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瀘州老窖承辦的以“存敬畏 穩發展 揚文化”為主題的“第十一屆中國白酒T8峰會”于6月17日在瀘州隆重召開。峰會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結合今年峰會的主題發表講話,指出白酒產業存在的問題,研判產業發展趨勢。
從數據看,產業矛盾積累已經到達臨界點。白酒產能擴大、品類升溫、渠道擴充、整合加劇、資本關注;產能與價值的矛盾、品類之間的矛盾、渠道積壓的矛盾;體制文化整合的矛盾、投資與回報的矛盾、尤其是消費需求的下行壓力等等,矛盾釋放不可避免。產業限制取消,品類熱度、產區熱度、引發的投資熱、產能擴充熱、媒體熱、社會輿論熱,局部發燒在所難免。產業政策調整因素加劇,產業發展不確定性影響預警響起。
宋書玉理事長指出,當前,產業調整已經進入正在進行時。整個產業必須深刻思考,找準癥結,適應變化,主動調整,化解矛盾。預防疊加效應引發產業調整幅度加大。2012-2015產業深度調整之痛,切不可忘記。中國已經成為全 球重要的酒類市場,洋酒當然非常關注中國酒類市場的變化。各個重要的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持續耕耘。在經歷了一段下滑后,調整策略,積極開拓。威士忌、白蘭地等重要烈酒品類也呈現出好的發展勢頭。尤其是國際威士忌重要品牌從進口到中國建廠布局都值得關注。
產業發展要始終堅持底線思維,始終堅守傳承,始終堅持價值追求,那便是心存敬畏。產業發展要始終堅持穩字當頭,尤其是在諸多不確定的國際、國內因素影響下,穩固發展是長期主義的重要體現。酒類產品的精神屬性就是文化,文化的繼承、文化的創新是酒類產品的重要價值體現。弘揚文化就是彰顯價值,就是產業發展的生命支撐。
存敬畏
酒類產業之所以可以長盛不衰,與其深厚的歷史沉淀、技藝傳承、消費喜愛、文化弘揚息息相關。美酒源于自然釀造,成于人神智慧,彰顯五谷精華,芬芳著時間味道,點綴著燦爛的人生精彩,是物質與精神的完美呈現。因此,作為釀酒人必須心存敬畏方可釀好美酒。敬畏天地,敬畏五谷,敬畏先賢,敬畏時間,敬畏消費者。心存敬畏是美酒產業從遠古走到今天的傳承之道。
1. 敬畏天地
美酒早于人類來到這個世界,美酒天成,所以,山、水、林,河、田、微是美酒釀造賴以的自然生態和微生態,尤其是中國的白酒品質個性化形成的核心就在于特殊的自然生態和不間斷釀造形成的釀酒微生態。美酒產區自然生態的破壞,就意味著美酒品質不復存在。我們常把美酒釀造稱為人神共釀,我們這里所說的酒神是肉眼看不到的釀酒微生物。中國的白酒是開放式釀造,不僅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更為重要的是不遷徙、不間斷釀造所形成的釀酒微生態多樣性與穩定性是決定產品個性化的核心。美酒釀造不僅是釀酒師在釀,看不到的酒神(微生物)也在釀。酒神亦同釀酒師一樣代代相傳,釀酒本領方可出神入化。美酒之釀可謂人神共釀,以敬畏之心保護釀酒微生態是產業必須遵守的法則。敬畏天地,我們有許多傳承之禮,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立冬開釀、谷雨祭奠、二月二封藏等敬天之禮。
保護自然生態與釀酒微生態的多樣性與穩定性,即山、水、林、河、田、微,是產業賴以發展的命脈,尤其是在未來國家戰略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可以大有所為。構建酒類產業綠色生態釀造體系,促使酒類產業向綠色生態釀造全 面轉型。我們正在謀劃實施 “零碳產區”、“零碳工廠”,推動酒業“碳中和”相關標準、規范和機制建設,建立健全酒業碳排放標準體系建設,形成完整的“零碳”理念和“零碳”發展模式,不斷提升酒業在生態環境建設的影響力。加強釀酒自然生態與釀酒微生態的研究,全 面提升白酒釀造生態價值。
