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朝酒業發布盈利預告顯示,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2020年度將錄得不少于1.1億港元的未經審核的公司所有者應占綜合盈利。與2019年公司所有者應占綜合虧損達到約7290萬港元相比,王朝酒業的業績有大幅提升,并且預計實現扭虧為盈。
近日,王朝酒業發布盈利預告顯示,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2020年度將錄得不少于1.1億港元的未經審核的公司所有者應占綜合盈利。與2019年公司所有者應占綜合虧損達到約7290萬港元相比,王朝酒業的業績有大幅提升,并且預計實現扭虧為盈。
但大家應注意到的是,王朝酒業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1月完成酒堡及相關設施出售事項,截至本報告公布日期,王朝酒業錄得一次性出售事項收益約1.84億元(稅后凈額)。
換而言之,除去資產售賣獲得的收益,王朝酒業的主營業務依然處于虧損狀態。
據了解,王朝酒業經營虧損的原因主要系年度收入下降了20%-25%,導致毛利下降;同時,年內實行職工改革計劃,向職工支付賠償。
此外,疫情對消費場景的影響,嚴重影響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
王朝酒業表示,正密切關注市場狀況,調整業務策略,以降低疫情對運營的負面影響,同時,也已加強控制其它經營成本及管理現金流。
“王 者歸來”,一直在努力破局
王朝酒業是中 國制造業第1批中外合資企業,王朝酒業將法國傳統的釀造工藝和國際先進的生產設備引入中 國,創造了享譽中外的 “DYNASTY王朝”品牌,曾經一度是中 國葡萄酒實至名歸的、帶動者。
90年代中期開始,王朝葡萄酒暢銷全國,旗下產品也曾出口到法國等海外市場。
但令人遺憾的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與競爭的加劇,王朝酒業“由盛轉衰”,2011年,王朝凈利潤跌去97.3%。
緊隨其后的,便是2012年爆發的“匿名舉報事件”,王朝酒業的財務問題飽受質疑,企業與品牌形象受到影響,產品進一步被市場邊緣化。
面對困難,王朝酒業也在一直渴望“突破”。2019年開始,一場以“王 者歸來”的企業、品牌價值回歸“拉開帷幕”。
王朝酒業方面高舉“國民宴席”的定位,加大宣傳王朝經典系列干紅等產品,并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推廣,欲重新打響王朝葡萄酒的知名度,喚醒老一輩消費者對王朝葡萄酒的“記憶”。
2020年,王朝酒業繼續以“企業振興”為發出點,其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王朝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王朝酒業十四五銷售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20個億、市值20個億、利潤達到1億元以上,成為中 國好的葡萄酒產業集團。
業績始終不理想,2021年不會更容易
十四五銷售“20個億”的說法,從當前王朝酒業的業績來看似乎“很不容易”。盡管曾與張裕、長城共同被評為國產葡萄酒的“三駕馬車”,但品牌力上的差距卻是“越來越大”,與張裕、長城相比,王朝酒業各個方面都需“窮追猛趕”。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國產葡萄酒行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一方是“國貨潮”來襲,消費者民族自信心增強,對國產葡萄酒的關注度上升;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葡萄酒暫時退出中 國市場,留下的“市場空白”急需填補,占有“地利優勢”的國產葡萄酒機會更大。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準備充分”的基礎上,王朝酒業顯然“差了一些”。
首先,就是品牌力上的“不足”,盡管是“老一輩消費者”曾經的“記憶”,但隨著更多優產品與新一代消費者的崛起,這種由“記憶”引發的消費情懷“幾近于無”。
其次,消費升級的市場趨勢之下,各類高端葡萄酒的“上升空間增大”,大眾類平價葡萄酒產品在市場開拓上的能力減弱,而王朝酒業恰恰缺乏表現出色的“高端產品”。
當然,底蘊深厚的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王朝酒業的“軟硬實力”仍然是其參與未來競爭的堅強支撐,圍繞品牌持續發力,或可在2021年迎來“突破”,借此真正實現“王 者歸來”。(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