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于受病毒影響,整個酒類市場也面臨新一輪的考驗,尤其春節(jié)至5月份期間,產生了全方面消費萎縮影響。截止5月底,隨著一系列防控措施的開展,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酒類市場也是如此,正在逐步有次序的恢復,下面各省區(qū)市場現狀,對酒類市場恢復情況進行概述。
走進廣東白酒市場 :
餐飲恢復7-8成,但天氣熱致白酒弱啤酒強
我們通過走訪市場發(fā)現,消費影響與消費場景、人群細分、區(qū)域直接相關,聚飲消費依然受到一定限制,再市場恢復上存在一定疲軟;家庭消費影響小,恢復快;線下消費影響,正在逐步恢復,但線上消費增長明顯;大眾消費影響小、恢復快,商務招待消費影響大、恢復慢。
銷售情況表現為整體銷售正在逐步恢復,恢復情況與區(qū)域、品牌、產品結構呈現強關聯,其他區(qū)域恢復快,湖北、東北疫情嚴重區(qū)域恢復慢;品牌恢復快,區(qū)域品牌恢復慢;低端消費影響小,恢復快;中端消費影響大,恢復較慢;高端品牌除了特別龍頭如茅臺,其他影響大、恢復慢。宴席渠道表現為大眾宴席影響小,商務宴席影響大;小型宴席影響小,大型宴席影響大。
截至2020年5月底,我們在廣東已有兩個月時間,可以清晰的感覺到城市開始喧鬧起來,與初到之時有所不同。餐飲店從寥寥幾桌食客到整個大廳坐無虛席,晚間的燒烤一條街也是一番熱鬧景象,整體來說恢復到往日的七八成左右。而對于白酒消費來說,餐飲店飲用白酒的氛圍不是特別強,隨著天氣的愈加炎熱,啤酒正成為餐桌上出現多的酒精飲料。天氣熱也導致終端白酒銷售受到一定影響,很多便利店的老板也反映白酒銷售速度下降很多,消費者購買白酒的次數明顯減少,更多的是選擇啤酒。疫情之后的市場人流量和商業(yè)在逐漸恢復之中,不過整體的消費熱情不是很高,也造成白酒銷售出現緩慢的明顯跡象。此時,白酒企業(yè)需要維護好市場基礎客情,等待白酒銷售旺季到來。
走進山東白酒市場 :
宴席恢復、庫存普遍較大
疫情過后,聊城乃至整個山東白酒市場開始逐步恢復,但整體形勢仍不容樂觀,具體情況如下:消費現狀為餐飲渠道消費逐步恢復,但距離疫情前的常規(guī)狀態(tài)仍有一定差距;宴席消費基本恢復,隨著對大規(guī)模聚集性消費管控的放寬,宴席消費活動基本恢復,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積壓”的各型宴席活動,在五月份出現一波舉辦小高峰;春節(jié)消費“停擺”的后補性不明顯,沒有出現報復性消費,而受疫情影響的春節(jié)禮品和親朋走訪的節(jié)日用酒方面,在疫情后更是沒有出現多少補充性消費。
渠道表現為經銷商庫存普遍較大,經銷商對年度業(yè)績預期都有明顯調整;終端商庫存從整體上來看比較嚴峻,但分化較大,依托于資源性銷售的終端相對庫存壓力較小,而依托于單店零售的終端庫存壓力普遍較大。
消費環(huán)境為政務消費受各區(qū)域本地財政經濟影響普遍較大;疫情對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影響開始顯現,商務消費影響較為明顯,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
走進河南白酒市場 :
餐飲萎縮、流通分化,整體下降
疫情至今,白酒市場整體情況有所恢復,但是卻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從白酒消費情況來看,整體消費水平有一定下降,目前中低檔與中消費勢能有所回暖,同時百元檔依舊競爭激烈。從銷售情況來看,名酒銷售情況較為良好,省級名酒有一定波動,區(qū)域中小型酒企的銷售業(yè)績受到疫情影響是直接明顯。
而作為酒廠常用的支持手段的宴席、品鑒活動,從目前了解,各大廠家對宴席政策保持持續(xù)投入,但執(zhí)行效果較為一般。通過近期市場走訪,餐飲渠道受疫情影響沖擊明顯,存在一定萎縮現象。而流通渠道也出現了一定分化,部分核心流通終端受疫情影響小,銷售情況反而有較大提升。
走進山西白酒市場 :
餐飲積壓式恢復、低價位與高價位產品動銷超往年同期,山西是一個依靠自然資源發(fā)展的城市,相對于其他不同省級市場而言,其市場的互動性較低,在此次黑天鵝事件面前,此類市場的缺點變成了優(yōu)點,體現出此類市場的優(yōu)越性。隨著國家疫情的逐步有效控制,而社會生活也逐步恢復正常,雖然當地政府解封疫情管制的時間較晚,但整個行業(yè)的市場恢復速度相比一二線城市較快,特別是我們身處的長治長子縣市場。
首先,從傳統渠道恢復來看:
