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糖又回來了”。
今年參會的所有展商與消費者,都有這樣一個共同認知。這幾天,2023成都春糖的各類訊息,占據了食品及酒類從業者的朋友圈。不只是成都市民和從全國各地涌向成都的數十萬人的參與,更多的人在線上也是遠程共享了這次盛會。
在去年經歷了人跡罕至、慘淡荒涼的糖酒會后,今年的情形徹底逆轉了去年的頹勢,對于酒企和經銷商的信心是一次極大的提振。
可以說,去年11月的“冬糖”有多冷,今年4月的“春糖”就有多熱。
今年第108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的正式召開日期,是在4月12~14日。但早在4月7日開始,成都的各大酒店就已經拉開了展會的序幕。
“感覺整個成都都在做春糖”,這是前幾日酒店展盛況的直觀寫照。在成都主干道上的近30家大酒店,都在如火如荼的舉辦展會,其中與酒類產業相關的也有十余家。據粗略統計,酒店展總共有8000多個展位,其中近一半均是酒類企業。
糖酒會帶來“溢出效應”,住宿預定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300%!酒店價格環比都有10%以上的增長。很多參展人表示:“酒店爆滿,不好訂酒店”。異地客群占比居多,主要來自重慶、北京、鄭州、西安、深圳等地…
餐飲也是火爆。很多老板表示,“顧客太多了,比以前多了一半多,看來明天還要繼續多準備點食材”。而各大餐廳在飯店基本也是滿座,并且一些特色中高 檔餐廳,很多都被參展企業承包用于開展活動。
當然也有人“怨聲載道”,那就是成都本地的司機們,這幾天成都的道路之擁堵,讓出行成了困難。“5公里路開了一個半小時”,一位成都的出租車司機無奈道。
“馬路上至少多了10倍的人”,交警也表示壓力山大…
將于今日結束的會展現場,同樣也是一眼可見的火爆。恢復了“天下第 一會”的氣勢。
本屆糖酒會是第33次在成都舉辦,規劃總體展覽面積32萬平方米,是歷年糖酒會展覽規模之Z。
春糖繼續采用“一城雙館”(世紀城+西博城)創新模式。設十大展區,十七大專區。據Z新統計,共有6517家國內外知名食品和酒類企業參展,展商展品共有42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客商人數超30萬人。
展會以外,在會展進行的官方公布的重點活動就有40余家。除此之外,各個酒店的大會議室、劇院、茶樓會議室等大小場地,基本也都是租約不斷,被各個酒企的發布活動、酒業論壇等占據,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糖酒會期間的大小活動多達數千場,其中與酒類相關的也已超過1000+場次!
這次的春糖,展會規模、參展人數均達到歷史之Z。
從1955年開始,就已經存在的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擁有充分的歷史底蘊和消費內涵。糖酒會與成都的結緣是從1987年開始,那之后的幾乎每一屆春糖都是落點成都。在經濟尚且不發達的年代,曾經的糖酒會顯得更加喧鬧和市井…
糖酒會幾乎貫穿了所有酒業從業者的整個職業生涯,每一屆糖酒會對當年商業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所以也有“晴雨表”之稱。去年的“冬糖”就是一個典型,酒業在去年也難以避免的被影響了發展。而今年春糖的盛況,是否將會是酒業盛況的預演?
然而,還有一些酒業從業者并不看好這屆糖酒會。
空有熱鬧的表象,卻無發展的內核。熱鬧,是因為三年疫情剛過,很多人都是“看客”。都想來碰碰機會,看看情況,并非是真的有目的性的想要達成合作。“大家都沒有方向,就看看別人的方向,找找答案”。這屆春糖成都本地人過來游玩的比例比往年要更多,無非是“看熱鬧”、“薅羊毛”,對于后續發展的實際價值非常有限。
熱鬧始終都會散去,如果沒有什么實際性的落實,再熱鬧也不過是過眼云煙。而據一些參展商反饋,“人是很多,但真正來洽談合作的也沒幾個”。
鑒于這個狀況還是相對普遍,一些人也給這屆春糖掛上了“虛假的繁榮”的概念,“參展商、逛展人”都在演,演出了一個盛世繁榮。
不管是真實的盛世,還是虛假的繁榮。都是需要后續的酒業發展以作印證,而唯 一能確定的是,這是一場“醉生夢死大會”…
筆者的親身體感,以及很多朋友的分享,就是每頓必有酒。無論是論壇邀約,還是朋友聚會,在成都的中餐、晚餐、夜宵…都是伴隨著酒氣度過的。數十萬人在成都大擺宴席,幾乎是場場爆滿,酒香四溢。
光是春糖期間喝掉的酒水量,可能就是一個恐怖數字。
然而,這里面的酒水還有很多是酒廠自掏腰包,用于宴請的。酒廠每一年在春糖的開支,都不是一個小數目,動輒數十萬的展位費,以及裝修、人力、交通費,包括宴席、酒水,都在拉高參展成本。那為何這樣投入不菲的活動,很多酒企依然是年年都在辦呢?
