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2023年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糖酒會)拉開帷幕。
“去年以來,公司醬酒產品銷售情況并不好,庫存量很大,我要去糖酒會上聽聽專家們怎么說。”某小型白酒廠負責人程龍(化名)對記者透露。
程龍從事白酒行業已十余年了,跟著行業大勢先后投資了清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前幾年醬酒發展好的時候,其公司開發的醬酒很受客戶青睞,一度賣到斷貨。而2021年年底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其公司的醬酒產品銷售遇冷,到去年年底已經積累了大量庫存。
而參展糖酒會是程龍試圖破局的嘗試。在他看來,今年糖酒會一定會釋放出很多信號。
糖酒會上尋破局
摸不清醬酒未來發展走勢的不只是程龍一個人,很多醬酒廠家和渠道商都來糖酒會尋求破局。
在“2023春季醬酒之心主題展”上,某小型醬酒廠家展廳的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去年公司部分醬酒產品的價格體系十分混亂,為此公司重新調整了產品和對經銷商的政策。
據其透露,公司旗下部分走圈層營銷、私域流量的產品價格比較堅挺,但大流通產品價格體系受沖擊較大。公司去年年底還上市了一款定價99元的流通產品,試圖以較為親民的價格重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另一醬酒廠家展廳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這幾年茅臺鎮在持續關停酒廠,酒廠數量從Z初的4000多家縮減到如今的1000多家,很多窖池數量在百口以下的酒廠已經關停。“我現在已摸不清未來醬酒市場如何發展了。”
不過,也有酒廠透露,雖然醬酒市場在去年有所降溫,但仍堅定看好醬酒行業的未來發展,其所在的公司明年仍會繼續擴充產能到20000噸。
實際上,對于醬酒究竟是“冷”與“熱”,有諸多觀點存在。如何為醬酒行業在不確定性中找尋發展的確定性,成為本屆糖酒會上備受關注的話題。
行業回歸理性
不過,眾多行業人士認為,可以確定的是,經歷了前期的迅猛增長,目前的醬酒行業已回歸理性。
寶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士祎認為,2021年醬酒“發燒”的階段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行業不太可能再出現50%甚至100的高速增長態勢。此前積累的庫存可能需要三五個月,甚至一兩年時間才能消化,這是酒企前期繳的“學費”。
不過,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在2023春季醬酒之心主題展開幕式上表示,對于醬酒的發展,仍然要有積極的預期。“醬酒市場在2022年出現了一定的調整,這種調整符合行業發展規律,任何一個香型、品類都不可能長期發熱,必然要回歸理性、健康的常態化發展軌道。”
王新國還透露,他在與多家醬酒知名企業交流時得知,今年醬酒的整體庫存水平已明顯低于去年同期,這說明醬酒消費市場正在加速恢復。
北京君度卓越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楓表示,在需求端,大眾對醬酒的需求將持續,未來會向大眾醬酒領域延展,醬酒的口感會創新升級;在供給端,醬酒行業會艱難去庫存,未來將走向分化狀態。
李士祎也認為,當前醬酒行業仍然保持雙位數的增長,未來醬酒賽道仍是Z有可能產生名酒的賽道。但也要注意,當前的醬酒行業已不再是“噸位決定市場地位”,而是產品價值和相對稀缺性決定市場地位,醬酒企業尤其是中小醬酒企業不能盲目擴產。
合力維護好市場秩序
回歸理性后的醬酒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大小參與者應如何順勢而為?
北京卓鵬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田卓鵬認為,未來醬酒競爭的關鍵要素是品牌競爭、產品競爭、營銷競爭、渠道競爭和商業競爭。
“而要實現醬酒市場的平穩發展,行業參與者未來應共同維護好行業市場秩序”,李士祎認為,這種秩序表現為市場參與者的目標合理、庫存合理、定價合理、利潤合理。
資深醬酒專家權圖表示,當前主流醬酒企業錨定行業TOP10,中小酒企應該向差異化、特色化方向謀求發展。
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建議,未來,醬酒企業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不要擠在目前市場較好的幾個省份,而是要開發新的市場;二是要以口感、體感為特征,品質、工藝為支撐,創新開發醬酒亞品類;三是要通過私域、社群、精細化運營,形成自己的品牌專屬壁壘。
貴州醇酒業董事長朱偉認為,醬酒行業未來持續向上的大周期已基本確定,但在大周期中,市場終會呈現大浪淘沙的態勢,只會沉淀下來幾家能夠站得住腳的好品牌。
因此,對于醬酒行業參與者未來該如何發力,朱偉建議,參與者要把握醬酒結構性機會,同時選擇合適的品牌和企業,保持長期發展的心態。(來源:中國商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