從餐飲渠道來看,均出現積壓式恢復。大家開始邀約三朋兩友相聚,甚至頻次超過往期,以彌補往日的聚會空缺,而宴席團餐的預訂也恢復了往日的繁忙,通過市調了解,甚至因為疫情推遲的宴席均在開展補辦,一時宴席的預定量不亞于國慶宴席的預定量。
從流通渠道來看,兩極分化進一步嚴重。一,產品兩極化,低價位產品和高價位產品恢復較快,甚至超過往年同期;第二,終端兩極化,具有政商務資源、售賣高端產品的終端和售賣低價產品的終端,逐步恢復往日現狀,但處于中間位置的終端,甚至又不占有客戶資源的終端,表現不容樂觀。
從團購渠道來看,均出現一片倒現象。基本上以事業(yè)單位或依托自然資源發(fā)展的企業(yè)團購銷售為主,其他銷售方向均舉步維艱,表現均不理想。
其次,從消費習性來看:
從價位來看,也出現兩極化現象。一,低端產品恢復較快,甚至超過其他價位產品銷量,比如,以15元左右的光瓶酒和玻汾代表的價位產品,恢復速度較快,甚至店老板反饋光瓶酒的銷量超過其他價位產品銷量。第二,高端產品正有序恢復。比如,以老白汾和青花年份酒代表的價位產品,店老板反饋,隨著高端聚飲和宴席的開展,正逐步恢復,對此類產品的恢復信心較大。
從產品動銷來看,將會長期存在兩條平行品牌產品線。第1條,品牌產品線,將以省級品牌產品和一二線品牌產品構成,通過其品牌價值和品牌力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其動銷表現較好。第二條,當地品牌產品線。將以地域情結、地域文化、地域性價比影響消費者購買心理,其動銷也較為喜人。說明消費者在經過此次疫情的洗禮后,對于消費會更加理性,更加明確場景化消費,在什么場景下喝什么酒,非常清楚,不再盲目購買和跟隨。
從層級市場來看,不同層級市場的恢復進度,是根據不同市場的人口流動程度和人口活動的密度、半徑有著密切相關,比如鎮(zhèn)級市場,我們在進行市調時發(fā)展,其人口流動較小,較為固定,而且人口密度不是很高,活動半徑又有限,此類市場恢復較快,基本上看不到疫情的烙印,一切欣欣向榮,比如,我們在市調時,色頭鎮(zhèn)的一家店老板還主動申請進貨50件的進貨政策。而長子縣級市場,終端進貨不再盲目,多數以小批量或幾件進貨現象為主,而長治市級市場老板更加謹慎,基本上較為保守,以消化現有產品,或者有了訂單才進行進貨為主,所以不同層級市場恢復,基本上以人口流動程度和人口活動的密度、半徑有著較強的邏輯關系。
走進貴州白酒市場 :
中高端和中低端表現突出、宴席渠道現小高潮
疫情至今,貴州白酒整體消費逐步恢復,老百姓逐步在淡忘疫情的影響,餐飲消費逐步正常,但消費仍有一定的保守觀念,市場分化明顯,中高端市場和中低端表現突出,中高端300-400元檔位寡頭明顯,多家酒企主動布局競爭,中低端集中在百元檔位和散酒市場。
春節(jié)期間渠道壓貨嚴重,消化有限,渠道庫存壓力相對較大,仍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渠道商對于今年的銷售信心還是比較保守。宴席渠道表現出疫情好轉過后的小高潮,主銷產品價位在100-200元之間,成為節(jié)后大的承載量。
走進甘肅白酒市場 :
聚飲未釋放、6月可進入正常消費狀態(tài)
省會蘭州市場消費情況是,部分高端消費者對待聚飲還持有謹慎態(tài)度,聚飲場景的酒水飲用量未得到釋放,從較低消費檔次的大眾朋友聚飲到較高消費檔次的商務宴請等場景相對其他區(qū)域較為緩慢的恢復,自飲光瓶酒市場在今年始終影響較小、基本正常消費。而河西、河東等離省會較為偏遠的地區(qū),目前白酒市場消費恢復情況較為良好,尤其疫情影響小的區(qū)域,預計6月份基本進入正常消費狀態(tài)。
從春節(jié)后至目前較長時間段來看,銷售情況表現為市場總體銷量較往年同期下滑明顯,動銷緩慢,同時大部分終端反饋宴席渠道的銷量依然較少,只有少部分優(yōu)質終端表示目前宴席渠道的銷量恢復較為可觀。對于有自己核心客戶資源的終端來說,現階段的酒水銷量已得到很大恢復,店內銷售基本沒有什么問題,對于之前沒有客戶資源的終端來說,目前酒水銷售較為困難,對市場比較悲觀。
省會蘭州市場競爭態(tài)勢表現為,當前各酒水廠家均已恢復正常市場拜訪節(jié)奏,針對疫情褪去之后新的市場動作也逐漸出臺,開始積極幫助渠道消化庫存、拉動銷售,暢銷品牌和產品也逐漸進入一定良性動銷運轉狀態(tài)。
走進內蒙白酒市場:
玻汾有下滑、盒酒動銷不良
消費情況表現為整體消費降級情況較為明顯,受疫情影響,老百姓收入降低,中低端競爭更為激烈,更多聚焦在10-35元價位,尤其以15-20元競爭更甚。玻汾雖然依然是45元價位第1品牌,但銷量依然有所下滑,老百姓選擇十幾塊錢產品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