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江西本地酒商表示,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正在不斷穩固在江西白酒市場上的地位,而且憑借“以高帶低”的方式,“茅五瀘”主打產品之外的系列酒銷量正在逐步上升,盡管速度并不明顯,但這對江西本地酒企而言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近日,有江西本地酒商表示,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正在不斷穩固在江西白酒市場上的地位,而且憑借“以高帶低”的方式,“茅五瀘”主打產品之外的系列酒銷量正在逐步上升,盡管速度并不明顯,但這對江西本地酒企而言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全國品牌下沉各個省市區域市場早已開始,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加快、加速了他們的進攻節奏。
一方面,疫情造成的上半年近三個月的“蕭條期”讓不少中小酒企難以為繼,不得不選擇自行退出競爭,留下了市場空白;另一方面,全國品牌在“疫情之年”仍想保持住高速增長勢頭,以成全其大品牌的號召力與價值,只能“拼命”向各個省市區域市場要業績。
具體到江西省,正如上述江西酒商所說,“茅五瀘”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之后,正在努力用高端產品的知名度、號召力,帶動自家旗下其它系列酒產品的動銷。短時間內對江西本地酒企難以構成威脅,但若長期放任不管,顯然是“縱虎歸山,遺禍無窮”。
那么,江西酒企如何反擊,才能給全國品牌“迎頭 痛擊”,讓其難以在江西市場完成“高中低”系列產品的市場布局呢?
鄉情、價位、渠道優勢“要鞏固”
“不能硬拼品牌力”,這是業內人一致的看法,盡管四特酒、國寶李渡在江西甚至全國市場上也有一定的號召力,但在全國品牌面前仍有差距,而這種差距來源于“時間積淀”,絕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因此,江西酒企在高端產品上投入太多與全國品牌搶奪市場“很不劃算”,屬于“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這一點,從目前江西兩大白酒品牌對旗下主力產品的定價也不難看出,不管是四特酒15年、國寶李渡的李渡高粱1955,都沒有貿貿然的向著1499元/瓶逼近。以“站穩千元價格帶”為標準的“防守反擊”,才是明智之舉。如此一來,可以巧妙回避與全國品牌的“硬碰硬”,用價格差距籠絡住消費者。
此外,作為“本土作戰”的一方,江西酒企在江西省內消費者的心中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正所謂“故鄉的月更美”。每一個江西消費者在內心深處對江西本土品牌有一定程度的“更加偏愛”,以“江西人品江西美酒”的宣傳應被重視,這與“國潮來襲”有異曲同工之妙。
渠道優勢自不必多說,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銷售網絡建立與經營,江西酒企對渠道的熟悉程度與話語權絕非省外酒企可比。善加利用,在關鍵時刻有可能會成為“勝負手”,從而給對手以重創。
而除了,鄉情、價位、渠道三方面優勢要不斷鞏固之外。另有業內人士提出了“產區概念”要落實,打響“江西美酒”的旗號。
江西有名酒,還是“名酒出自江西”
不可否認的是,提起四川、貴州兩個省,很多消費者就會想到“美酒”。雖然江西也有四特酒、國寶李渡、章貢酒、堆花酒、贛酒等等一眾品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江西省并不是全國消費者眼中“出美酒”的省份。
眾所周知,江西的酒具有非常明顯的特色,因此江西有名酒,比如四特酒和國寶李渡能順利的布局全國,并且獲贊無數,然而,卻不是“名酒出自江西”,這其實十分不利于江西酒業走向全國。
首先一點,即便江西有名酒、美酒,但在當下市場競爭如此殘酷的階段,“單打獨斗”闖出一片新天地的風險太大,成功率太低。若江西名酒能集合在一起,“眾人拾柴火焰高”,可以有效規避風險,創出一片藍天;其次,“傳承有序”,先有釀造美酒的條件,才能有美酒出現。如果消費者不認為“江西是能出美酒的省份”,那江西有美酒的概念,便很難得到省外消費者的信服。因此,以“江西美酒”為名的宣傳活動不應少,以“產區概念”迎接未來挑戰。
目前來看,全國品牌下沉已接近“末尾”,與一開始的“勢如破竹”不同,現在每前進一步,都是要“招招見紅”的比拼。面對全國性品牌這個“龐然大物”,江西酒企要做好的回應方式,就是統一步調,一致對外。(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