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品牌發展論壇上,汾酒黨委宣傳部部長、融媒體中心主任閆向兵受邀參加,分享了汾酒抗疫和成長的故事。這篇《著眼未來把汾酒打造成世界一文化名酒》的講話,關乎品牌,卻又不止于品牌。從這篇講話里,我們至少讀出了汾酒書寫“改革下半篇”的三個信號: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品牌發展論壇上,汾酒黨委宣傳部部長、融媒體中心主任閆向兵受邀參加,分享了汾酒抗疫和成長的故事。這篇《著眼未來把汾酒打造成世界一文化名酒》的講話,關乎品牌,卻又不止于品牌。從這篇講話里,我們至少讀出了汾酒書寫“改革下半篇”的三個信號:
一是汾酒“酒魂”的家國擔當成色不變,這是“汾老大”的底氣所在。
從釀酒工藝的傳播,到代表酒斬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再到“開國一宴”用酒,在數千年的釀酒史中,汾酒一直與大事同行,鍛造出了“酒魂”的核心內涵。面對今年疫情爆發的困難局面,汾酒的行動同樣迅速,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兩手都抓出了好成績:
在疫情防控方面,早在1月22日,武漢封城前一天,汾酒便下達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預防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體員工增強防范意識,做好防控準備。1月23日,疫情加劇、武漢封城,汾酒立即下發緊急通知,排查統計疫區返廠人員,并進行嚴密監測、動態報告。1月25日,在山西省政府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決定后,汾酒成立了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組,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多次組織召開緊急專題會議,嚴格貫徹落實山西、省政府“五嚴五防”的防控要求,對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實。截至目前,汾酒防疫工作取得了“無一人感染”的階段性勝利,守住了疫情防控“汾酒陣地”。
在緊抓自身防控的同時,汾酒發布倡議書,提振職工群眾與疫情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心,共同守衛“幸福酒都”;啟動“疫情無情、汾酒有愛”專項行動,采用集中采購的方式,將新鮮蔬菜派送至各生活小區指定地點,全力職工家屬的蔬菜供應;發布《致汾酒經銷商朋友的一封信》,用中、英、日三種文字向經銷商朋友給予深切關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疫情期間累計捐款捐物達2600余萬元,分別支持湖北省、呂梁市、汾陽市、孝義市、文水縣的疫情防控工作;為致敬奮斗在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汾酒承諾:國家4A級景區、十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之一的汾酒文化景區,2020年全年向醫護工作者免費開放,展現了酒業大愛。
而在抓生產方面,汾酒于2月10日起逐步復工復產。按下復工鍵的汾酒,出手即放大招:先后投資6億元啟動竹葉青大健康產業項目、投資4億元啟動汾酒集團文旅產業項目,投資超6億元建設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綜合活動中心、銷售中心“兩個中心”……從防疫零感染到超16億啟動三大投資項目,閆向兵展示的這份“汾酒抗疫成績單”,早已超出了品牌打造的范疇,而是自覺把企業發展與國家民族命運相結合,以實際行動貫徹實業報國、品牌報國理念之舉。而這,也正是“汾老大”的底氣所在。
二是汾酒高層對當前形勢有著清晰的判斷,這是“汾老大”的智慧所在。
