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一款以六糧工藝命名的“沱牌六糧”濃香酒,首度亮相成都索菲特酒店展。而我,也是在那里初遇“沱牌六糧”,與當時在場的眾多酒商、消費者一樣,只看一眼,便再也無法將視線移開。
今年4月,一款以六糧工藝命名的“沱牌六糧”濃香酒,首度亮相成都索菲特酒店展。
而我,也是在那里初遇“沱牌六糧”,與當時在場的眾多酒商、消費者一樣,只看一眼,便再也無法將視線移開。
有句話叫“顏值即正義”,用在“沱牌六糧”身上一點也不過分。
“沱牌六糧”的顏值非“艷麗、妖嬈”的陰柔美,而是“正氣、帥氣”的陽剛美。
瓶身設計極具復古囯潮的風格,以金色為主色調。而金色來源于清晨第1縷照入泰安作坊的陽光,當金色的陽光與金色的六糧混合,靈感迸發,奠定了整體的金色調性。
此外,圖案中,糧食堆、泰安作坊、釀造者形成黃金三角構圖,另有一縷酒香飛舞其中,輕柔綿長。
金色的瓶蓋象征著沱牌傳承千年的品質,與金色瓶身圖案交相輝映。
整個畫面“生動且真實”,當真有“一眼萬年”的效果,令人久久不忘。
再相遇,六種糧食“別樣滋味”
再相遇,則是不久后的朋友聚會,我特意尋來了“沱牌六糧”,巧的是,另一位朋友也拿來了“沱牌六糧”。
這可能就是“愛酒人士”常說的,好酒會是大家共同的選擇!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喝酒也是一個道理,七八歲時,父親拿筷子沾酒讓我品嘗,只覺得辛辣,參不透酒中千般滋味。
到如今,也算嘗遍南北美酒,見過濃烈,抿過綿柔,有了些鑒酒的“眼力”。
倒一杯“沱牌六糧”,聞之,香味濃郁。六種糧食為原料釀造,曲香、陳香、糧香等交織在一起,使香氣豐富卻不散亂,猶如蘭花般淡雅、協調,悠長。
“酒香不怕巷子深”,古人誠不欺我!“沱牌六糧”若放到“前店后坊”的唐宋元明清,只憑酒香怕也能讓店家賺得“盆滿缽滿”。
有美酒在手,等不到老友把敘舊之詞說罷,舉杯,沖大家說了句“都在酒里”,便一飲而盡。
可惜了,第1杯如“牛嚼牡丹,豬八戒吃人參果”,太急未細品。自斟一杯,這回著實沒有“沖動”,細細“咂摸”了一下酒中滋味。
如果只用一個詞,完全形容不了“沱牌六糧”的別樣滋味。
飲酒時,酒入口順滑飽滿,盡顯一個“柔”字,對于日常飲酒不多的人,“沱牌舍得”必然是首要選擇佳釀。
飲酒后,酒的醇厚之感立時顯現,舌尖處隱隱有甘甜之味,真的是“酒雖入喉,回味不散”,讓人不知不覺又要多“咂摸”幾下,細細品味。
而妙的是,余味之后,“沱牌六糧”仍有后味,“清爽、干凈!”
此時,我心理除了欣喜飲到好酒,又不免替商家“擔心”,一瓶才賣58元,這不會是搞錯價格,虧本賣給我的吧?與同帶酒來的朋友核對過價格,這才放下心來。
大眾酒,58元/瓶“六糧好酒”
據比我更懂好酒的朋友介紹,“沱牌六糧”以六糧古法釀制,比傳統五糧多一味大麥,所以,酒體更醇、更厚、更綿甜。“
高粱釀酒香、大米釀酒凈、糯米釀酒濃、玉米釀酒甜、小麥釀酒燥、大麥釀酒沖”。
多糧固態發酵,種類豐富,時間充裕,能量充沛,風味才會更豐富。
此外,“沱牌六糧”的產品定位就是“國民好酒”,走的是高線光瓶酒路線。未來,是要成為“高線光瓶一品牌”的白酒產品。
因為,沱牌擁有極高的國民基礎,是舍得酒業的“牌”,累計銷量達50億瓶。
如此強大的市場基礎之上,現在的沱牌,正在以性價比王的姿態強勢回歸,“沱牌六糧”之前,便已推出了沱牌特級T68。
與沱牌特價T68不同的是,“沱牌六糧”在堅持傳統古法釀造的基礎上,設計上增添了“復古、國潮”元素,加大了對90、95后年輕一代白酒消費者的“吸引力”。
而這,就是所謂的更加細分化市場的結果吧,即使都是定位大眾路線,也要將大眾消費人群“分門別類”,推出不同產品,用以更好滿足不同細分群體的要求、需求,從而達到好的市場效果。
實話實說,58元一瓶,好酒不貴,但是,大家喝“沱牌六糧”,不是因為不貴,而是他真的懂“我們這代人!”(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