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詩經(jīng)》所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釀酒,也是如此。
每一步的微妙,都需精心考量、細致打磨。
于是,一代代躬耕于賒店酒廠的勞動者們,承載著流轉(zhuǎn)的歲月,沿襲著前人的智慧,傳承著古老的技藝,守護著大機器時代的手工溫度,將一粒粒糧食化為一滴滴醇香的美酒,把釀酒這件事,做好。
在這個屬于勞動者的五月,我們找到了4位“師傅”,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與賒店老酒的故事。在他們當(dāng)中,年紀(jì)長的大師已在賒店酒廠揮灑熱血39年,而小的一位,也已來到賒店老酒15年之久。
人們常言:“人生如酒,洞藏成柔”我想他們,一定受得起這句話。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獨白。
《技藝篇》
口述| 王賢 賒店老酒總工程師
功夫是他們說的,我覺得這就是我的工作。她是河南“懂酒的人”,用堪稱藝術(shù)的手法,完成現(xiàn)代工藝與傳統(tǒng)技藝的完美交融,憑借著智慧、閱歷和口味感知,釀就獨特的“洞藏柔”。
《匠心篇》
口述| 陳新建 賒店老酒釀酒工序操盤人
手上有繭子,身上才有功夫。要釀出好酒,每一道工序都蘊含著學(xué)問和奧秘,時間的把握、執(zhí)行動作的標(biāo)準(zhǔn)化,全都要拿捏。這,是歲月賦予他的天賦和歷練。
《古窖篇》
口述| 崔萬如 賒店老酒曲酒車間主任
想干好這個工作,得拿得起鐵锨子,使得了筆桿子。自走進酒廠的那一刻起,他便與窖池中千萬的生命有了關(guān)聯(lián)。一遍遍的巡視,一次次的記錄,厚厚的工作日志,是深入骨髓的堅守與信仰。
《洞藏篇》
口述| 來自賒店老酒山體洞藏酒窖的洞藏陶壇
好酒靠洞藏,酒好不好,我說了算。在14米深的中原山體洞藏基地,數(shù)千壇噸級賒酒在陶壇的懷抱中,與萬千負(fù)氧離子及微生物群共舞時光,在5000多個日夜里,靜靜老熟,去烈存柔。
釀酒,是一個苦修的過程,是一群人腳踏實地的勞作,是一群人崇本守道、堅守工藝的信念,是一群“守護者”默默無聞的奉獻……
他們將釀酒當(dāng)做畢生的事業(yè),體會著專注的幸福;他們精于細節(jié),更有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讓每一杯醇厚不烈的元青花·洞藏年份酒在時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輝。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謙恭,一點一滴,皆以時間磨礪。人生如酒,洞藏成柔。元青花·洞藏年份酒向每一位勞動者致敬!(來源:河南日報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