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朋友圈里沒有歐洲杯?但就是這樣一場火到“爆”的賽事,似乎也沒能幫助其贊助商之一的喜力啤酒“戰勝”老對手。
沒有取得勝利的結果,是否意味著喜力啤酒注定失敗收場?
華潤收購、喜力啤酒續約歐洲杯
2018年8月3日,華潤啤酒發布公告稱,與喜力啤酒達成戰略合作,將以243.5億港元對價向喜力配售新股,占擴股后總股本的40%。
喜力則向華潤啤酒轉讓中 國區現有業務,并將喜力在我國的商標使用權授予華潤啤酒。
也就是說,華潤啤酒用40%的股份對價收購喜力中 國業務。
對于此次收購,喜力集團董事會首席執行官Jean-Fran?ois van Boxmeer表示:“我們非常期待與華潤創業、以及我國啤酒行業中毫無爭議的領軍者華潤啤酒在我國攜手合作。”
華潤創業董事長陳朗也表示,“喜力歷史悠久的傳統和世界的標志性品牌組合,結合我們的地位和對本土市場的深度了解,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在高端品類變得日益重要的啤酒市場新時代當中實現共贏。”
到2019年,喜力啤酒成功與歐足聯冠 軍聯賽續約三年,此外,該品牌還成為了2020年歐洲杯官方啤酒贊助商。
根據2020年歐洲杯達成的新合作協議,喜力將在所有比賽場館、球迷區域和球迷村享有噴灑權,同時,還將獲得LED球場曝光、數字版權、比賽展示、比賽屏幕放映和附贈門票。
喜力啤酒贊助總監Hans Erik Tuijt表示。“我們非常高興首次作為贊助商參與2020歐洲杯。喜力啤酒致力于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讓全世界的足球迷產生共鳴。”
而2020歐洲杯正式于2021年6月12日打響,一時間,國內處處都有歐洲杯的“身影”,攬獲了無數流量關注。
喜力啤酒憑借贊助商優勢,上線多個與歐洲杯相關的活動,不斷強調“歐洲杯就要配喜力!”
但是,以大手筆的投入為前提,借勢歐洲杯的喜力啤酒,在銷量上卻并不是“一枝獨秀”,線上銷量更是落后于老對手百威啤酒。
不敵老對手,卻沒有輸掉未來!
大電商平臺天貓公布的成交量數據顯示,喜力啤酒的整體銷量,與百威啤酒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有業內專家指出,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 國業務,根本目的在于“縮小品牌高端化所需時間”,追上領跑集團。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青島啤酒、華潤啤酒實現營收分別為277.6億元、314.48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2.01億元、20.94億元,高 檔產品實現銷量分別為179.2萬千升、146萬千升。
由此可以看出,雖然華潤啤酒在國內啤酒市場占據相當的話語權,但是,高端市場一直是其“軟肋”。除了與青島啤酒之間有差距之外,與百威等國外品牌相比,差距更加明顯。
因此,贊助歐洲杯也只是發力高端的舉措之一,主要目的是提升喜力啤酒在市場的知名度,同時,帶動喜力品牌產品的銷量上升。
但是,不管歐洲杯的流量如何“大”,都不可能立刻助力喜力啤酒登上高端啤酒品牌的“寶座”,關于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
背靠歐洲杯也不能在銷量上立刻實現超越百威啤酒,可是,喜力啤酒作為歐洲杯贊助商,確確實實收獲了一大波流量關注,達到了主要的目的。
在市場提升知名度、認知度,特別是提高消費者對喜力啤酒及其旗下高端產品的了解與熟悉,為接下來的銷售鋪平道路。
按照業內專家的說法,只是觀察某段時間內的產品銷量并無實質意義,在一個品牌為王的時代,仔細審視品牌發展路徑才有價值。
若其一直在堅持“長期主義”,一直在注重構建“高端品牌形象”,那其就是一個擁有無限潛力的大品牌。(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