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年,山西汾酒營收分別實現:63.61億元、94.44億元、118.8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52億元、15.07億元、19.39億元。3年時間,五十個億的營收增幅,速度之快,令不少業內人士咂舌。
2017-2019年,山西汾酒營收分別實現:63.61億元、94.44億元、118.8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52億元、15.07億元、19.39億元。3年時間,五十個億的營收增幅,速度之快,令不少業內人士咂舌。
申萬宏源研報表示,從長期成長空間看,當前山西汾酒全國化空間已打開,未來還有1到2倍收入空間;隨著產品結構提升與規模效應增強,山西汾酒盈利提升彈性仍大。
而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山西汾酒營收不斷有所“突破”的主因重點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全國化戰略成績非凡,有數據顯示,山西汾酒全國市場的可控終端網點量突破80萬家,2019年底為70萬家;經銷商量2679家,凈增190家,且增加主要是汾酒省外經銷商及竹葉青酒經銷商。
另一方面則是,山西汾酒始終貫徹“文化至上”的產品理念,在高品質的基礎上,讓旗下品牌更多的與文化、歷史、傳承緊密聯系,賦予其更多內涵價值。這一點,在即將到來的“汾酒2020庚子年封藏大典”中也可以看出。
延續“敬天、愛人、傳承”主題,汾酒堅持“文化至上”
眾所周知,2016年—2019年,汾酒通過舉辦4屆封藏大典。今年,第五屆封藏大典也將如約而至,活動依舊以“敬天、愛人、傳承”為主題。具體可解讀為,敬畏天地自然賦予汾酒的好山好水;展現山西汾酒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的社會擔當與責任;凸顯山西汾酒6000年釀造歷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蒸餾史和300年品牌史。
目前而言,封藏大典已經是山西汾酒的年度盛舉,是其對外展示企業形象、打造品牌形象的“主陣地”。此外,從參與者的角度來看,直接的感受就是山西汾酒正試圖打造“文化為一的酒品牌”。
事實也正是如此,山西汾酒一直十分注重文化的挖掘、詮釋與積累。汾酒相關負責人表示,汾酒在市場占有率和價格帶方面均有發展空間和潛力。此外,經過“品質汾酒”“文化汾酒”的傳播,消費者對汾酒將重拾信心。
有力的證明是,今年上半年,大部分上市白酒企業動銷受阻,業績下滑。1-6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736.68億元,同比下降1.27%;實現利潤729.92億元,同比增長2.22%。而山西汾酒卻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同比增長7.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增長33.0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初,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提出,汾酒要大力推進“活態文化”戰略,并表示:活態文化的核心,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汾酒擁有一個體量超級的文化礦藏。
李秋喜認為,酒的核心是文化,汾酒的核心競爭力是文化,抓住了文化就找到了汾酒差異化競爭的途徑。
文化營銷,山西汾酒的差異化競爭
此外,李秋喜在談及汾酒復興戰略時更是明確過,一是依靠技術進步,品質提升要有新發展;二是依靠文化營銷,市場拓展要有新突破;三是依靠管理創新,現代企業治理能力建設要有新提高。
“抓住了文化就找到了汾酒差異化競爭的途徑”“依靠文化營銷,市場拓展要有新突破”。由李秋喜的表態中大家就能感覺到,山西汾酒已經將“文化”放到了企業未來發展中何種重要的地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十年如一日的競爭再競爭中,白酒企業在產品品質上的挖掘已經到了“百尺竿頭再難進一步”的地步,同一級別的企業之間,品質競爭已經可以說是“你追我趕、難分勝負”。
因此,同級別白酒品牌之間的營銷競爭地位上升,誰家的酒在“好喝”之外還有亮點,將是擴大市場占有率的“大殺器”。從山西汾酒的市場動作來看,“文化營銷”就是其“大殺器”。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純的物質消費,他們對酒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多,追求品質與文化已成為酒企和消費者的共鳴。對于酒企而言,品質至上確實是根本,但“文化至上”則是通向全國化的一條重要途徑。
山西汾酒已經在堅持“文化至上”的理念下收獲了成功,接下來定然是“再接再厲”,打造“文化為一的酒品牌”是必然之勢。(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