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文物報社共同主辦的首屆文物保護利用大會“文博·文旅·產業協同——行走在中國白酒申遺之路研討邊會”在瀘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茅臺集團、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多家酒企及行業專家學者參會,共同交流中國白酒申遺實踐。
茅臺酒股份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 席、監事會主 席游亞林代表茅臺受邀出席會議并作主旨發言。
會上,游亞林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譜寫白酒申遺新篇章》為題,分享了茅臺申遺工作的實踐經驗。
游亞林表示,中國白酒是流淌千年的文明印記,是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璀璨瑰寶,更是人類文明史上兼具技藝價值與文化溫度的“液體遺產”。加強對酒文化遺產的研究挖掘、價值闡釋與陳列展覽,是酒業文化建設的根基性環節。茅臺始終視文化為企業的靈魂,不斷夯實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根基,持續開展文物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加強工業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持續開展茅臺酒釀制技藝傳承人體系建設,建立國家、省、市、公司級傳承人梯級隊伍,完善傳承人譜系。同時,積極推動茅臺酒節、端午敬麥儀式等傳統文化習俗申報省市級非遺,并將博物館建設作為申遺工程的基礎工作。
當前,中國白酒申遺已步入關鍵階段,這既是對文明根脈的守護,也是產業走向國際的重要路徑。長期以來,茅臺在做好自身文化遺產工作的同時,積極提出相關提案,拜訪主管部門,與行業協會探討,和兄弟企業聯動等,積極參與和推動中國白酒申遺。目前,茅臺正在構建“1221”申遺工作格局,即以博物館建設為“1”個基礎工程,聚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與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2”大主項目,推進全 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國 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2”大配套項目,探索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1”個創新方向。茅臺愿以這些實踐,促進行業形成一套可借鑒、可協同的申遺范式,共同守護這份流淌于杯盞之間的中華文明。茅臺呼吁各方攜手:共建資源平臺,統合文化認知,聯動傳播力量,讓中國白酒不僅作為商品走向世界,更作為文明符號被看見、被讀懂、被珍惜。
會上,與會人員還圍繞推進白酒相關文物保護利用展開交流研討,積極獻言獻策,為中國白酒申遺之路獻計獻策。會議還發布了《中國白酒文化遺產保護與申遺共識》。(來源:茅臺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