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葡萄酒、白酒等多個產區政府先后出臺酒旅融合發展的相關規劃。從這一系列的規劃中我們不難發現,酒業文化和旅游發展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近一個月,葡萄酒、白酒等多個產區政府先后出臺酒旅融合發展的相關規劃。從這一系列的規劃中我們不難發現,酒業文化和旅游發展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電影《羅馬假日》里有句經典臺詞:“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對酒業人來說,在路上的多是身體,而有關靈魂的“旅行”卻總是差了那么一丟丟,但時間總會青睞有準備的人。隨著“旅游+文化”的高質量發展被寫進“十四五”規劃當中,再加上多個產區政府相繼出臺酒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政策,有專業人士指出,酒旅融合將不再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
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的通知。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國文化鑄魂、文化賦能和旅游為民、旅游帶動作用凸顯,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強大動力和重要支撐。
對此,東吳證券分析指出,“十四五”規劃直接利好內循環消費中的旅游板塊。預計2025年,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14.4萬億元。
顯然,如此海量的市場,定會成就酒旅融合的詩與遠方。
“現在的消費者,即使不參加酒旅融合,也有旅游的需求。但酒旅又比較有特色,所以說就很容易形成一種營銷氛圍。”北京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平臺總監劉珊珊指出,現在的酒莊越建越漂亮,已成為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多功能新型酒莊,這對消費者來說,不僅是滿足旅游多元化需求的載體,更是文化、品牌輸出的重要陣地。
因此,我們也看到,近一個月,葡萄酒、白酒等多個產區政府先后出臺酒旅融合發展的相關規劃。
6月3月,秦皇島市政府網發布消息稱,昌黎縣將以“三重四創五優化”活動為抓手,構建“葡萄酒+大旅游+大健康”產業體系,打造特色葡萄酒產業發展新高地;
5月30日,瀘州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透露,今年以來,瀘州投入用于促進和擴大文化旅游消費及相關產業消費資金達到5億元,推動瀘州市總工會、瀘州老窖、郎酒集團等發放文旅消費優惠券激發消費熱情,拉動消費50億元以上;
5月22日,呂梁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張廣勇就杏花村酒旅融合進行調研時強調,呂梁要堅持“以酒為基、以旅為綱、酒旅融合、多元發展”,打造十里酒城、酒都呂梁,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全市白酒產能50萬噸、產量50萬千升、產值突破500億元、杏花村酒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游客500萬人次的“四個五”目標。
從這一系列的規劃中我們不難發現,酒業文化和旅游發展正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甚至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有瓶頸亟待突破
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我國的酒旅融合還停留在“夏秋”旺季的1.0版本。
“在我們西部地區,冬季怎么旅游?這是個瓶頸。此外,做酒旅融合,其實需要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成本。如果游客很少或者是旅游淡季,如何盤活這些資金鏈,也是個問題。”寧夏賀蘭山東麓莊園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杰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酒旅融合其實也需要有個度,相比大而強的旅游景點式的建設,小而精的酒旅融合更容易“活”下去。
對此,政府智庫專家、酒文化專家何冰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指出,文旅融合打造,切忌一哄而上。
“不是建一個博物館、打造一下酒莊概念就能把酒賣好,核心還是‘品質’。有了品質才有文旅融合的口碑。”何冰表示,“有生力的品牌,一定不是企業的‘自嗨’。而是在‘具有獨特品質的文化差異化’之下的企業與客戶、與消費者的高水平‘價值共創’。”
的確,提起白酒的文化旅游,除卻小眾專業的研學游、主題游等,多數是被行業戲稱“703861”的回廠游,即進廠的游客多為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大多對酒不感興趣,也不是酒廠的忠實消費者。因此,白酒的酒旅融合被“喊”了多年,卻一直留在“酒+旅游”,或者“旅游+酒”的字面上——消費者到酒廠來買點酒或者在旅游的過程中酒廠賣點酒。
“酒旅融合不是簡單的‘酒+旅游’,這里要解決一個問題,酒旅融合到底只是找到一個銷售產品的簡單方案,還是要通過旅游和酒業的融合催生或者打造出一種新的業態。”貴州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專家委員會專家肖進春告訴記者,當下的白酒正面臨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醬酒在調整中迎來了歷史性的好機遇。
“但下一步的發展是什么?產能擴建嗎?如果盲目地擴產能,在市場中又被擠下來呢?”肖進春指出,產業的投資規劃還需要更理性的方向,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判斷如何圍繞優勢產業去構建地方特色旅游。
對此,VinosVivo國際美酒之聲聯合創始人李燕萍建議,有關酒旅結合的項目,不僅需要有當地政府方面的支持(旅游局),多方機構和企業團隊的協作,還要有專業、創意的活動策劃公司及媒體方面的賦能等,只有自上而下的聯動,才能造出自帶IP,有趣、有序、有范、有品位、有完善服務的酒文旅項目。(來源:華夏酒報 編輯:李劍 記者 張瑜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