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 國高端酒展覽會組委會林向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明年中酒展將執行更加嚴格的措施,假一罰一百萬。只要經銷商發現參展的企業有山寨品牌、山寨產品或者是有擦邊球的產品,就可以向組委會舉報,確認就按照一百萬進行獎勵。誓要將“好酒放心選,就來中酒展”的理念徹底落實。
近期,中 國高端酒展覽會組委會林向曾對媒體公開表示,明年中酒展將執行更加嚴格的措施,假一罰一百萬。只要經銷商發現參展的企業有山寨品牌、山寨產品或者是有擦邊球的產品,就可以向組委會舉報,確認就按照一百萬進行獎勵。誓要將“好酒放心選,就來中酒展”的理念徹底落實。
對于“假一罰百萬”的懲處,多位業內人士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也指出,國內酒展的品牌化歷程已經開啟,從此次中酒展的表態中就能看出,不再高舉“規模多大”“人數多少”“規格多高”等宣傳用詞,而是將“質量”推到了宣傳的“一位置”。
大小酒展不計其數,不少酒商紛紛“出圈”
目前而言,參與人數多,參展企業多的酒展,無疑是每年三月份在成都舉辦的“春糖”。而在“春糖”之后,各省酒商也是一刻不得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舉辦的大小展會暫且不提,沈陽、鄭州、西安、南京、武漢,甚至是新疆地區都有一定規模的各個區域酒展也紛紛上線。
曾有酒商戲言,“年頭到年尾,多跑幾個展會就過去了,一直在奔波的路上。”但看似忙碌的背后,參展初衷與結果“不匹配”漸漸成了多數酒商的共識。
“沒有成交”“成交量少”,有酒商表示,不少酒展前期宣傳“高大上”,走進去“寬敞明亮”,活動期間“人潮人海”,但就是賣不出去酒,現場簽約拿貨的越來越少。一邊交著參展費,一邊賠著路費、住宿費、伙食費,這是一筆很不劃算的買賣。
而從多方匯總的情況來看,許多曾經的展會積極參與者,近年來“出圈”的越來越多,不參加或者少參加的想法似乎正在業內蔓延開來。
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點,互聯網的普及,酒莊中的非專業人士“猛增”,他們只是“觀眾”不是客戶。其次,不能否認,很多酒展將“收益”視為一目標,給展位費就可以進場,門檻太低導致企業素質、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第三,與以往相比,展會所具備的行業交流、溝通的功能性不斷被弱化,網絡的發達讓“天涯變咫尺”。
導致的結果就是,展會的交易量與以往對比有減無增,既打擊了“賣酒一方”的積極性,也讓“選酒一方”倍感失望。
“大浪淘沙”,酒展品牌化時代降臨
面對部分業內人士對于參加酒展的“抵觸情緒”,一場改革勢必會到來。正所謂“大浪淘沙”,誰能在競爭中活下來,還得看誰能為酒商建成“賣酒”與“買酒”的堅固橋梁,樹立在業內的品牌,而這往往需要不小的毅力。
中酒展宣布“假一罰百萬”,目的是為了剔除參展的不良產品,但根本原因是維護自身酒展形象,背后是“鳳凰非梧桐不棲”的道理,讓全國各個省市大型酒企、優質酒企、創新型酒企等可以參加中酒展,從而吸引更多的渠道商、終端商到場。
而除了剔除不良產品,酒展品牌化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例如,如何真正做到控制普通參展群眾的人數,而展區卻可以始終處于業內人士的“包圍之下”,讓其真正呈現“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局面。
此外,線上活動、線上公布、線上交流,在當下互聯網大行其道,各個企業都在進入“云端交流”的時代里,酒展將以何種方式讓參展的業內人士感受到共享了行業價值資訊、行業新信息變得至關重要。
另需要注意的是,線下酒展仍具有一定權威性,但近年來創新型略有不足,千篇一律的模式與套路,也會讓參展者疲倦。(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