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汾酒,誕生在神奇的北緯37°,傳承千年的釀造工藝。從一粒糧食的采摘檢測開始,要經過36道大環節和2182個標準的考驗。以專屬高粱種子、專屬綠色基地為源頭,通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釀造技藝釀酒班組手工釀造,汾酒特級基酒萬分之六的出品,并有國家釀酒大師團隊層層把關……食品指標遠超標準。
今年,消費者協會發布的3.15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凝聚你我力量”。其中,中消協指出,要通過強化信用建設,促使企業主動承擔法定責任、自覺做到誠信經營。一直以來,白酒的品質以及企業的質量、生產和服務體系,是白酒企業發展再壯大的基石。作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山西汾酒一直堅定秉承質量是汾酒的生命,創造出令人矚目的價值,對社會做出了重要貢獻,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堅守質量是企業生命線 汾酒走在行業前列
為夯實企業整體的市場基礎和發展質量,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堅持高質量立企的山西汾酒便頗具前瞻性地在白酒行業內率先提出“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的口號,確立了質量是汾酒的制勝法寶和生存命脈的科學理念。一直以來,汾酒始終將食品擺在重要位置,一切“讓步質量”更是大家心有靈犀的準則。世紀八十年代,汾酒產銷量占據名酒一半以上,曾經連續五年榮膺食品飲料行業利稅首一名,被業界譽為“汾老大”。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進入新時代以來,汾酒積極貫徹新形勢下食品工作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對食品提出的新期待,不斷密織食品網絡,筑牢食品防線,持續提升汾酒品質質量,并走在了行業前列。
比如,汾酒率先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管控,從原料采購、生產過程、出廠檢驗到餐桌的物流、人員流、信息流把控產品與質量;率先發布并執行與接軌并嚴于標準的汾酒內控標準;構建了食品研發平臺、預警平臺和監控平臺;率先制定了清香大曲團體標準,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等食品質量護航戰略措施,使汾酒質量得到有效,讓汾酒贏得了社會認可和消費者的信賴,有力支撐了汾酒深化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2019年底,山西汾酒圓滿完成三年目標改革任務,成為了A股市場首一家完成整體資產上市的白酒企業,作為“業績擔當”的山西汾酒業績表現十分搶眼,被稱贊是跑出了業界矚目的“汾酒速度”。2020年2月,山西汾酒又以營收119.14億,凈利增長37.64%,每股收益2.33元,躋身百億陣營。
山西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說,“質量是汾酒的生命,品質追求無止境。”未來,汾酒人會始終堅持著這個核心理念,牢記質量使命與初心,恪守匠心釀造優良傳統,緊抓汾酒改革機遇,創新探索發展新路徑。
行業標準 率先與標準接軌
近年來,以“汾老大”為的清香型掀起清香品類白酒復興的熱潮。但汾酒的品質為什么好?在抗擊疫情,加快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國家首席品酒師、享受特殊津貼的汾酒質檢中心主任王鳳仙,用一場線上的《清香型白酒認知》,深度剖析了清香型的純正甘甜,總結了汾酒的釀造工藝。
清香型白酒是一種高酒精度的蒸餾酒,以清香著稱。汾酒釀造,歷來選用汾酒綠色原糧基地高粱為原料,以當地優良古井水和地下水為釀造用水,以大麥、豌豆為制曲原料,以“固態制曲、固態發酵、固態蒸餾”和”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傳統工藝,造就了千年傳世佳釀——汾酒。作為寶貴的非物質遺產,清香型白酒釀造技藝至今仍在發酵、裝甑、蒸餾等,很多關鍵環節保留著純手工作業,且要求極高。一道道繁瑣又嚴謹的工序,不僅了汾酒清雅純正的品質,也是對汾酒工匠精神好的詮釋。
步入新時代后,“傳統工藝如何上升為工業標準,以產品的穩定性,是當時白酒業普遍面臨的難題”。白酒發展史上的“汾酒試點”,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
1963年,汾酒組織骨干成立技術中心在工廠展開試點工作,對汾酒產品質量定型,總結提高汾酒生產工藝,制訂出一套完整的汾酒檢驗方法。很多關于汾酒乃至白酒的未解之謎,在這次試點中得到了解答。后來,“汾酒試點”總結整理的文字材料一千多萬字,為清香類型白酒技術研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汾酒質量指標做到定型化,也為白酒主要香型的劃定提供了思路。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以汾酒為基準的首一部《清香型白酒標準》出臺。直到現在,清香型的國家標準都是以汾酒標準為基礎的。2010年,為推動產品的化,汾酒提出制定白酒的標準。2015年,汾酒率先在同行業內頒布并執行了與標準接軌的食品內控標準。按照內控標準,汾酒所有產品全部要達到上述14項指標。這一舉措讓汾酒在白酒行業奠定“品質地位”和“具標準地位”的“標志性事件”,汾酒不僅成為白酒與接軌的行業,同時也體現了汾酒的社會責任,能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放心的產品。
輝煌6000年 將再次續寫新的白酒史
公元825年,晚唐詩人杜牧途經山西,寫下了流傳千年的詩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據歷史考證,杏花村是白酒之源,酒文化資源極為豐富,被譽為“詩酒天下第 一村”。出土早的酒具就來自于杏花村釀造遺址的小口尖底甕;并對世界酒文化、中華酒文化多達5000余萬字的典籍進行了分析、研究,開創了蒸餾白酒先河;伴隨著晉商的腳步,杏花村的白酒釀造工藝被廣泛傳播,奠定了白酒的基本格局;另外,汾酒于1915在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的甲等大獎章,也是白酒首次在上拿獎。
可以說,汾酒6000年釀造史組成了一部白酒史。勤勞樸實、充滿智慧、極具創造力的汾酒人傳承歷史,未來,把汾酒事業漸漸地帶入了良好的發展時期——創造了新白酒發展史上的眾多個“首一”:形成了白酒業的首一個品牌體系;首一次對白酒企業生產資源進行了整合;擁有白酒業的首一枚注冊商標;創造的效益使其成為白酒業的首一個“老大”;是首一個將實用性科學研究融入釀酒業的企業;建立了白酒業的首一個營銷市場網絡;首一個打造企業酒文化博物館;首一家實現白酒公司上市;首一個酒類“申遺”的倡議者……如今,在歷史沉淀的基礎上,科技助力,汾酒正向年輕化、化邁進。
為有效傳承白酒文化,汾酒對其商標品牌的核心內涵進行總結提煉,形成了汾酒的商標品牌定位,即“國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將其高度濃縮成一個詞,便是“酒魂”。作為民族品牌的優代表,汾酒憑借悠久的釀造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的清香品質,正讓其品牌如插上翅膀一般,價值不斷上升。根據《2019500具價值品牌》顯示,汾酒品牌價值達377.27億元,較2017年增加214.44億元,排名上升76位,進步速度首一。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汾酒將始終堅守道德制高點,站在整個行業的高度,高舉酒魂的旗幟,堅持誠信天下,把的酒文化帶出國門,走向世界,后實現清香天下、德行天下。(來源: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