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嘎之交”的火熱,從商業邏輯來分析,切割了KA賣場的原有份額,并且搶奪了“山寨產品”的份額。
全民直播已是常態,直播賣酒方興未艾。潘長江、謝孟偉演繹的“潘嘎之交”成為“全網笑談”,笑談的背后卻是新一輪“造富”運動,名酒貼牌產品備受直播用戶的青睞。
名酒貼牌產品有著成熟的運作理念及產品公式,如品牌+豪華包裝+超低折扣。這一類產品曾是KA賣場的“寵兒”。在大多數時間,名酒貼牌產品的價格很高甚至接近、超過名酒主流產品,逢年過節時,名酒貼牌產品的價格便會降至一折或原價買一贈五等。
并不新鮮的營銷方式,在KA賣場紅火的歲月,在業務員的熱情推介下,名酒貼牌產品在雙節銷售異常火爆,銷售幾十萬件亦是平常事。如今,KA賣場的生意不再紅火,依附于KA賣場的名酒貼牌產品銷量也是大幅下滑。所幸,名酒貼牌產品的需求始終“旺盛”,無非從KA賣場轉移到線上,如拼多多、抖音、快手等。
名酒貼牌產品的生態并未改變,無非是更換了舞臺。直播平臺是KA賣場,主播及其直播間是KA賣場的促銷員及專柜,平時的高價體現在京東、淘寶、拼多多,逢年過節的低價體現在直播間,KA賣場的條碼、促銷等費用可以理解為主播的分傭。
“潘嘎之交”的火熱,從商業邏輯來分析,切割了KA賣場的原有份額,并且搶奪了“山寨產品”的份額。前者很容易被理解,KA賣場的消費者從KA轉向直播;后者不太容易被理解,直播平臺運用網絡、科技、技術的力量,將名酒貼牌產品進一步展示、銷售給被“海藍之夢”等山寨產品包圍的小鎮居民。
“潘嘎之交”的火熱告訴廠家、商家一個重要信息,直播已經成為銷售、展示的重要渠道。與其吐槽,不如思考其背后的商業邏輯。
電商走過的路,直播將重走一遍,進程卻會加速。提起電商,已然成為繼酒店、商超、煙酒店、團購之后的重要渠道。酒業電商在磕磕絆絆中逐漸成長,用戶在懵懵懂懂中成為老手。酒業電商經過了商家主導、廠商主導、廠家主導三個階段,產品也從混亂到有序。如今的直播,因手機、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支付的便捷,跳過“商家主導”的階段,直接進入到廠商主導的階段。另外,隨著對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直播賣酒自然會越來越規范,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表現形式。
商機總是短暫,凡是不可持續的,終將不可持續。“潘嘎之交”的火熱,明(演)星(員)走下“神壇”,成為酒品的推介員。名酒貼牌產品,撬動市場的核心便是“物美價廉”,日常的挺價結合節日的促銷,讓消費者有了占便宜的感覺,從而樂于買單。反觀明星的翻車,明明是促銷的價格,卻冠以“粉絲專屬福利”進行銷售,這才是“全網笑談”的根源。
名酒貼牌產品,在PC電商時代甚至移動電商時代,均沒有掀起太大波瀾,是因為這兩個時代的大部分用戶對于品牌有著強認知,不會輕易被“收割”;如今到了直播電商時代,用戶群體極速擴容,當擴容至被“山寨產品”“KA賣場產品”包圍的小鎮居民時,強大的購買力使得“潘嘎之交”成為笑談。名酒貼牌酒的打折不是“亂象”,而是“迎合”。有什么樣的消費群體,就會誕生什么樣的產品,這不是廠家、商家、媒體能夠改變的。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千禧一代的快速成長,新一代消費群體的消費觀會改變未來的商業形態,自然包括酒類產品,尤其是名酒貼牌產品。(來源:華夏酒報 歐陽千里 編輯: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