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高溫大曲微生物功能菌群組裝機制定向發酵技術及其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在中國酒業協會順利召開。
本次會議旨在對該項技術進行權威鑒定,評估其創新性和應用價值,并探討其在白酒釀造行業的推廣前景。
本次鑒定會由鑒定委員會專家、項目完成單位人員以及組織鑒定單位人員組成。鑒定委員會專家分別是:北京工商大學院士、教授孫寶國,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宋書玉,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徐巖,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王德良,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研究員韓北忠。項目完成單位人員分別是:四川輕化工大學副校長羅惠波,四川輕化工大學教授黃丹,宜賓五糧液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蘇建,四川輕化工大學教師鄧杰,舍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主管鄒永芳。組織鑒定單位人員分別是:中國酒業協會何勇,中國酒業協會副杜小威,中國酒業協會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工作委員會王旭亮,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元月,中國酒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獎勵辦公室吳文穎。會上一致通過,由孫寶國教授擔任鑒定委員會主任,宋書玉高工擔任鑒定委員會副主任。鑒定會上,項目完成單位人員詳細匯報了該技術的工作總結、技術報告、應用報告、科技查新報告以及檢測報告。目前,該研究項目共有授權發明21件,授權實用型專利10件,受理發明專利6件;共發表科研論文47篇,其中SCI收錄20篇,高被引2篇,EI收錄8篇,中文核心期刊19篇;獲得項目資助8項;建立釀酒可培養微生物數據庫1個。
該技術針對傳統白酒釀造過程中大曲發酵控制難度大、品質穩定性差等問題,通過構建中高溫大曲微生物功能菌群,實現了對大曲發酵過程的定向控制,有效提高了白酒的品質和產量。
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項目組的匯報,并進行了質詢和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技術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為白酒釀造行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北京工商大學院士、教授孫寶國作為鑒定委員會主任,對項目成果給予了高度認可。他強調,該技術代表了白酒釀造技術的重要進步,能夠為白酒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助力。孫寶國院士指出了項目中需要改善的部分,并希望項目組能夠繼續深入研究,進一步完善技術體系,推動該技術在白酒釀造行業的廣泛應用,為提升中國白酒的品質和競爭力做出更大貢獻。
全國釀酒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宋書玉在會上表示,基于微生物功能菌群的中高溫大曲定向控制發酵技術是一項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成果,不僅為中國白酒釀造行業的技術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白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宋書玉高工強調,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對提升制酒釀酒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他鼓勵項目組繼續深入研究,加強與產業界的合作,推動該技術在白酒行業的廣泛應用,為中國白酒產業繁榮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本次科技成果鑒定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基于微生物功能菌群的中高溫大曲定向控制發酵技術的肯定,更是對中國白酒釀造行業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的鼓舞。相信在高校、專家、行業協會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該技術必將為中國白酒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中國白酒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