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對年份酒的標注方式依然沒有統一。有品牌走單一年份整瓶罐裝的路,有品牌選擇將勾調各年份的酒體酒齡、比例甚至單價都一一標出,但也有如茅臺這樣的頭部企業,在對外宣傳上開始淡化年份一詞,僅以數字代稱大眾印象中的年份酒。
標注規范還未完全落定之時,關于酒齡本身的參考價值又引起諸多爭議。在部分業內人士眼中,白酒的手工化程度高,不同年份、車間、輪次的太陽照射、濕度、保溫效果各異,僅憑酒齡一項指標并不能抹除不同品牌間的技術差別。但相比大師勾調、歷史積淀這樣遙遠主觀的描述,年份確實是一個可量化的概念、一個方便大眾認同的品質象征。
兩相比較之下,年份酒比其他傳統的營銷概念,多了一份數據背書。但酒齡、勾調比例是否真實標注,則決定著這份背書的可信賴度。
茅臺年份酒表態細節引疑,行業年份酒標注仍未統一
近日,在貴州茅臺的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面對投資者“行業推行年份酒的真實年份,公司如何思考”的提問,茅臺董事長丁雄軍表示,“茅臺酒在整個生產工藝當中,把各種各樣的工藝性,不同年份的基酒,不同車間的基酒,不同輪次的基酒,通過我們勾兌師精心勾兌形成了不同的質量標準,所以80、50、30、15,以及我們珍品、精品、對應的是品質……單一的基酒很少做出美味,多種年份的酒,多種層次的酒,精心的勾兌才能勾兌出那一瓶。所以我今天特別想在這個場合講,對白酒界說一句話,我們追求的是高品質,不要過度的去說某某某年。”
值得注意的是,茅臺管理層用80、50、30、15等數字指代相關產品,而茅臺官網依然保留了80年、50年、30年、15年茅臺酒的名詞稱呼,只是相比官網列出的其他產品,這些“年份酒”的詳情鏈接已經無法展示產品的具體介紹。
根據去年12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白酒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征求意見稿)》,年份酒標簽應如實標注所使用各種基酒的真實年份和比例。茅臺管理層此時撇開“年”字,并在股東大會上強調“大家注意茅臺沒有特別去講那三個字,我們說的是高品質”,是否系出于當前年份酒模糊地帶的保險做法?未來甚至有無對相關產品改名的可能?記者通過多種方式聯系茅臺方面,但并未獲得正面實質回復。
雖然茅臺在年份酒一事上態度模糊,但市面已有不少品牌開始明確標注罐裝年份和比例。例如,貴州醇、孔府家酒學而和枝江酒旗下有多個系列采取單一年份整瓶罐裝的方式。只是按照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T/CBJ 2101-2019。年份酒系以傳統白酒(固態法、半固態法)工藝釀造,經貯存3年及以上基酒勾調而成。而枝江王真年份系列卻有1年、2年的產品。
與枝江王等不同,采用多年份基酒勾調路線,并公開原酒占比的有潭酒、金沙回沙酒等。其中,潭酒在紫潭的酒體年份、勾調比例基礎上,公開了各年份酒體的單價,并按照加權公式公開自身整瓶定價的邏輯。例如,一款6年基酒占比80%(單價419元)+10年老酒占比10%(單價827元)+15年老酒占比9%(單價2102元)+18年老酒占比1%(單價6090元)的產品,整瓶價格系668元。
清晰度略遜一籌,即雖表明多年份原酒勾調,但比例和年份不完全公開的則有金沙古酒、董酒、文君酒、安酒等。記者從金沙古酒和董酒客服處獲悉,金沙古酒年份老酒9年定價799元,配比系9年基酒占比90%,12年基酒占比7%,其他基酒占比3%。董酒1997年份國密定價4399元,97年基酒占比80%以上,剩下20%的具體年份同樣沒有數據。
濃香型的文君酒以顯著字體標注的“真藏8年”款定價258元左右,不到前述以6年、9年作為主要基酒的醬香型潭酒、金沙古酒產品價格一半。至于年份比例,其客服表示,由于使用陳年基酒調味的具體占比涉及技術機密,所以無法公開。且該產品非主打年份酒,沒有明示基酒比例。
酒齡系可量化標準,但非唯 一品質判斷依據
作為各品牌通用的概念,年份本身能否超越酒廠技術成為判定品質價值的標準,依舊在業內存有爭議。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釀酒研究中心主任李紅告訴記者,白酒手工化程度高,不同年份、車間、輪次的小環境不一樣,太陽照射、空氣流通,保溫保濕效果和微生物差異相當大。
另有茅臺鎮OEM酒廠工作人員介紹了自家一款年份酒具有“茅臺風味”的原理。據其披露,自家酒廠每個酒罐儲存60噸的基酒,當中添加200斤的15年老酒,以及30瓶飛天勾調。如此勾調下,出廠后就是90元/斤的8年份坤沙酒。
“如果只要年份長酒就好,誰都可以做出茅臺。”李紅談到,“白酒品質并不像飲料純物質配方的控制方式。它的具體基酒配比、勾調經驗是不固定的,非常復雜。但加老酒作為調味酒,就像做菜加調味品,適當加一點,確實能明顯提升酒的檔次。”李紅指出,雖然有公開配比的品牌,可這一方面是大致比例,另一方面也要考慮A的五年基酒和B的五年基酒不一定在同一水平。
不過,李紅也肯定了年份概念的價值。“行業之所以刮起年份比拼,是因為大眾對酒是陳的香有一定的籠統概念。企業由此借助真年份公布配方,來表達自己的真實并建立消費者信任。確實年份是一個可量化的概念,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品質象征,比大師釀造這些遙遠主觀的詞更能讓人聽懂。”
可主觀層面的背書并未從行業內消失。記者在安酒線上店鋪注意到,一方面,該品牌不少年份酒產品并未公開具體的基酒比例。例如,安酒推出的大曲醬香年份陳釀酒,定價分別為799元、1199元、1899元(安酒15)、3477元(70周年紀念)。僅分別標注系6年、9年、年份老酒和10年酒體,至于比例,客服表示“沒說明”。此外,安酒在商品詳情頁中也介紹了自己的發展史,包括占地規模、技術成果等。其中公開了一幅名人題字。
據了解,《廣告法》第9條提出,廣告不得使用或者變相使用國家機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名義或者形象。記者據此詢問安酒方面,在線上旗艦店的商品詳情頁中展示題字的行為,是否有合規風險?前述提到的安酒4款年份酒產品,自身的基酒比例大致在何種范圍。截至發稿,并未獲得正面實質回復。但在相關咨詢發送兩天后,記者注意到,相關題字照片已悄然刪除。關于6年、9年、10年酒體的標注也已在近日撤下。
年份酒的認知差紅利,正在被細化的標注規則壓縮。無論是老牌巨頭還是新入場者,都需在合規空間內展示自己的品質。(來源: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