2. 敬畏五谷
好酒是種出來的。沒有好的糧谷、好的原料,豈能有美酒的芬芳?原料的優劣決定著美酒的優劣,對釀酒原料品質的重視越來越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選項,但長期以來我們對于釀酒原料的研究遠遠不夠。什么樣的美酒應該用什么樣的原料,甚至什么樣的品種、什么樣的品質都應該研究明白,尤其是我們的傳統大曲培育,絕大多數為生料發酵。原料的產地、品質、品種、原料附帶的微生物與大曲品質之間有著非常重要關系,其他發酵酒類產品原料品質同樣非常重要。釀酒原料的加工處理方式,使用方法等等都與品質之間關系密切。真正印證了一句話:好酒是種出來的。原料還包括釀酒水源和釀酒的輔料同樣重要,同樣要深入研究。讓我們回歸到酒之本源:水為酒之源,美酒必有佳泉;糧為酒之韻,好糧才釀好酒。
3.敬畏先賢
自然釀造的奧秘,我們一直在探索之中。不能否認我們對傳統自然釀造的探秘依然在路上。釀造的復雜性,蒸餾的復雜性,陳釀的復雜性,美酒成分的復雜性......美酒多彩迷宮令無數科學家神往。固然現代技術不斷突破,探秘越來越深入,而我們所感受到是美酒越來越復雜。因此,美酒釀造技藝的傳承我們始終堅守師徒傳授,釀酒大師人才輩出,釀酒技藝代代相傳。釀造技藝也是世界酒業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個優 秀的釀酒師,需要經過大師的精心傳授,釀酒實踐的長期積累、釀酒經驗的不斷豐富。釀酒是門技藝,釀酒又是一門藝術。一個釀酒大師成功的標志,就是在長期釀酒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藝術創造能力。中國美酒釀造的藝術價值體現是中國美酒永葆魅力的核心所在。好手藝就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敬畏先賢,技藝傳承是美酒產業永續的根基。
4.敬畏時間
美酒產業比喻成時間產業再恰當不過。美酒的陳釀在陶壇中,酒是陳的香,這是一句千古名言,也許在很長時間,我們很難體會到歲月陳釀的美妙。所以,在很長時間我們也缺少了對陳釀的研究。從消費者需求去思考,美酒陳釀的標準表達必須清晰化。關于白酒年份酒的研究,我們經歷了從2007年開始,到2020年,整整13年。其實中國白酒169計劃我們已經開啟了白酒貯存的研究。中國白酒是世界上唯 一陶壇陳釀的美酒。通過這些年研究發現,陶壇陳釀是中國白酒品質提升的過程。之前,我們也研究過通過激光、超聲波等白酒老熟技術,來縮短陳釀時間。多年的研究得出結論:想偷取時間換不來時間的味道。中國白酒貯存研究還在進行時。我們要研究什么樣的陶壇、什么材質、什么容量、貯存的時間、貯存環境、對品質提升的影響,酒在其中是如何陳釀的等等。我們經常講美酒是時間產業,時間價值是美酒價值體現的形式之一。只有歲月陳釀,才能有美酒芬芳。想偷取時間,縮短時間,都換不來美酒的芬芳。未來白酒產業一定會構建起以時間為品質考核的標準化體系。中國白酒年份酒標準體系的推出,就是中國白酒時間價值的。就是要讓中國白酒真正融入時間價值。
時間真不真,始終是擺在產業面前的必答題。無論哪種美酒,時間的真實表達方是美酒價值的真實表達。敬畏時間就是彰顯美酒的時間價值。中國白酒釀造的長時間體現在釀酒歷史的厚重,體現在千百年不斷繁衍更迭,具有超凡釀酒本領的微生態,體現在釀造技藝的傳承,釀酒大師人才輩出,體現在美酒的時間味道。
5.敬畏消費者
我們常講的一句話,消費者是上帝。對上帝肯定要敬畏、虔誠。美酒兼具物質及精神雙重屬性。物質屬性是美酒的品質,是個性化風味。精神屬性是情感表達,是美酒的故事。這皆是消費者喜愛美酒的理由。釀好美酒,講好美酒故事,讓消費者感受到物質和精神的極 致體驗,是美酒產業永不停止的追求。所以,對待消費者要敬畏,讓消費者感受到尊者、長者的尊重,讓美酒成為消費者贊美生活,表達情感的重要選擇。對待消費者要真實,真實表達釀造,真實表達品質,真實表達年份,以真品、真情服務消費者。對待消費者要貼心,讓美酒的感官體驗愉悅消費者,讓美酒的故事打動消費者,讓美酒場景、儀式感動消費者。對消費者沒有敬畏之心,就沒有未來。驀然回首,我們發現昨日忽悠消費者,欺騙消費者的品牌都已不復存在了。