第 一,Z大的目的就是宣傳、曝光。對于大型酒企而言,持續的大場地曝光能夠展現企業的實力與聲勢,繼續穩固在經銷商即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對于中小酒企而言,辦展意味著“還活著”、“還在發展”,通過線下線上的定向推廣,穩固經銷商的信心,有利于繼續深耕市場。
第二,就是招商。糖酒會并不是賣酒的大賣場,Z主要的輸出對象其實不是消費者,而是經銷商。酒廠想要開拓更多的市場,經銷商想要挑選合適的產品,所以糖酒會現場都會有琳瑯滿目、顏值超高的新品,以吸引酒商的注意。
第三,就是交際,尋求新的機會。很難再有一個機會,諸多的酒業從業者都聚集在一個地方,星羅棋布在成都大街小巷的論壇、酒局,都是一次老友相聚、結交新友的機會。特別是在三年疫情放開之后,沒有了不確定的X因素,很多酒廠、酒商都在大刀闊斧的開啟新的戰略規劃。而這次春糖,更像是一場誓師大會。
參加糖酒會,其本質也是一種倒逼。
當大家都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你不去做,不合群,可能就會面臨宣傳端口的劣勢。某種程度這也是一種“內卷”。酒業宣傳,越來越注重品質感,展位越來越貴,活動支出越來越大,但是當大部分的企業都提高了預算之后,小部分企業也只能咬咬牙跟上。
在酒業依然呈現發展的上升態勢之時,糖酒會的聲量也將會非常之大。但如果酒業進入調整期,糖酒會的效果也將會大打折扣。
本屆糖酒會,筆者還關注到幾個現象,從我們的角度為大家去分享一下。
現象1:與往年相比,在酒店展出現了很多的貼牌酒,酒廠自身運營的品牌少了一些。除了一些頭部酒企,每年都會固定參展以外,中小酒企有了很大的變動。貼牌酒的大量出現,預示著酒業形勢的轉變:大量資本進入,合作頭部企業進行貼牌運營,進一步擠壓了中小酒企的市場空間。而經營貼牌酒,看起來是個不錯的營利渠道。
現象2:延續了幾年的“醬香熱”不再是一個趨勢,而真正扎根了市場。即便是在成都開的春糖,不僅有專門的醬酒酒店展,醬香企業的展位也開始占據多數,參觀者也更多。在未來很長時間可能醬香型白酒依然會是市場主流。
現象3:名酒的聲量越來越大,甚至一個酒廠旗下的多款品牌,都各自占據多個展位,全 方 位矩陣式的進駐消費者認知。
現象4:酒企的展位打造,逐步從以往的品質宣傳,轉嫁到文化共享的方向。這也符合消費心理的轉變,大家現在對酒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酒好,對于品牌、歷史、文化的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很大。
現象5:本次春糖或是眾多預備邁入“100億陣營”的酒企集中發力的地方。大家對未來發展的態勢普遍看好,至少是口頭上看好。多家酒企都公布了新的戰略計劃。
現象6:出現了很多的特色小眾酒,顏值高、概念好,如果品質還經得起品鑒,也不失為一條活路。劍走偏鋒,在這個頭部過于強大的時代,可能還能賭出一個未來。
現象7:從目前來看,隨著整體經濟的恢復,白酒行業也呈現恢復態勢,但白酒行業依然存在著庫存過高、預期轉弱等風險,酒企如何協助經銷商解決庫存管理、價格管控等問題,將是下一個階段的核心命題。(酩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