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以酒為墨,書寫更加燦爛的白酒發展新篇章。”4月18日,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出席2020谷雨論壇時,作了《去術存道 創造未來》主題演講。
非常時期為酒業發聲,李曙光為白酒“智慧學”再添重磅新觀點。李曙光在演講中提出“四個堅守”和“三大關注”,呼吁要迎難而上展開思想碰撞,播下希望的種子,期待和創造行業新的收獲,展現了名酒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1
“不要做熱鍋上的螞蟻”
“五糧液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做冷鍋上的螞蟻,不要做熱鍋上的螞蟻。”在李曙光看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危機會讓一個企業倒下,也會讓一個企業更加強大,“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也改變了諸多行業的發展態勢。當下特殊的環境對眾多酒業企業未來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但這也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
“在這個充滿大變革的時局下,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任務。”李曙光在開幕式上的呼吁得到了現場眾多嘉賓的認同,紛紛表示要通過企業自身的選擇和發展,為白酒這個千年行業賦能。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行業和企業發展帶來了沖擊,酒業該如何突圍?
“加強形勢研判,把握市場主動權,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李曙光從整體經濟形勢、行業發展規律和五糧液發展階段幾個不同維度系統性分析了當前酒業形勢。
從整體經濟形勢而言,李曙光認為,今年是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從白酒行業發展規律而言,李曙光表示,今年是夯實產區功能建設,實現品牌多極、跨越式增長的重要一年。
從五糧液發展階段而言,李曙光透露,今年是謀劃“后千億”時代,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爭創世界500強、打造世界企業奠定良好基礎的關鍵一年。
2
“白酒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
在提到行業規律時,李曙光對白酒這個“永恒的朝陽產業”作了更細致總結。
在李曙光看來,伴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白酒行業逐步呈現出結構性繁榮的增長態勢,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向優勢品牌集中、向優勢產能集中、向優勢產區集中的大趨勢已經形成;但整個行業依然存在增長粗放、產能過剩等問題。
李曙光表示,白酒產業是個歷史悠久的產業,有5000多年釀酒史,既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在不同方面又兼具了成熟期、成長期和初創期的特征。
“從產能擴張和行業結構來看,白酒行業已處于成熟期。”李曙光透露,2019年白酒行業規上企業產量785萬千升,同比下降0.8%左右;規上企業從2016年1600家減少到1100家;目前六大白酒產區產量占白酒產量近六成,收入近七成,利潤近九成;這些都是產業成熟、過剩產能出清的表現。
“從收入、利潤增速來看,白酒行業仍處于成長期。”李曙光分析指出,去年白酒行業規上企業銷售收入增長和利潤增長,均高于同期工業增長;而利潤的增長又大于收入的增長,收入的增長又大于產量的增長,特別是優勢品牌、優勢產能、優勢產區具有更強的增長能力;這些說明行業整體效益在持續提升。
“從行業的規范、標準等方面來看,白酒行業還算是在初創期。”李曙光指出,目前白酒產品執行標準整體還比較粗放,維度單一、辨識度不高,難以有效進行差異化產品劃分,白酒化標準更是一個空白,“顯然,白酒行業規范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產品標準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3
“去術存道才能開創未來”
“方向比效率更重要,思想比方法更關鍵。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李曙光認為,白酒是一個千年行業,但能不能做百年企業、千年企業,就要看企業自身的選擇和發展。
對此,李曙光提出:“要去術存道,才能開創未來!”。按照他的解釋,去術存道就是去舊的方法,立新的思想,簡單來說就是要堅決摒棄急功近利、投機浮躁的舊方法、舊套路,牢牢樹立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理念指導下的尊重產業規律的發展思路。
李曙光進一步總結了“去術存道”的“四大堅守”。
一,堅守品質為一的匠心。產品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得以永續傳承的根基,即“用心不計代價,用工不計成本,用時不計歲月”。
第二,堅守和美發展的哲學。酒協倡導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是白酒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基石,作為酒企,就是要結合自身獨特的歷史底蘊、品牌文化、產品特點,突出個性,堅持共性,摒棄零和思維,推動行業良性競合發展、和美發展。
第三,堅守誠信務實的理念。無信不立、無誠不久,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商無信不興,即做企業就是做品牌,做品牌就是做良心,在企業經營上,一定要誠信務實、戒驕戒躁、戒虛戒浮。
第四,堅守名酒企業的責任。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區建設,是名酒企業肩負的行業使命,名酒企業有責任率先推動消費升級,以產品創新、品牌創新、服務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區建設,做好消費者價值擔當和渠道擔當,更好滿足消費者對品質、品牌、審美的要求,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和體驗,為消費者創造美好生活。
4
“深入思考結構戰略性問題”
“新變化、新趨勢勢必改變白酒行業秩序、重塑競爭格局。”在提到以“三大關注”開啟創新思路時,李曙光指出,今年大家要看發展指標,但更重要的是深入思考結構性問題、戰略性問題,需要企業家們開拓的精神、前瞻的眼光和的視野。
一要關注消費新場景帶來的產品和模式創新。李曙光分析,白酒具有明顯的社交屬性,聚飲消費在白酒消費中占比高達80%。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體驗。
二要關注行業戰略性重組機遇。李曙光談到,產業集中是歷史必然,產業整合是大勢所趨。行業秩序的改變、競爭格局的重塑中往往孕育著戰略性重組的新機遇。
三要關注白酒成為“潮”的可能。“如何成為‘潮’的一部分,讓更多年輕人愛上白酒,讓更多友人愛上白酒,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李曙光表示,當前形勢下,要寄希望于強大的內需市場,也要關注影響力帶來文化輸出對白酒行業的影響和可能。(來源:酒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