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山西汾酒公開表示,今年按照汾酒“1357”市場布局策略,遵循“年度指標不調整,動態調整階段性指標”的原則,創新營銷發展方式方法,保存量找增量,加快汾酒全國化布局,確保在穩盤山西市場及傳統優勢市場基礎上,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場。
今年6月份,山西汾酒公開表示,今年按照汾酒“1357”市場布局策略,遵循“年度指標不調整,動態調整階段性指標”的原則,創新營銷發展方式方法,保存量找增量,加快汾酒全國化布局,確保在穩盤山西市場及傳統優勢市場基礎上,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場。
而江西作為百億級大市場,山西汾酒將其定義為“機會型市場”,在其戰略方針上以“加快拓展速度”為主。
因此,“11月27日,由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江西東方酒業營銷有限公司協辦的汾酒青花盛宴答謝晚會在南昌隆重舉行,”可以看做是山西汾酒加快江西市場拓展速度的一種具體表現。
而圍繞山西汾酒在江西市場的走勢,有江西本地酒商給予了“需長期培養”的評價,畢竟,清香型的口感還需要時間進行培育,再加上強勢的本地白酒品牌四特酒、國寶李渡酒,還有“茅五洋瀘”等全國性白酒品牌,山西汾酒都少了“一定優勢”。
簡而言之,山西汾酒綜合實力一定強勁,但是,在江西市場還沒有形成特色化、差異化明顯的競爭優勢。
三甲競爭者之一,強大的山西汾酒
品牌力方面,作為曾經的“汾老大”,是“老四大名酒”之一,也是我國僅一蟬聯五屆“名酒”稱號的清香白酒,其非遺技藝與文化歷史積淀已成為白酒歷史長河中不可復制的瑰寶。因此,可以說汾酒在歷史、文化上的底蘊,足以撐起其成為白酒市場頭部品牌的地位。
此外,某種程度上來說,山西汾酒盡管排名還在“茅五洋瀘”之后,但只評價品牌知名度,山西汾酒絕不遜色。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隨著“品牌競爭”時代的到來,在品牌基礎之上,又始終堅守文化、品質的山西汾酒迎來了“不斷突破”的機會。
以今年為例,疫情的沖擊之下,前三個月對國內白酒銷售造成了巨大的打擊,然而,山西汾酒卻交出了高出預期的漂亮的成績單。數據顯示,山西汾酒前三季度營收103.74億元,同比增長13.05%;實現凈利24.61億元,同比提升43.78%。與此同時,山西汾酒今年以來股價漲幅達160%,公司市值也已跨過2000億元大關。
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消費升級與品牌競爭時代的到來,讓山西汾酒占盡了“天時地利”。更可貴的是,山西汾酒近年來緊抓白酒營銷核心,堅持以“酒文化”為開拓市場的“利刃”,通過舉辦“汾酒封藏大典”等品牌活動,不斷塑造、強化“文化汾酒”的形象,為此贏得了不少的核心消費者。甚至有業內專家預言,未來十年,山西汾酒都具備高質量增長的空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樣強大的山西汾酒,其在規劃中將江西僅僅定義為“機會型市場”,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山西汾酒在江西白酒市場都處于“培養消費者”階段。
江西市場“臥虎藏龍”,山西汾酒加速拓展
在江西省本地酒商看來,購買山西汾酒的消費者肯定不少,但與山西汾酒在華北、華東的銷售情況來看,明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真的可以說是“非戰之罪”,山西汾酒不輸品牌、品質,但就是“來晚了”。
一方面,江西本地品牌在中低端白酒產品中占據“優勢”,而在高端品牌方面,以四特酒、國寶李渡酒為首,諸如四特十五年、四特二十年、李渡高粱1955、李渡高粱1308等等,相當的強勢,占領著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包括“茅五洋瀘”等高端品牌都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另一方面,山西汾酒布局江西市場的時間點靠后,盡管白酒銷售的核心是“品牌、品質”,但時間同樣是一個“關鍵點”。白酒競爭中往往不存在“一步登天”的銷售盛況,消費者需要時間接受品牌,包括口味、口感、文化與品牌精神。
但不容置疑的是,隨著汾酒在江西市場布局的深入,在汾酒“品牌+品質+文化”的經營理念下,隨著資源投入源源不斷進入江西市場,汾酒的市場份額也將得到快速提升。
眾所周知,優質名酒的代理資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趁早下手就顯得尤為重要,用一句網絡語來說,那就是,今天的汾酒你愛理不理,明天的汾酒你或許高攀不起!(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