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重啟的列車已經開動,小微企業正重新煥發新生。
5月18日晚,臨近9點,剛剛結束一天的工作,羅廷聰又馬不停蹄地投入新一輪活動的籌備會當中,被疫情放緩的工作節奏正在逐步恢復正常。羅廷聰所經營的紅廷酒業,是一家進口紅酒銷售企業。疫情期間,20多家銷售門店相繼關門,每天單店損失就超過數十萬元。如今,隨著復工復產的進行,公司積極運用線上營銷渠道穩定運營,生意已恢復八成。
門店停擺銷售低迷
把線下生意搬到線上
羅廷聰從事進口紅酒生意已有7年,目前經營門店遍布成都主城區、仁壽、新都、都江堰等多地。每年春節期間都是酒類銷售的小高峰,因此年前他早早地就備好貨。沒料到,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新年計劃。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人口密集的餐飲業、娛樂場所必須等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才能開門,而餐廳、酒吧、KTV又都是主要的酒類消費場所。“以往春節前后,我們的單店銷售額大概在70萬-80萬元,疫情期間幾乎沒有銷售。”羅廷聰說。
按照原計劃,2月1日員工們就該結束春節假期正常復工,但受到疫情影響,關門歇業時間也一直延長到3月下旬。這期間,門店停擺沒有生意,但房租、員工工資還得照付,這讓羅廷聰壓力山大。為了讓銷售迅速恢復,他開始將業務從線下轉向線上。
“一開始嘗試了很多方法,包括直播帶貨、網店促銷,但效果都不理想。”羅廷聰坦言,直播帶貨首先需要一定粉絲基礎,由于之前從沒接觸過,積累粉絲、培養主播都需要一定過程,來看直播的大多也只是湊個熱鬧,幾次嘗試下來,銷售都不如人意。
“云”端突破新市場
生意已恢復八成
不過,這并沒有讓羅廷聰打消上“云”端尋找新市場的念頭。他注意到,疫情期間娛樂場所無法營業,家庭消費則成為重要的酒類消費場所。對于這類消費者來說,大家更關心能否得到價格優惠。
于是,結合疫情期間的銷售難點和消費者實際需求,他聯合營銷服務平臺,先后上線微信公眾號、微分銷商城等,策劃了“買紅酒送空氣凈化器”促銷活動,并借助營銷工具,在活動中設置裂變紅包等形式,刺激客戶積極轉發參與。
“不到一個月,我們新增獲客就超過1000家,線上成交70余單,不僅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也解決了庫存問題。”如今,停擺2個多月的門店逐步恢復了營業。羅廷聰透露,現在的銷售額已經恢復到平時的八成左右。
持續的海外疫情,公司進口產品的采購是否會受到影響,對此他并不擔心。“提前一年我們就已經把80%的貨備好了,目前看來不會有太大影響。預計疫情之后,行業會迎來一個銷售小高峰。”
專家支招線上轉型
應反復試錯迭代求精
疫情后,中小企業線上轉型成為趨勢,但線上轉型并不僅僅是銷售端在線化這么簡單。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表示,實際上,市場、銷售端的線上化對上游各個環節都提出了相應要求。比如,產品的設計要符合細分市場或特定人群的個性化需求,市場宣傳需要精準化覆蓋,銷售則需要是全渠道、碎片化的,并且采用目標人群喜聞樂見的形式。
“酒類屬于傳統產品,特別是白酒要獲得年青一代的青睞需要在產品設計、市場宣傳等多方面下功夫,不是簡單地把現有產品放到線上就可以獲得較大收效。”崔麗麗說。
她認為,中小型企業轉型線上應盡可能多地學習已有成功經驗,做好細致的市場調研工作,了解適合自己的平臺有哪些,然后通過市場數據指導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如有一定資金實力可以借助咨詢機構來構建自身的線上營銷矩陣。“多看多嘗試,反復試錯迭代求精。”
在崔麗麗看來,利用線上直播,即使產品不叫座,也可以幫助找原因,傾聽市場反饋,尋找新的市場和新的產品需求。對于不叫座的產品可以采用清庫存的方式及時止損,將資源和精力投入到新產品研發和新市場開拓上,可能會更容易發現機會。(文章來源:白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