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大啤酒巨頭嘉士伯要在中國市場搞事情。近日,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嘉士伯要將旗下優質資產注入到重慶啤酒的上市公司體系中,共涉及11家啤酒廠。業內人士分析,嘉士伯此舉是要借助重慶啤酒的“殼”實現自身高端化和區域擴張的布局。
第四大啤酒巨頭嘉士伯要在中國市場搞事情。近日,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嘉士伯要將旗下優質資產注入到重慶啤酒的上市公司體系中,共涉及11家啤酒廠。業內人士分析,嘉士伯此舉是要借助重慶啤酒的“殼”實現自身高端化和區域擴張的布局。
注入11家啤酒廠
7月6日,重慶啤酒結束了連續三天的回調下跌,以0.39%的微弱漲幅報收70.02元/股,而在此之前,重慶啤酒已經連續飄紅多日,從6月22日的開盤價64元/股一度漲至76.23元/股的高位,漲幅19%。
若要探究重慶啤酒近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的飄紅原由,或許可以從不久前的一個重大事項看出端倪。6月19日,重慶啤酒披露《重大資產購買及共同增資合資公司暨關聯交易預案》(以下簡稱“預案”),預案包含控股股東旗下資產重慶嘉釀的股權轉讓,對重慶嘉釀增資方案,以及購買嘉士伯啤酒廠持有的新疆啤酒的股權、寧夏西夏嘉釀70%的股權等。交易完成后,嘉士伯旗下11家啤酒廠資產將注入重慶啤酒。
據悉,在本次交易,嘉士伯擬注入資產廣泛分布于新疆、寧夏、云南、廣東、華東等地,涉及啤酒品牌包括嘉士伯、樂堡、凱旋1664等國際高端、超高端品牌,也包括烏蘇、西夏、大理、風花雪月、天目湖等地方品牌。
嘉士伯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不但能避免與重慶啤酒之間的潛在同業競爭問題,還有助于重慶啤酒實現長期的高質量發展。
然而,查閱資料發現,嘉士伯此舉首先是為了完成此前的對賭協議。據了解,嘉士伯啤酒廠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士伯香港)于2013年通過部分要約收購的方式收購重慶啤酒30.29%的股份時,嘉士伯向重慶啤酒作出了一項同業競爭有關承諾,其承諾在獲得監管部門、上市公司股東的批準,以及相關資產少數股東同意情況下,在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后的4-7年的時間內,將其與重慶啤酒存在潛在競爭的國內的啤酒資產和業務注入重慶啤酒。
資料顯示,重慶啤酒建廠于1958年,主要從事啤酒產品的制造與銷售業務,至今共擁有13家控股酒廠和一家參股酒廠,分布于重慶、四川和湖南等市場區域。大股東為嘉士伯香港。
“嘉士伯中國”雛形隱現
對于嘉士伯此番操作的意圖,啤酒行業專家方剛表示,嘉士伯此舉是將其在中國的資產整體打包,未來重慶啤酒很可能改為“嘉士伯中國”。在他看來,重慶啤酒不一定因此做大做強,其只是充當了嘉士伯資產包的工具箱。嘉士伯是利用重慶啤酒上市公司的“殼”實現自身的業務布局。
據悉,嘉士伯是第四大啤酒巨頭,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目前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五,僅次于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2019年,這五大啤酒巨頭在我國啤酒市場中合計占有超過80%的市場份額。
據悉,近幾年嘉士伯發展極為“動蕩”。2014年,嘉士伯遭遇高管離職潮,2015年,嘉士伯再因裁員而引發一眾關注。眾多媒體甚至質疑,“嘉士伯可能被邊緣化”。而2017年以來,中國市場“榮升”為嘉士伯銷量大的市場,對嘉士伯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推進中國市場的發展是嘉士伯接下來發展的重點。
而作為嘉士伯在中國發展重要的資產,重慶啤酒要承擔這個“使命”。據悉,重慶啤酒2013年被嘉士伯收入麾下,新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啤酒實現營收35.8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凈利潤6.57億元,同比增長62.61%。
對此,方剛表示,未來,利用重慶啤酒這個平臺,嘉士伯要做兩件事,一是向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擴張;二是要繼續發力高端品牌。這兩個都是嘉士伯的短板。
內憂外患的尷尬
據悉,嘉士伯發力高端產品多年,其旗下嘉士伯、樂堡、凱旋1664等高端品牌在中國有一定的市場認可度,但比百威英博、青島啤酒等龍頭企業的高端產品還有很大差距,且嘉士伯的高端化路線受到國內品牌的“狙擊”。
據悉,近年來,青島啤酒連續推出青島啤酒奧古特、青島啤酒鴻運當頭、青島啤酒經典1903、全麥白啤、桶裝原漿啤酒、皮爾森等產品;而燕京啤酒從2016年就開始加大聽裝和鮮啤的推廣力度,擴大中高端產品生產線;華潤啤酒也發布了勇闖天涯superX,定位中高端。
登錄嘉士伯天貓、京東的官方旗艦店獲悉,在這兩個平臺,嘉士伯銷售好的產品都為中檔產品特醇、冰純等,高端產品銷量一般,而在餐飲市場,一位湖南地區的啤酒從業者表示,嘉士伯高端產品在湖南的餐飲市場很少能看到。
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表示,嘉士伯的高端產品在夜場等渠道表現還可以,但在餐飲渠道,由于嘉士伯人員投入很少,遠沒有國內品牌的優勢。
當前疫情之下,重點布局夜場渠道的嘉士伯因消費場景單一受沖擊很大。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嘉士伯亞洲市場收入同比下降12.0%,銷量同比下降15.5%,中國市場銷量更是下降了約20%。
方剛則認為,嘉士伯布局高端市場不夠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其體量太小,其在國際和國內的市場排名決定其高端產品很難實現亮眼的業績。朱丹蓬更是直言,高端產品銷量增長需要依靠品牌力,嘉士伯的品牌力遠不如百威,而嘉士伯又以高端產品為主,這使其處境很是尷尬。
而向來以“西北王”著稱的嘉士伯更是長期無緣東南市場紅利,這也是嘉士伯此番布局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
據悉,目前我國啤酒江湖中,西北地區以嘉士伯為王,東北地區和東南地區更多被華潤啤酒和百威英博統領,中部地區更多體現為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巨頭的混戰。
朱丹蓬表示,這些年,嘉士伯布局駐扎西北市場,在其他地區鮮有建廠。這導致嘉士伯在中原市場以及經濟較為發達的華東、華南市場錯過了很多消費的紅利。未來,隨著嘉士伯品牌力提升,高端產品放量,或可彌補這一不足。(來源:酒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