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以來,隨著整個國內(nèi)市場白酒銷售量的增長速率放緩,酒企越發(fā)重視培養(yǎng)年輕一代白酒消費者,范圍劃定在“80后的一部分、90后的全部”。甚至有不少業(yè)內(nèi)專家紛紛表態(tài),白酒新一輪的增長,依靠做大做強品牌,打造全國聞名白酒產(chǎn)品的同時,還需緊緊抓住年輕一代80、90后消費者。
近幾年以來,隨著整個國內(nèi)市場白酒銷售量的增長速率放緩,酒企越發(fā)重視培養(yǎng)年輕一代白酒消費者,范圍劃定在“80后的一部分、90后的全部”。甚至有不少業(yè)內(nèi)專家紛紛表態(tài),白酒新一輪的增長,依靠做大做強品牌,打造全國聞名白酒產(chǎn)品的同時,還需緊緊抓住年輕一代80、90后消費者。
但事實是,截止目前,年輕一代消費者仍然沒有表現(xiàn)出對白酒的濃厚興趣。有數(shù)據(jù)顯示,白酒消費者平均年齡為37歲。值得一提的是,這組數(shù)據(jù)得到了多位酒商的認可,他們一致認為,當前的白酒消費市場是靠“中年人”(35歲—55歲)撐起來的。
至于年輕一代80、90后消費者,他們喝白酒,也買白酒。但是,對白酒談不上“愛與不愛”,白酒在他們的眼中僅是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的需要。
不愛、不喜歡,但用得著
一位1992年出生的男性消費者表述,他的父親每天晚飯都要喝酒,僅是一個人也要喝上一口。這種行為,對于他而言是不能理解的。可能由于時代經(jīng)歷、文化教育的完全不同,造成了兩代人對白酒在感情上的“天差地別”。老一輩消費者“無酒不歡”,新一代消費者則是“無關(guān)痛癢”。
在談及為何不會經(jīng)常飲用白酒時,這位消費者給出了這樣的回答:1.口味、口感問題,對他而言白酒并不好喝;2.氛圍問題,沒有熱鬧的氛圍,想不起來喝白酒;3.女性朋友普遍不能飲用白酒,她們偏愛果酒、啤酒,白酒一直居于備選地位;4.對白酒沒有感情,只把酒看做是酒而已。
至于什么時候會喝白酒?這位年輕消費者稱,除了婚宴肯定要喝白酒以外,多的就是同事聚會。其它,再沒有什么特殊的場合一定要喝白酒。因為其自身工資,并沒有應酬的需要。
當然,這位消費者同時也承認,其每年多多少少都會買酒,而且價格普遍不低。他介紹稱,主要是用來送幾位比較親近的長輩,因為是逢年過節(jié)的禮品,不可能買百十塊錢的酒,300元/瓶左右的價位比較合適,一方面他能夠承受這樣的價格;另一方面作為禮品不會“失禮人前”。
白酒是必需品,不是每日必需品
對于這位年輕消費者的闡述,有業(yè)內(nèi)人士認為,其觀點可能代表了大部分80、90后年輕一代消費者。大家從中可以看到的是,其實不該用“愛不愛”“喜不喜歡”來形容年輕一代消費者對白酒的感覺。現(xiàn)在的情況是,他們只把白酒當做交際應酬的飲品,而白酒背后的文化、歷史、情懷并不會讓他們產(chǎn)生更多的觸動。
培養(yǎng)年輕一代消費者愛上白酒?這可能是一個偽命題。他們用二十多年形成的個性、價值觀與判斷能力做出的“選擇”,或許不是某個或多個酒企合力宣傳就能改變的。
隨著年紀變大,交際圈更廣,人情往來更多,年輕一代消費者喝白酒的次數(shù)會有所增長,但從根本上來說,他們?nèi)匀恢皇菍拙谱鳛榻浑H過程中的工具,而非出于自己喜歡。值得一提的是,有酒商以江小白曾經(jīng)的成功為例點明一個道理,“讓年輕人喜好上白酒,不如給年輕人一個喝酒的理由,營造一個喝酒的氛圍。”
此外,另有酒商直言,老一輩消費者盡管自己天天會喝點酒,但是,對于兒孫輩的教導往往是少喝酒。后疫情時代,對健康的關(guān)注更多,許多經(jīng)常飲酒的消費者都在減少喝酒,更何況原本就不飲酒的消費者。
年輕一代消費者不可能有老一輩消費者對白酒的熱愛,更加做不到“一人飲酒醉”。
在這個大背景下,飲酒量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向下,但是,白酒的價格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因此,白酒企業(yè)增長銷售量的動作,遠不如增加產(chǎn)品利潤來的更容易,相信只要時間足夠長,無法形成自身優(yōu)質(zhì)品牌的酒企,將紛紛退出市場競爭。(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