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款之際,瀘州老窖(000568.SZ)打出了一張“讓利”牌。
12月11日,據券商中國報道,有機構稱,瀘州老窖通知經銷商,至12月18日按930元/瓶執行(原打款價980元),同時每瓶掃碼出庫獎勵10元,執行上一財年出庫數量的45%。
該機構點評稱,階段性降價打款(僅在18日之前),務實之舉。在目前需求環境下讓利經銷商,促進銷售新財年開門紅回款。除國窖外,特曲打款價也從340元降到290元;銷售政策再度主動出擊,搶占先機。
瀘州老窖方面對記者表示,基于2023年國窖1573產品動銷良性,特對優質客戶在計劃內配額范圍內進行利潤前置方式,計劃內真實結算價格未有調整。今年公司導入5碼關聯數字化產品系統,加強終端與消費者互動,促進消費開瓶,得到了經銷客戶和銷售市場的積極響應,當前銷售情況正常。公司同步出臺相關政策,優化銷售業務流程,將持續提高渠道運營與管理效率。這是公司積極履行責任,穩定渠道價格的關鍵舉措,有利于客戶高質量運營與資金周轉效率。
對于上述“優質客戶”的名單或客戶條件,瀘州老窖董秘辦表示無法提供。
“瀘州老窖此次做法,其實就是將返點以現金的形式提前給到經銷商。”一位接近瀘州老窖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上述機構也稱,老窖從上半年春雷行動全年回款,到前期堅決挺價(8月逆勢提價至980元,批價穩在870元-880元),當前轉為讓利走量,提前啟動新財年開門紅回款,一方面讓利經銷商,緩解經銷商現金流壓力,同時降低表觀倒掛幅度(從過去高打款高返利,到低打款低返利);另一方面通過“五碼合一”“掃碼再來一瓶”等讓利消費者。
白酒行業分析師肖竹青對記者表示,老窖此舉很明顯是為了年底業績沖量。今年以來,社會購買力不足,白酒企業放棄一些業績門檻或交易條件,在白酒行業遭遇嚴冬之際,與經銷商共渡難關。事實上,除了老窖這種“讓利”方式,還有酒企采取了承兌匯票結算,甚至是以酒企為擔保的承兌匯票,都是酒企表現出的一種姿態。
“在存量競爭時期,老窖上述舉動也是在搶占渠道資金,搶占終端庫容和陳列位,實現瀘州老窖品牌價值變現,以及對區域酒廠的渠道資金和市場份額的擠壓。”肖竹青稱。
有媒體報道稱,如果不計算廠家年終返利等因素影響,已有70%的經銷商所經營的名酒大單品終端利潤近乎為“0”,僅有20%的經銷商反饋“略有利潤”,剩余10%的經銷商表示虧本在賣。在“無利可圖”的生存困境下,部分經銷商只能尋求其他出路。據悉,廣東某規模較大的經銷商,從今年開始幾乎放棄了所有名酒代理權,轉而做全國化的調貨運營。
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如是判斷稱,當前我國白酒行業擠壓式存量競爭態勢正在持續演進,行業競爭的格局正在加快重塑。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不確定性前所未有。此前三年,經濟震蕩,工業經濟的部分指標不及預期,房地產行業陷入低迷,資本市場持續走弱,物價指數低位運行,消費者的消費意愿總體偏弱,白酒行業正處于有史以來最為嚴峻復雜的發展時點。(來源:藍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