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大潤發基于全國近500家門店春節前半個月(1月15-1月31日)的銷售數據,發布了《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白酒作為長期以來眾多消費者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21年春節是否是“囤貨大軍”的首要選擇產品?
2月3日,大潤發基于全國近500家門店春節前半個月(1月15-1月31日)的銷售數據,發布了《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白酒作為長期以來眾多消費者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21年春節是否是“囤貨大軍”的首要選擇產品?
根據大潤發發布的《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酒水銷量確實是“重頭戲”,但南北文化飲酒文化的差異性再一次凸顯,北方更愛白酒,南非更偏向紅酒的文化差異再一次被驗證。
長江以南國內大城市中,上海、廣州、杭州、南京、重慶等地是白酒、紅酒、洋酒兼而有之,其中紅酒的所占比例整體不遜色于白酒,甚至是超過白酒。而長江以北地區,如鄭州、合肥、沈陽、武漢等人口、經濟大都市則是清一色的“白酒”。
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南北飲酒文化上的差異再一次被“曝光”,大潤發公布的《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中,關于“一人食”消費需求激增的描述,同樣備受酒商關注。
氣候、文化、經濟差異,白酒其實“南北通吃”
有業內人士強調,盡管從大潤發方面公布的資料顯示,國內北方市場消費者過年更愛白酒,但這并不說明南方消費白酒的能力“遜于北方”。首先說為什么北方消費者過年多選白酒?
一方面是氣候的影響,即使已經立春,但北方的寒冷天氣都還沒有散去,以北京為例,其結束供暖時間在2021年3月15日。另一方面,地理位置決定的“文化差異”,中 國是一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南北東西相距甚遠的國家,相較于南方積極接受、吸納西方文化而言,北方的傳統文化氣息更濃重,因此,對白酒的重視程度更高,喝白酒、送白酒的風氣勝過南方。
而寒冷的天氣再加上春節這個傳統節日的到來,北方大城市對白酒的需求量高在情理之中。反觀南方各大城市,對外開放時間長,文化中西結合的風氣濃厚,家庭聚會為主的春節期間,不管是喝酒還是送酒,白酒都只是選擇之一,而并非像北方一樣當做“僅一”。
但大家應該清楚的一點是,隨著南北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升級趨勢越發明顯,高端白酒產品如飛天茅臺、第八代經典五糧液、國窖1573等等,已經是南北酒水市場都可以“通吃”的硬通貨。
有業內人士就明確指出,對于高端白酒產品,其實無所謂南北銷量誰多誰少,在投資白酒越發火熱的當下,很多不喝酒的消費者也會購買收藏。而與國內南北購買白酒數量有差距相比,大潤發公布的“一人食”銷量猛增,更值得各地酒商關注。
抗疫大勢,過年不回家
根據大潤發發布的《2021過年囤貨趨勢報告》,就地過年在很多城市都催生了“一人食”消費需求,自煮小火鍋在鄭州增幅達到24%。大潤發自己研發的加熱即食半成品年菜銷量也有不俗的表現。自1月上市以來,每周銷量環比上周都有超過50%的增幅。
此外,餓了么平臺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在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品牌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64%、參與門店激增260%,提供年夜飯套餐數量更是同比上漲近3倍。把年夜飯從大堂搬到線上,已成為今年春節餐飲商家的大趨勢。截至2月2日已有近200個商家品牌攜萬余款商品參與線上年夜飯套餐售賣,覆蓋線下門店超過5000家。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結合當前的環境,酒商不妨借鑒餐飲企業的做法,同樣是線下被限流,既然“年夜飯”可以被放在線上出售,各種酒為什么不行呢?
一方面,酒商可以從線上宣傳、推廣入手,找美團、餓了么合作,打出諸如“年夜飯少不了一杯酒”的宣傳語;另一方面,既然有“一人食”,酒也可以有“一人飲”,打破喝酒一定要“組團”的慣性思維,將二兩小酒作為企業主力宣傳產品進行線上推廣。
簡而言之,新的一年,酒商應堅信高端白酒繼續“向上”,而更多品牌應該關注家庭自飲消費,以豐富的產品類型來對抗疫情帶來的“春節旺季不旺”的影響。(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