穩發展
美酒早于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當人們發現美酒便如獲至寶,當人們掌握了釀酒技術便傳承至今。沒有什么產業能像美酒產業一樣穩步發展到現在。穩定發展是美酒產業與生俱來的特質。從新中國成立到今天,產業的發展雖有起有伏,也曾受到過諸多因素影響,但堅持產業發展規律,以穩定推進為指引,扎實前行,都是今天引以為豪的企業和品牌。市場過熱、畸形消費、營銷驅動都曾使我們有過不冷靜的時刻,也有過冒進的時刻。歷史經驗證明,在追求快速發展之后留下的傷痛,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去償還。
穩發展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停滯不前,是對產業發展規律更深刻的理解,是長期主義的具體體現。產業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熱的時候,要冷下來,冷的時候,要堅持下來,急的時候,要慢下來,慢的時候,要靜下來,總之就是要以穩求進。在經過深度調整后,伴隨消費升級,新一輪名優酒市場快速增長。助推產業產能快速擴充,競爭加劇,產業內部矛盾積累,市場需求放緩導致產業調整的因素必然加大。
今年是中國名酒70年。回顧中國名酒70年,不禁要問,名酒是如何釀成的?歸納起來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歷史傳承,二是特定產區,三是人才輩出,四是品質堅守,五是持續創新,六是品牌美譽,七是誠心服務,八是文化提升,九是生態保護,十是社會責任。這十個方面,哪一點不是多年積累、穩步推進的結果。以穩求進是產業發展的基本策略,尤其是在當下,在各品類市場寬度競爭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筑牢、筑穩產業發展的三大根基:市場需求、人才培育、品質升級。以市場穩發展,以人才穩發展,以品質穩發展。
1. 以市場穩發展
市場需求支撐著產業的穩定發展。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基石。品類市場寬度是產業市場化競爭的階段性體現。名酒引 領產業發展是永恒的。頭部品牌效應,帶動著品類需求快速增長。通過近些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市場需求向名酒品牌和名酒產區集中的提升進入了加速期。這就意味著名酒及名酒產區的發展成了今后的主旋律。
但長期以來,由于名酒的釀造是重資產、長時間,所以名酒產能提升緩慢,名酒始終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從整個飲料酒市場看,整體產能過剩,有的品類需求下降,有的品類艱難維系。但是,名酒需求始終不能滿足消費需求。
“十三五”期間名酒需求隨著消費升級持續升溫,名酒價格提升促進了名酒利潤增長,為名酒產能提升提供了物質基礎。產業擴能號角再此吹響。但是,在當下名酒品質表達體系不健全、品質等級標準不健全的情形下,什么是名酒、如何釀美酒、如何以名酒穩定市場發展是酒業必須明晰回答的問題。
市場的需求是名優酒,釀酒容易,釀名酒難是產業的千古名言。穩定市場的主力始終是名優酒。所以,優質產能增加令人欣喜,劣質產能擴充令人擔憂。
