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四川仙潭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仙潭酒業”)發布“限酒令”通知,明令禁止旗下員工喝“大口酒”,即便是為了開展業務也不行。
該“限酒令”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1.禁止員工使用高腳杯等酒杯滿杯喝酒,一口飲用量不得超過30ml(即0.6兩);
2.禁止員工與客戶因開展業務工作時過量飲酒;
3.禁止員工在上班期間飲酒(公司安排有應酬除外);
4.禁止飲酒時過分勸酒、拼酒、灌酒;嚴禁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酗酒。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了解到這一情況的業內人士,無不給予高度肯定的評價。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白酒行業“向高而行”,除了品質、品牌之外,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也應同步改變,真正做到與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相互結合,做到文明、理性、健康飲酒。
不讓悲劇再上演,仙潭酒業率先出招
今年6月初,“五糧液銷售員為討要貨款喝酒死亡”的消息曾一度引爆全網,部分新聞媒體、自媒體,其編輯、發布的文章、視頻中,存在著一定的“批判”色彩。
據了解,2020年12月3日,羅某某接受五糧濃香系列酒經銷商之邀前往飯局,目的是為了向該經銷商討要80萬貨款。第二天早上,羅某某被發現出現異常,送醫搶救后宣布死亡。
事后,五糧液子公司宜賓五糧濃香系列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濃香系列酒公司)支付了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失獨扶助金、親屬撫恤金等共計132萬元,并與羅某某的母親簽署了一份《羅某某善后事宜處理協議書》。
該協議書上寫明:羅某某在湖南省婁底市因公出差期間,因故產生身體不適并經120搶救無效后死亡。公司共支付了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失獨扶助金、親屬撫恤金等費用共計132萬元。
今年6月,羅某某的父親羅軍向法院提起訴訟,其訴訟對象是“當時與羅某某一起參加飯局的10人,要求這10人共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金等各項費用為95.56萬元。”而理由是,他懷疑飯局參與者有勸酒行為。
羅軍的訴訟行為,經由媒體的報道后,瞬時成為了行業焦點,甚至是全民焦點。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對于該事件的發生,有業內人士直接將其評價為“行業里司空見慣的陋習”。
由此可知,仙潭酒業突然公布“限酒令”通知,既是一種風險規避,更是順應社會發展大趨勢的正確決定。
倡導健康飲酒,白酒企業的責任
近些年來,白酒行業響應國家號召與社會變化,釀造高品質白酒的同時,也肩負起了倡導健康飲酒、文明飲酒的責任。
2020年10月,作為健康生活理念的倡導者,小郎酒順品郎贊助的“2020西安城墻馬拉松”開跑;
2020年12月,在市場上強勢崛起的醬酒新代表國臺酒,啟動“舉杯國臺酒,健康中 國年——國臺健康飲酒中 國行千商萬宴”活動。
除了郎酒與國臺外,白酒行業排名靠前的白酒企業,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也都是“健康飲酒、文明飲酒、理性飲酒”的堅定支持者、倡導者,各公司高層領導都在公開場合闡述過相關觀點。
其中,較為典型的例子是,今年4月19日,第七屆酒都(宿遷)谷雨論壇現場,洋河股份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表示,名酒要緊扣“新風尚”,加強白酒健康機理研究,增強產品健康體驗,提高白酒飲用舒適度,同時,倡導“理性飲酒、健康飲酒”的理念,成為那個沖在前端的帶動者。
業內專家指出,短時間內,仙潭酒業的限制旗下員工喝酒的做法肯定無法得到普及,這是白酒行業高強度的競爭環境決定的。
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仙潭酒業的做法是對的,屬于當下與未來,是行業正能量。
一方面,國家層面有這樣的號召;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飲酒習慣在改變,微醺正成為“時尚、潮流”。
可以說,現在的白酒生產企業、經銷商都在見證“傳統飲酒文化”的更新換代。
不久的將來,相信整個白酒行業的風氣將會得到改善,喝酒催賬的情況一定會得到徹底改變。(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