在“抗疫成績單”之外,閆向兵還向我們展示了汾酒高層對當前形勢的思考和判斷。汾酒認為:這次疫情對第三產業沖擊大,白酒的消費場景會隨之受到限制,受交通管制,白酒的生產、銷售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從整體來看,白酒行業高質量、集中化、高端化發展的趨勢并未改變。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國內經濟逐步回暖,行業整體分化加速,擠壓式競爭進一步加劇,白酒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周期。站在新發展周期的歷史節點上,汾酒在三年改革任務圓滿完成的基礎上,迎來了汾酒復興新的周期。
先說困難。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GDP負增長6.8%,其中代表工業的第二產業下滑多,下滑了9.6%,而代表消費的社零總額,2月降了20.5%,3月又降了15.8%,分別錄得過去22年來的新低和次新低水平。其中,煙酒類的消費也下降了不少,2月下跌了15.7%,3月下跌了9.4%。這些都是與酒業息息相關的數據,情況不容樂觀。
再說機遇。GDP是可怕的,但差可能已經過去,隨著經濟的正常化,逐月繼續改善的可能性比較大。這與發電量的數據也相吻合,一季度發電量累計下滑了6.8%,但3月已經縮窄至下滑4.6%了。其危之中,必蘊于機。這次疫情重要的不是已經損失了多少,而是誰的應對更出色,白酒的消費場景會發生變化,市場也會在震蕩中洗牌,弱勢企業加速出清,處理不當的企業可能會選擇向根據地收縮,放掉部分省外市場,而優質企業會加速市場份額的吞食,集中度進一步加大,誰應對的好,誰就能在下一個市場階段甚至幾年內占據先機。
從汾酒應對疫情的快準狠來看,保持了三年軍令狀時期的高水準判斷力和行動力,再加上深厚的底蘊和頭部企業的勢能,汾酒確實迎來了復興的新周期。這一點,從4月28日發布的汾酒2020年一季報可一窺端倪,當日山西汾酒以漲停收盤,實現了一季度高質量開局。
三是汾酒正式開始書寫改革的下半篇文章,這是“汾老大”的夢想所在。
在去年底召開的史上規模大的經銷商大會上,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強調,汾酒改革永遠在路上,他還勉勵所有汾酒人,繼續保持昂揚的奮斗姿態,堅定汾酒復興的偉大夢想,實現汾酒價值再升華。
改革不停步,發展再提效,李秋喜董事長加速部署了汾酒改革的下半篇文章。閆向兵在講話中也對此進行了介紹:著眼于“11936”汾酒中長期復興戰略,把汾酒打造成世界一文化名酒,把竹葉青酒打造成世界一養生名酒,把杏花村酒打造成老百姓喜愛的“民酒”。
著眼長遠,立足當下,具體到今年的工作重點,閆向兵介紹到,2020年是汾酒人的追夢之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根據李秋喜董事長部署,2020年汾酒將重點打造“134”工程,秉持一個精神,即愚公移山使命傳承的精神、堅韌不拔的精神、勇于挑戰的精神;用好三種人才,即堅韌不拔、有恒心、有毅力“許三多式”的干才;敢想敢干、有闖勁、有擔當“李云龍式”的干將;一心為公、有氣節、有底線“于成龍式”的干部;強化四大動能,即強化黨建動能、改革動能、營銷動能、科技動能,加速推進汾酒復興征程。
汾酒改革的下半篇文章,是實現汾酒復興的進階篇章,較之于三年改革,敘事更宏大,路線更明晰,任務更緊要,對于汾酒的意義則更重大。而從汾酒的安排部署來看,歷經三年改革洗禮的汾酒,追夢的步伐也更堅實有力。
在管理學上,有個的“4+2法則”,是美國一家權威的“企業管理”研究團隊在跟蹤研究了160家公司10年來的200多種管理實踐基礎上,得出了一個結論:企業只要在戰略、文化、執行、組織這四個首要管理實踐上表現,并做好人才、領導力、創新、合作這四個次要管理實踐中的任意兩個,便能成功在握,基業長青。
對照這部優企業法則,我們再來審視汾酒改革的下半篇,不難發現,這其中既有著眼與中長期的“11936”復興戰略,又有立足當下的“134”工程,既有對汾酒、竹葉青、杏花村這汾酒三大品牌的目標定位,又有對許三多、李云龍、于成龍這汾酒人三大道德標桿的人才定位,再輔之以黨建、改革、營銷、科技、文化等汾酒業已形成的優勢項目,讓我們對汾酒復興戰略的成功更多了幾分信心和期待。
“2020年,汾酒將不忘初心,奮進新時代,秉持為消費者精釀美酒的初心和使命,共同推動白酒行業健康良性發展,實現‘文化汾酒、清香天下’的汾酒夢!”閆向兵也對此總結道。(來源:酒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