培育和擴大市場需求是全產業的共同使命。各美酒品類要凝聚共識,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爭取更大的市場寬度。構建穩定的市場需求要從幾個方面入手,其一以標準化體系建設構建名酒產區、名酒品牌、名酒品質。其二以強有力的行動踐行產業社會責任,贏得社會美譽。其三是真誠的服務提升美好生活品質。
2. 以人才穩發展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產業的穩定發展,必須構建起完善的人才梯隊。美酒產業發展受到人才短缺的長期困擾。無論是堅持傳統釀造,還是以創新為驅動都是如此。一個釀酒大師需要幾十年的精心培育和釀酒實踐。一個好的釀酒師傅,同樣要經過理論和實踐的多年精心磨煉。自2003年以來,我們逐步建立起了釀造工職業技能職業標準和培訓體系。逐步建立起了釀酒師、品酒師職業標準和培訓體系。由于受到從業人員多、師資薄弱、企業不夠重視等多重原因影響,我們的職業培訓不甚理想,產業技能人才和科技人才始終與產業發展不協調。
同時我們由于受到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收入水平低、社會地位低、就業吸引力低等諸多因素影響,產業技能人才培育能力不足。同時我們又受到重營銷人才、輕技能人才、重管理人才、輕科技人才、重品牌傳播人才、輕戰略發展人才的影響,產業發展人才根基令人擔憂。
產業人才培育工作被列為十四五期間協會的核心工作之一,多措并舉解決產業人才梯隊建設,為產業穩步發展奠定基礎。首先,完善技能培訓體系。強化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穩固產業技能人才建設,構建起國家、行業、企業三層架構,做好技能人才職業的銜接晉升方式。與名酒產區、名酒企業、大專院校、地方協會聯合培訓職業技能人才,構筑起強大的產業技能人才根基。其次以職業競賽為抓手,促進產業職業技能提升,形成產業以技能促發展的格局,關注技能人才的發展理念。第三以科研計劃實施為核心,強化產學研協合作技術創新模式,培育科技人才成長,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進步。第四實施產業戰略發展人才培育計劃,推進產業戰略穩步發展。第五拓展產業職業技能標準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育,落實酒體設計師、侍酒師、調酒師、品鑒師、制曲師等職業標準的建立和培訓工作。第六推進普及化教育落地。打造酒業教育云平臺,促進職業技能教育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提升產業職業技能培訓效率。
3. 以品質穩發展
從1952年第 一屆中國名酒評選之始,便開啟了中國名酒引 領產業發展的格局,中國名酒就是品質表達的具體體現,中國名酒就是品質的代名詞。固然中國名酒的評選已是30年前的事情了,中國名酒的影響力一直都在,并以品質穩定鑄就了中國美酒產業70年輝煌。
從2015年開始,我們逐步構建起中國名酒新的品質與價值表達體系。產區表達、酒莊表達、產品表達三大體系正在成為中國名酒新的品質表達。并賦予了新時代中國名酒新的品質內涵。第 一,新時代的名酒一定是中國名酒釀造技藝的優 秀傳承者。擁有悠久的歷史,源于優質產區。第二,新時代的名酒一定是綠色生態釀造的維護者,堅持生態原料,堅持生態釀造,持續為生態做貢獻。第三,新時代的名酒一定是科技創新的引 領者,以科創推動產業進步、品質提升。第四,新時代的名酒一定是美好生活的創意者,持續提升名酒服務。為美好生活釀造更美的美酒。為美好生活提供更好的美酒體驗。第五,新時代的名酒一定是更多的社會責任,更嚴的自律約束,更好的價值體現。
