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今世緣對外發布公告表示,為借助專業投資機構拓寬公司對外投資渠道,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今世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入伙“中山廣發信德致遠科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那么,今世緣投資其它行業,到底是對是錯?值得不值得其它酒企借鑒呢?
不久前,今世緣對外發布公告表示,為借助專業投資機構拓寬公司對外投資渠道,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今世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入伙“中山廣發信德致遠科技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有限合伙企業由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牽頭設立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目標規模6億元,今世緣投資認繳出資1億元。合伙期限為10年,經營范圍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合伙企業重點投資于環保新經濟、消費及現代服務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等領域。
對此,行業內的普遍看法是,面對全國酒企的強勢下沉,選擇布局其它行業,不失為一種更靈活、有效的應對方式。起碼,比在競爭激烈且產能過剩的白酒行業中實現顛覆性增長的可能性大。當然,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認為今世緣此舉利弊皆有,并不是只有利而沒有弊的戰略。
那么,今世緣投資其它行業,到底是對是錯?值得不值得其它酒企借鑒呢?
強勢“有目共睹”,區域性酒企多是防守
“壓力大”,這可能是近些年所有區域性酒企的切身感受之一。
面對全國性酒企“茅五洋瀘汾”排山倒海式一波接一波渠道下沉的沖擊,300元以上產品的銷量多少都受到影響。如果將白酒競爭比喻成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長跑,盡管沒什么輸贏定論,但觀眾把更多的目光都給了“領 先選手”,落后一圈甚至十數圈的選手,其肩頭上只剩下沉甸甸的壓力,和急于追上去的心情。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總營收為1268.74億元。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前3家便貢獻了881.5億元,占總營收的近7成。加上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業績排名前5位的企業實現了總營收1026.83億元,占19家企業總營收的約8成。從利潤方面看,前5家企業占據的份額更加驚人。前5家酒企共實現凈利潤436.83億元,占18家公司(順鑫農業除外)凈利潤總和的92.4%。
正如業內專家所言,“在當下白酒行業,全國化品牌市場格局已經固化,‘茅、五、洋、瀘、汾’不斷提價對于區域白酒產生擠壓,區域白酒已經遇到成長的天花板。”
需要注意的是,有業內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甚至直言,疫情直接加速了行業篩選和淘汰,具體表現為白酒的市場爭奪更加猛烈,中小型酒企又難以抵御消費場景缺失的沖擊,這就使得白酒行業加速完成了集中度布局,強者恒強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此背景下,區域性酒企多元發展似乎并不是什么壞事!但不是所有的酒企都可以借鑒今世緣的投資發展模式,各種指標都不同。
強橫的區域性酒企“今世緣”,有底氣更有實力
2019年,營業收入為48.69億元,同比增長30.3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利潤為14.38億元,同比增長29.56%。
值得一提的是,回顧2015-2019年,今世緣在江蘇市場營收分別占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94.32%、94.05%、94.62%、94.63%和93.22%,穩定在94%左右。在江蘇省內,今世緣是第二大酒企,約占有10%的白酒市場份額。
對此,業內人士的觀點是,今世緣在江蘇省內可謂“風生水起”,即便是強如洋河,也不得不抓緊調整戰略以應對今世緣的追擊。但問題是,今世緣全國化遲遲沒有進入快車道。
隨著全國品牌的攻勢不斷襲來,緊守省內陣地不是長久之計,但省外市場的開拓一直沒有明顯的進展同樣是不爭的事實。以不能短期內改變的現實狀況為前提,今世緣才會在堅持核心業務的基礎上,同步進行億元規模的投資。
“白酒+投資”對今世緣而言不失為一種解決壓力的可行辦法。但是“不值得借鑒”,因為不是所有的酒企都是今世緣!
有沒有接近50億一年的營收?產品在省內是否被高度認可?能不能給品牌造成壓力?今世緣敢動億元投資,是因其有底氣和實力。此外,其終目的很可能是借助資本市場力量來推動企業高端產品的銷售與品牌影響力。
事實證明,今世緣能做到的“齊頭并進”,并不是誰都可以!(來源: 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