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一些酒商試水時下大火的直播帶貨,拓展新渠道,還有一些酒商則開始關注家庭飲用市場,挖掘小瓶葡萄酒的市場潛力,試圖開辟新市場。
關于小瓶酒話題,記者曾經做過深度報道,市場上對小瓶酒一直存在爭議。但是在疫情的刺激下 ,小瓶酒市場會不會發生一些質變呢?
作為電商引流品和品鑒酒之外的潛在空間
記者近日發現,187毫升小瓶葡萄酒在線上電商渠道露出度越來越高,在1919吃喝平臺、醉鵝娘店鋪等都能看到小瓶酒的身影,在淘寶上隨手一搜“小瓶紅酒迷你”就出現了無數售價在20-30元左右的商品頁面,月銷上千過萬的產品比比皆是。
成都順智商貿負責人徐林祥也在做小瓶酒產品,在他看來,小瓶酒現在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特別是在零售終端上。徐林祥透露,自己公司經銷商的零售價48元的250毫升的小瓶酒葡萄酒在商超一個月都能銷售上百瓶。
“小瓶酒的優勢在于人少的時候喝小瓶酒更方便,相比之下,大瓶酒在這時候喝不完,也不方便攜帶與存放。”徐林祥表示,現階段終端市場小瓶酒的占比很少,但是有不少潛在消費者,特別是獨居的年輕消費群體,在零售終端的競爭力比較強。
在山東酒商林鵬(化名)看來,近一年來,做小瓶酒的人逐漸變多了,特別是電商領域,“因為小瓶比較新穎,適合沖動消費,我們公司電商也推了不少品種。”林鵬解釋稱。
林鵬認為,相比于750毫升,小瓶酒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首先是購買無壓力,消費者容易接受。也很適合家飲,對喜歡喝酒但酒量不好的人很友好,小瓶容易控制飲用量。”林鵬說,小瓶酒易于推廣新品,特別是對沒有喝過葡萄酒或者某款葡萄酒的人,購買壓力相對較小,不好喝也就損失一瓶。除此外小瓶酒一般都采用螺旋蓋,易于開啟和保存。同時,還可以考慮把小瓶酒作為活動的贊助品,成本低形式也新穎。
在慕楓酒莊負責人徐慕楓看來,小瓶酒是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小瓶酒不會浪費,不需要開瓶、需要找真空瓶塞之類放冰箱保存。”徐慕楓表示,即使用來做試飲、品鑒等推廣宣傳活動,小瓶酒的成本也不會比大瓶酒高很多,“畢竟不浪費也是可以節省成本的地方。”
導入型產品,小瓶酒是葡萄酒文化的新推手
“小瓶酒可以作為一個品牌產品的導入產品,也可以說引導、培養年輕人進行葡萄酒消費,后續可以進行消費升級,實時推出大瓶。但是如果有喜歡消費小瓶的消費者,也可以抓住他們繼續培養,但消費者應該還是會回歸成熟穩重。”林鵬說,收入高的消費者還是會傾向于有品牌、品質的大瓶,在大眾化消費方面,小瓶酒還是有局限性。
徐慕楓則表示,小瓶量的精裝品質紅酒有可能會是以后的銷售爆點以及紅酒推廣給市場的一大創新,至于讓消費者數字并接受就要看具體的操作和運作。“小瓶酒有可能成為不同品牌葡萄酒推廣的切入點和突破點,據我所聞,不少酒莊品牌也把小瓶裝酒作為日程安排了。”徐慕楓透露稱。
“對品牌來說,大容量的酒適合大眾化消費,小容量酒則迎合獨居且年輕的消費群體,但大眾消費者偶爾也會選擇小瓶裝嘗鮮,獨居年輕的消費群體也會進階,不同容量的產品之間互為切入點,相輔相成。”在徐慕楓看來,葡萄酒消費群體越來越趨于年輕化,但消費者對葡萄酒文化的認知還不夠,小瓶酒可以看作是消費者低成本了解葡萄酒的一個推手。
推小瓶酒,除了電商還可以嘗試社區團購
隨著家庭飲用市場的擴大,也有不少酒商想嘗試做小酒產品。在徐林祥看來,相比于、單一的渠道,小瓶酒十分適合人流量大的渠道,比如商超賣場、便利店、線上電商等平臺。而在徐慕楓看來,在KTV、酒吧、夜洗浴中心的餐飲部等渠道,都是小瓶裝紅酒的隱藏爆賣點,還在等待開發。林鵬也表示,小瓶酒在傳統渠道推廣起來壓力比較大,但不同的消費市場表現也不一樣。
瑞聯行咨詢聯盟理事長張太平則表示,如果傳統線下渠道想要做小瓶酒,除了電商平臺外,還可以嘗試社區團購。“小瓶酒適合家庭消費,在疫情過后,家飲場景的比例也在慢慢提升。可以通過時下火熱的社區團購,在線下建立起穩固的家庭消費群體。”
在張太平看來,家庭消費需要滿足“一天一瓶”、“一人一瓶”、“一家一箱”的自飲、家庭聚餐、送禮等三個需求。“建議小瓶酒產品組合豐富一些,涵蓋主要品類和產酒國。”張太平說,此前自己公司在做小瓶酒時,選擇了18款產品組合搭配,并且還會不斷引入、更換新產品,“因為在家庭消費中,女性喜歡起泡、甜酒,老年人喜歡干紅,男性喜歡烈酒,而多產品組合能盡量滿足家庭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方便消費者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
張太平認為,社區模式區別于線上電商,傳統酒商做起來更容易上手,并且可以節省物流、包裝等成本。“可以通過線下門店或者線上小程序的方式,先確定出半徑一公里的成熟社區商業圈,比如在成都,這樣的社區圈至少可以覆蓋近6000戶家庭,通過社區活動、地推或者與負責小區團購的‘團長’合作,打通社區的消費距離。”張太平說,無論是推廣還是合作,還是要落到產品上,讓消費者從中找到喜歡且復購率高的產品,才是建立穩定社區家庭消費群的關鍵。(來源:葡萄酒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