產區、酒莊和產品三大標準體系構建正在完善之中,其核心就是尊重釀酒本源,回歸釀造本真,讓品質看得見,讓專業更專業,讓消費者更明白。長期以來,什么是好酒,業內始終沒有說明白,消費者一直在迷惑著,甚至個別謊言被誤為真理,個別瞎話被誤為真實,產業誠信受到威脅。新國標的頒布具有標志性意義。我們要以高度的自律讓概念忽悠站不住,讓以次充好瞞不住,讓以假亂真藏不住。產區真不真,酒莊真不真,年份真不真,窖齡真不真,讓真不真回歸到真。一樣的產區不一樣的等級,一樣的香型不一樣的等級,一樣的年份不一樣的等級,一樣的窖齡不一樣的等級,讓好不好回歸到本位。
同時,我們要構建完善的標簽標注標準,讓原料看得見,讓工藝看得見,讓年份看得見,讓消費者先看明白,再購買。以品質穩定提升助推產業持續發展。
揚文化
美酒是物質和文化兼容的特殊消費品。自古以來,美酒文化需求是重要的消費理由。禮儀、祭奠、節日、慶典、宴請、相聚,不僅僅是美酒物質層面的享受,更有著精神情感層面的需求。古往今來從未改變。
美酒所釀造的故事,有天地造化,有人間傳奇,有歷史溯源,有時代變遷,有神靈交流,有人生哲理。美酒故事,引人入勝。
美酒所營造的場景有政治智慧,有風俗雅興,有鴻鵠大志,有人間冷暖,有歲月滄桑,有困頓蹉跎,有歡笑時刻。有出征畫卷,有英雄凱旋。有依依不舍,有款款厚意。世間奇聞,不勝枚舉。
美酒所書寫的藝術,有千古絕唱亦有坊間流傳,有書圣亦有畫圣,有詩仙亦有詩圣,有宋詞的激昂亦有元曲的委婉,有小川的祝酒歌亦有艾青的賦酒詩。藝術靈光,無不散發著濃濃的酒香。
美酒文化寶藏豐富多彩,而今,我們真的要反思,我們繼承了多少,我們又弘揚了多少,我們創新發展了多少。美酒文化也許太豐富了,以至于我們懶惰了,優 秀的酒文化寶藏時常忘記,我們不精于酒文化之勤,必荒于酒桌之嬉。所以,酒桌陋習時常被詬病。
在中國酒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我們有很多不足,酒文化和酒桌文化往往混淆。我們也不能否認,在文化弘揚方面,有附庸風雅,有移花接木,有生編亂造,有篡改歷史。有證可考,傳說有依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原則。守文化之正是我們一直在強化的產業自律。建立系統的酒文化體系也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工作。
我們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文化強國不能少了中國優 秀酒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文化傳播,不能少了中國酒文化與國際的交流。這是中國酒類產業的使命,我們要行動起來,弘揚釀造文化,弘揚科創文化,弘揚品飲文化。
1. 弘揚釀造文化
釀造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璀璨結晶。美酒之初源于天釀,故為祭天之禮,以此與天地對話,與神靈交流。美酒之美源于智慧。人神共釀,巧奪天工。所有美酒皆為美好而釀。以禮而釀追求虔誠;以德而釀,追求品質;以孝而釀追求敬意。無論什么樣的釀造初心,都彰顯著尊天敬時,包含著美好祝愿。
美酒釀造的生命哲理在于君子之釀和而不同。這正是美酒之本。自然、原料、微生態的客觀不同,因而釀出的美酒不同。釀酒師的技藝傳承有別,主觀所表達的個性張揚,追求不同。因此,美酒之美彰顯著君子之釀和而不同。這就是美酒各有其美。更為重要的是美酒之美彰顯著君子之德,那就是美美與共。
美酒釀造的價值體現在于崇尚自然,尊天敬時是美酒釀造文化的重要體現。有冬釀,有秋釀,亦有春釀。有桃花春曲,亦有牡丹花曲,有伏曲,亦有夏曲。美酒釀造的高境界乃綠色生態釀造。貢獻產業生態價值。讓天地造化回歸自然,讓人間煙火融入自然,讓感官沖擊品味自然。
美酒釀造的價值體現在于非遺傳承。由人類的發現到先賢的發明,從釀造遺址可觀的物質文化,到千年、百年不遷徙,不間斷釀造,形成的微觀生態文化,見證的是非物質文化技藝傳承。
美酒釀造的價值體現在于極 致追求。美酒釀造所體現的匠人匠心的極 致追求,是人類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完美的體現。
