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6日,云門醬酒國標70·G2在參加“2021韓國酒類大賞”的全世界659種酒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一炮雙響”“雙喜臨門”榮獲“BEST of 2021(2021年度至佳白酒)”、“高級白酒大獎”兩項大獎。
2021年2月26日,云門醬酒國標70·G2在參加“2021韓國酒類大賞”的全世界659種酒類產品中脫穎而出,“一炮雙響”“雙喜臨門”榮獲“BEST of 2021(2021年度至佳白酒)”、“高級白酒大獎”兩項大獎。
【2021韓國酒類大賞 BEST of 2021】
云門醬酒國標70·G2,憑借優質的酒質和口感,在評選中“一炮雙響”“雙喜臨門”,不僅為產品品質贏得頭彩,更讓云門醬酒在國際上大放異彩,吹響了向韓國市場進一步擴展的沖鋒號,使云門酒業向國際化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云門酒的前世今生
早在3600年前,青州酒就已經誕生,到了齊國時期,青州因位于釀酒中心,被人們稱作“酒鄉”。據《青州市志》記載,清康熙《益都縣志》有“酒之上品以露為上,清香醇厚”的記載,青州出產的美酒一直被歷代文人墨客所稱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自取雅號“醉翁”,北宋熙寧年間,在青州做太守時寫下了:“醉翁到處不曾醒,問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賓夸酒美,睡余倚枕看山橫”的佳句。公元1107年(北宋大觀元年)秋天,李清照來到青州,她為新家取名“歸來堂”。她在青州期間,天天飲酒,所寫的詞作,幾乎篇篇浸潤了酒香醇風:“未成沉醉意先融”——或許是青州酒太好了,酒還未醉人,人心已經醉了。
從古至今,青州釀酒接代傳承,云門酒業將技術創新與古人的釀酒之法,相互融合,成就了今天的一瓶青州美酒。
走向醬酒新征程
1973年,山東省釀酒專家于樹民來云門酒業進行考察,品嘗了云門陳釀后,發現云門陳釀有醬香風格。于是,在他的建議下,云門酒業不斷改進工藝,酒質得到明顯提高,生產規模也不斷擴大。
80年代初期,云門酒業通過學習茅臺工藝,研發生產出了醬香型云門陳釀酒。此后,云門酒業先后9次赴茅臺從制曲、投料、發酵、蒸酒、貯存等各生產工序進行全線學習,同時,茅臺也六次來云門進行技術指導,從較早的青州陳釀,到大單品云門陳釀(乳白),到云門陳釀(小黑壇瓷葫蘆)再到今年新推出的“國標70”,云門酒的質量得到了越來越高的提升。
2009年,云門酒業作為北派醬香的一份子,與貴州茅臺、四川郎酒一起參與了醬香型白酒國家標準的制定,云門參與國標制定,使醬香型白酒在工藝上突破了赤水河畔,具備了全國化的基因。
那么云門酒業為何能釀出赤水河畔外的一瓶好醬酒呢?
