抗壓中渡過,這一點從國內各大葡萄酒上市企業與國外葡萄酒進口量上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
張裕A預計全年實現凈利潤4.68億元~5.71億元,同比下降50%~59%;ST通葡預計全年虧損5000萬元~7000萬元;ST威龍預計全年虧損2.3億元~2.7億元;莫高股份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00萬元;ST中葡則預計全年虧損5100萬元~6300萬元。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公布的2020年數據顯示,全國155家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利潤總額為2.59億元,同比下降74.48%,而2012年這一數字為57億元。
但與利潤下降不同的是,我國作為葡萄園種植面積第二大的國家,2016-2020年葡萄園面積由716.21千公頃增長至730.65千公頃,2021年有望達到735.5千公頃。
一方面是銷售受阻、利潤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增長的種植面積,兩者之間的不平衡,對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而言同樣是阻礙。
與此同時,進口葡萄酒雖然表現“稍好”,但同樣面臨動銷困難的尷尬。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同比減少30%,是葡萄酒進口方面下降嚴重的國家。
此外,根據 OIV 的數據顯示,我國的葡萄酒消費者在去年僅喝掉了12.4億升葡萄酒, 相比2019年下降了17%,在排名第6名,但相比之下,我國的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排名第22位。
同時,我國也是除南非以外,去年排名前20的葡萄酒消費國里面消費量下滑嚴重的國家。
一是民族自信,二是普及、教育碎片化
對于2020年,國產、進口葡萄酒表現出的“弱勢”,業內專家并未將原因完全歸咎于疫情影響。他認為,雖然疫情造成了線下市場的限流、斷流,確實對葡萄酒產品銷售造成了困難,但這并不是核心問題。
導致葡萄酒銷售“難”的核心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民族自信,二是品牌碎片化。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在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快速發展,國內消費者民族自信、自豪感與日俱增。葡萄酒作為傳統定義上的“舶來品”,再加上多年以來“不夠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較遠”,一直無法走進國內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之中。
縱然沒有疫情的影響,葡萄酒銷售也不會容易,2018、2019年甚至還出現過“紅染白”的熱潮。
其次,由于進口葡萄酒的強勢,各國不同的品質分級、教育、推廣紛至沓來,大量且不成體系的葡萄酒知識相互交雜在一起,國內消費者其實“很難理解”,同時也不愿花費時間去梳理、了解、認知,降低了購買此類產品的興趣。
與之相反,國產葡萄酒產品缺乏相應的評級體系,如何讓消費者信任國產葡萄酒的品質一直是一個“難題”。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即便有少數的葡萄酒品牌獲得了認可,如奔富、拉菲等,也難于帶動整個葡萄酒品類的銷售。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葡萄酒“賽道”不好。業內專家強調,未來,隨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更理性的消費理念與更好的經濟環境出現,葡萄酒或許有不輸白酒的市場爆發力。
當前,對于國產葡萄酒、進口葡萄酒而言,一是要堅持品牌運營,放棄純貿易思維模式,樹立葡萄酒的良好口碑;
二是做好選品,以高性價比產品“打頭陣”,做好大眾消費市場,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由下至上”完成產品推廣與營銷;
三是,面對大數據時代,企業數字化轉型越發重要,產品“保真”能極大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關于9998.TV / 火爆文化 / 好酒推廣 / 火爆之隊 / 招商服務 / 企業合作 / 友情鏈接 / 好酒招聘 / 聯系我們 / 公示信息 / 網站地圖 / 行業網址大全
版權所有 火爆好酒招商網-www.xxnmx.cn Copy Right 2009-2025
豫公網安備 41019702002040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豫B2-20100047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注明來源,合作共贏!
本站是專業提供白酒招商、啤酒招商、OEM代工、葡萄酒招商、養生酒等名酒酒類及其相關產業的網絡招商平臺及糖酒會
本站只起到信息平臺作用,不為交易經過負任何責任,請雙方謹慎交易,以確保您的權益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欺騙性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