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感受過消費升級,店里的房租得靠走量的低價酒。”這是江西宜豐縣一位煙酒店老板的原話。據他介紹,其所在縣城規模有限,經濟以農業、工業為主,人口流動量不大,平均工資三千左右,他賣酒的五年時間里,沒有感受到高端酒正在成為消費者主流。
“我沒感受過消費升級,店里的房租得靠走量的低價酒。”這是江西宜豐縣一位煙酒店老板的原話。據他介紹,其所在縣城規模有限,經濟以農業、工業為主,人口流動量不大,平均工資三千左右,他賣酒的五年時間里,沒有感受到高端酒正在成為消費者主流。
這位老板稱:“我當然希望賣幾百一瓶的白酒出去,一瓶酒能賺上幾十元,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消費者推門進來,直奔貨架(非常熟悉),拿上某某品牌的酒就走,根本就沒有推薦的機會,店里其它酒款看都不看一眼。我店里的高端品牌酒陳列的整整齊齊,我直接認為蠻好看的,但是,卻很少有人向我問價。我這個店一直能經營下去,低價酒是立了頭功的。”
“消費升級”早已成為行業共識,為何在江西白酒銷售市場的前沿,會有煙酒店老板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難道說,消費升級并不適合套用在所有市場上嗎?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升級沒有錯,這位煙酒店老板的切身感受也是事實。造成這個矛盾的關鍵點在于,貧富差距。而這也是酒企、酒商應該加大關注的一點,就跟酒企的頭部效應一樣,買的起高端酒的消費者會想買更高端的酒,而一直買低價位酒的人會想買更低價的酒,“買便宜、買實惠”成為這個群體大的特點。
大家都想消費升級,收入差距是“鴻溝”
倒退三十年,國內經濟還在萬元戶時代,經濟的落后造成了一切以價格為主導。隨著經濟蓬勃發展,價格為王的時代逐漸向品質為王、品牌為王的時代發展,產品高質量的背后必然需要酒企更大的投入,從而造成白酒價格不斷上漲。
與此同時,隨著各種政務、商務、宴請活動越來越多,消費者在品質消費過程中,又有了“面子消費”的需求。買到價格高、牌子大的酒成為了消費者一致的需求,一個簡單的例子,酒桌上擺幾瓶飛天茅臺,被請的客人能感受到被尊重,請客的人會覺得自己很有面子。
在買大品牌高端酒這方面,不分消費階層,有錢沒錢的都有“面子消費”的需求,而這就是所謂的“消費升級”。消費者不單單要喝好酒,還要喝出“精神滿足”。
但在付諸行動上,消費階層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收入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鴻溝。有錢人可以把高端酒當做自家飯桌上的“自飲酒”,收入中等的可以將高端酒作為婚喪嫁娶時充門面的“功能酒”,收入再次一等的消費者……
高端要抓,低端也不能漏
對于酒企而言,大力發展高端酒沒有錯。首先一點,高端酒的利潤比低端酒高出許多;其次,酒企品牌需要高端酒做支撐;第三,經銷商層面也喜歡賣高端酒,因為加價空間更大。第四,市場上有需求,緊跟消費升級的趨勢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一直關注消費升級是片面的。與白酒行業的分化一樣,頭部酒企在占據更多市場,消費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被拉大,有錢的越來越有錢,而普通消費者在各項資源缺乏的情況下,賺錢變得更加困難。
面對這種情況,酒企、酒商都應有所警覺,加強高端酒研發、推廣的同時,如何把握住普通消費者,甚至是正處于“消費降級”階段的消費者,不能因為他們消費能力弱而被忽略。
江西不富裕,煙酒店還得靠“走量”
回歸到江西市場,2020年上半年江西GDP數據顯示,江西在全國34個省級單位中排第16名,南昌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中位于40名。所以,在經濟發達程度上的不足是事實,這直接導致就業人員工資水平有限。
在這個大背景下,正如開頭煙酒店老板所言,很多江西省內的縣一級城市賣酒還得靠低價酒“走量”。零售價15元--18元一瓶的牛欄山,年銷售額能突破百億元,年銷量超過10億瓶,正因為看到了這點,而這,也恰恰是很多當地小規模酒企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江西省內小規模酒企其實可以在發展中不求高端,向“物美價廉”方向進軍更加務實。當大家把“酒香也怕巷子深”視為真理的時候,不斷加大品牌推廣力度的時候。江西省內小規模酒企不妨重拾“物美價廉”,以滿足當地普通消費者的需要為核心,在局部區域做出口口相傳的高性價比產品,亦不失為一個“舒服”的活法。
善于發掘大趨勢下,江西市場的不同之處,進而開展“因地制宜”的市場策略,這才是所謂的“差異化”競爭。(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