大美青州的一瓶好醬酒
海岱惟青州。作為國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云門醬酒,傳承于古青州三千多年釀酒技藝,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
青州市位于山東半島中部,地處東經118?,北緯36?,南依沂山,北臨渤海,為古九州之一,總面積1569平方公里,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600——1000毫米,年平均氣溫13℃,森林綠化覆蓋率48%。南部群山迭翠,擋住了季風的侵擾,土地肥沃,土層深厚,墾植歷史久,熟化度高,不僅是理想的農業土壤,亦有利于釀酒微生物的繁衍,北部沃野平川的優質過冬小麥,也為制曲提供了原材料。
這里水系發達,水庫眾多,泉水甘甜。彌河、淄河、南陽河從西南向東北方向穿流而過,仁河水庫、釣魚臺水庫、黑虎山水庫、西門水庫、琵琶水庫坐落其中,還從西南山脈流下的天然山泉水,礦物質含量適中,水質硬度低,是釀酒的理想水源。
而云門釀酒就只選用“本地原糧,深層凈水”。青州生態環境優越,云門醬酒釀造所需之水均來自與仰天山山脈地下水相貫通的地下100米的水系,純凈無污染,屬于天然礦泉水。同時,這里種植出的優質高粱發酵后散會發出淡淡醬油香氣,用它釀出來的酒呈淡淡的黃色,品嘗之后醉而不暈,通體舒暢,滿口香氣。
由于生態環境不同,北派醬香和赤水河畔茅臺鎮醬香在風格是不同的。于是,從2003年開始,云門酒業開始全線啟動洞藏云門醬酒系統工程,先后打造天人洞、天合洞、天德洞,開啟了江北洞藏之先河,釀造出自成一派的北方醬酒。
在傳承中創新
從上世紀50年代的高粱大曲酒到70年代的青州陳釀,從1984年獲部優的大單品乳白瓶云門陳釀,再到如今的“國標70”系列云門醬酒,云門酒業之所以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醬酒釀造,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云門工匠對醬酒釀造幾十年的專業、專注、專心,將獨特的釀制技藝不斷創新、完善,口授身傳,漸漸地融入到了云門血脈之中。
80年代初期,云門酒業通過學習茅臺工藝,研發生產出了醬香型云門陳釀酒。此后,云門酒業先后9次赴茅臺從制曲、投料、發酵、蒸酒、貯存等各生產工序進行學習,同時,茅臺也六次來云門進行技術指導,茅臺集團原董事長、釀酒大師季克良曾對云門醬香產品品質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在貴州以外的醬香型酒廠里面,云門醬酒是發展得極好的一個醬香酒企業。
與此同時,在技術傳承的基礎上,云門與茅臺傳統技術有機結合,獨創出“160操作法”和“四高兩長一大”釀造工藝。其中,“四高”是指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發酵、高溫流酒,這四個溫度在白酒生產中屬于較高的。“兩長”的意思是云門陳釀的發酵時長和儲存時長也比一般醬香酒要長。“一大”是指用曲量大,一般香型的用曲量為糧食投量的20%左右,而云門醬香酒用曲量則高達110%。
同時,在云門醬香酒獨特的工藝下,使耐高溫有益釀酒微生物優中選優,產生了大量有益身體健康的成分,自然對人體的刺激少,有利于健康
以匠心,守初心,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是云門人在醬酒釀造工藝中的真實寫照,從高粱大曲酒到“國標70”,幾十年如一日,在云門人的共同努力下,云門酒的質量得到了飛躍般的提升。
增強企業科技實力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想要做強、做好、做大,不僅要在傳統工藝上傳承好,更重要是還要有新的科技內涵。
2012年,云門酒業與清華大學、中 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成立“中 國北方醬香型白酒研究院”,開設“云門醬酒大講堂”,完成的“醬香白酒高溫堆積工藝機理的研究”獲中 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而關于“云門醬酒對幽門螺旋桿菌影響作用研究”的重大科技成果于2018年10月通過國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此“適量飲用云門醬酒有益健康”有了科學依據。
云門酒業在技術傳承和科研創新中不斷發展,云門醬酒也憑借其正宗的醬酒風格斬獲各項大獎。2010年,云門陳釀榮獲“中華老 字號”稱號。2013年,云門陳釀釀造工藝被評為“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15年,云門陳釀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019年,國標70G1酒(53度醬香型)獲2019第二屆黃淮流域白酒核心產區標志產品稱號。
云門酒業十分注重在科研人才隊伍的建設,以云門醬酒第13代非遺傳承人汲英民董事長為首,現已形成一支擁有中 國評酒大師、中 國釀酒大師、國家、省級白酒評委、齊魯首席技師、高級品酒師、釀酒師等280余人的專業人才隊伍。
據了解,云門酒業現在擁有二大醬酒生產車間:山東省醬香酒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占地三萬平方米全國極大的單體醬酒生產車間。這兩大車間共擁有醬酒生產窖池近千口,每年醬酒生產規模在5000噸左右,是北方醬酒的典范。
如今,云門酒業憑借其優越的天然優勢,強大的科研技術,深厚的文化底蘊,穩扎穩打,逐漸走向國際化,在2021年及未來,云門酒業將繼續高舉“北方醬酒”“高端魯酒”兩項發展大旗,借助白酒載體將我國的酒文化持續傳播放大。
作 者:張 友 惠
編 輯:張 友 惠
責 編:馬 永 和
審 核:李 明 信(文章來源:山東糖酒副食品商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