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 國酒業協會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海關總署在充分聽取中 國酒業協會的意見之后,同意在202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進行修改,中文列目名稱是白酒,對應的英文是:Chinese Baijiu。新的稅則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
近日,中 國酒業協會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海關總署在充分聽取中 國酒業協會的意見之后,同意在202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進行修改,中文列目名稱是白酒,對應的英文是:Chinese Baijiu。新的稅則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
也就是說,自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中 國白酒的英文名字由原來的“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更改為“Chinese Baijiu”。
自此開始,“白酒出海”戰略又添一大助力。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次統一改為“Chinese Baijiu”的意圖十分明確,就是為了在海外能夠更好的推廣中 國白酒。盡管多年以來,白酒海外市場擴張一直沒有停下腳步,但從名稱都一直沒有統一的狀態就能看出,其海外市場擴張之路缺少統一規劃,而無規矩難成方圓。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此次白酒英文名稱被確定,國內廣大白酒消費者亦或是非白酒消費者紛紛點贊、留言。在這群消費者看來,“Chinese Baijiu”的出現不是簡單的“統一白酒名稱”,其背后彰顯的是中 國日益強大的國力、文化影響力,與民族自信。
白酒國際化“不容易”,缺少“一定之規”
葡萄酒、威士忌、白蘭地等等國外大 牌產品不斷涌入中 國酒水消費市場,并不斷“發光發熱”,吸引了一大批忠實消費者的同時,白酒的海外擴張之路,卻始終處于“數量積累”的階段。以國內風頭無兩的茅臺為例,根據其財務報告,中 國大陸市場幾乎貢獻了97%的銷售量。
為什么白酒海外之路這么難?有業內專家表示,很久之前的“困難”在于中 國的國際影響力,現在的困難是如何在“規矩之下”體現白酒真正的特點,而不是為了迎合國外消費者的口味而犧牲白酒自身的特點。
他表示,中 國的海外白酒發展之路缺乏統一的規范和管理,各類產品品質上的差距較大,白酒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個“名字”。而且以清香型或者米香形為主,采用傳統固態發酵和蒸餾的產品有限。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生產企業一心想貼合國外消費者的“口味習慣”,但沒了自身的口味特點,白酒又如何培養自己的消費群體?
因此,官方層面的統一規劃是開始,注重體現白酒特點是關鍵。此次“Chinese Baijiu”的出現,看起來是“一小步”,實際上卻是中 國白酒走向海外市場的一大步。
洋名字定了,國內白酒銷售獲益
除了業內人士的一致看好之外,國內消費者對于此次“Chinese Baijiu”正式啟用同樣是異口同聲的“稱贊”。截止1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網在抖音短視頻平臺發布的關于“Chinese Baijiu”正式啟用的資訊,累計獲得4.6W+的點贊、3000+的評論、700+的轉發。
另值得一提的是,從大量評論內容可以看到,多數國內消費者通過“Chinese Baijiu”的正式啟用再一次加強了民族自豪感,已不再簡單的把白酒作為中 國的代表性酒水產品,而是中 國文化對外輸出的一個重要產品。
在業內人士看來,“Chinese Baijiu”能引發如此大規模的流量關注,正是在中 國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國內消費者對中 國文化走出去的強烈期盼。而白酒作為中 國五千年文化歷史傳承中的重要一環,其從未斷代的延續性,注定可以肩負起“文化輸出”的重任。
因此,在白酒海外市場擴張“進而有序”,且未來不斷“漸入佳境”的同時,國內消費者對白酒的關注、購買、飲用需求也會有所提高。“國內+國外”雙循環的火爆場景,想必已經不遠了。(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