2. 弘揚科創文化
美酒釀造在生物發酵領域堪稱為復雜。人類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美酒釀造的奧秘。但坊間也有傳聞,或因某些事由引發熱議,認為美酒釀造沒有科技含量。究其原委,一是我們的美酒釀造科普傳播遠遠不夠,廣大消費者對釀酒知識了解甚少,長時間以來美酒釀造成了消費者熟悉的陌生人。其二,產業自身在釀造科研領域投入不夠,研究不夠深入。成果不響。
我們有人工釀酒技術的發明,酒曲釀造技藝的發明,蒸餾酒的發明等豐富的科技文化。還擁有自然發酵機理探索,多風味,多活性物質復雜構成,微生態多樣性研究的現代生物科技文化。中國的白酒是世界著 名蒸餾酒。是蒸餾酒的鼻祖,可以追溯的歷史近一萬年。而且中國美酒的釀造是世界上唯 一的自然釀造美酒,什么是自然釀造?開放的釀造方式,特定的自然環境,尤其是特有的微生態環境,對于品質和風味、風格影響重大。應該說是世界生物發酵領域中復雜之一;開放的生產方式,參與的微生物數量之多,發酵過程之復雜,產生的物質之多。堪稱之。同時也是世界食品加工過程復雜之一,由谷物釀成美酒過程之復雜,周期之長,在谷物加工食品之中堪稱之。甑桶蒸餾技術世界獨 有。也是世界蒸餾酒中復雜的蒸餾技術。在世界蒸餾分離技術領域為復雜。陶壇貯存是中國白酒特有陳年方式。美酒貯存在陶壇之中的變化也是世界酒類產品之中為復雜的,物質之間量變和質變的相關關系非常復雜。
近些年在科研領域快速發展,取得了一些成就,白酒釀造從建國之初到今天,科研工作一直在進行之中。從加工過程,到微生物發酵,到蒸餾技術,貯存技術都一直在不斷投入科研力量,尤其是2007年之后,在中國白酒169計劃,中國白酒3C計劃指導下,白酒產業科技進入更深領域。目前,在國際上關于白酒風味化合物的研究我們處于世 界 領 先,對于白酒中風味化合物的認知由之前幾百種,到今天已經發現白酒中超過了2000多種化合物,白酒風味物質的閾值研究及相關關系研究同樣處于世 界 領 先。尤其是在關于白酒釀造微生態的研究,同樣處于國際領 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發明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自主研發的裝備也極大提升了傳統釀造的技術水平。說白酒沒有科技含量,真的是不了解白酒釀造。正是因為我們在白酒釀造領域的大量科研成果,在國際微生物、風味化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得到了國際相關領域的認可與關注。
在文化自信方面,科技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世界上歷史悠久的蒸餾酒,世界復雜的蒸餾酒,世界美酒中對感官沖擊美妙的蒸餾酒。那一定是中國白酒。
3. 弘揚品飲文化
中國酒文化內涵豐富。我們不僅擁有酒起源至今厚重的歷史文化,我們還擁有酒禮、酒趣、酒器,酒藝豐富的文化呈現。美酒與文學藝術,經濟社會關系密切。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體現,飲即是美酒。所以,中華美酒文化與中國人的美好生活息息相關。
文化的力量支撐中國酒產業從遠古走到今天,文化會持續支撐中國酒產業走向未來。中國釀酒人唯有傳承、保護好我們悠久燦爛的酒文化,唯有弘揚和創新好美好生活向往的美酒新文化。才是不負使命。
中國酒文化與中國優 秀文化水乳交融,相生相伴。早已成為中華優 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酒文化自信同樣是中華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傳承優 秀的中華酒文化,創新酒文化新表達,讓美酒為美好生活助興添彩。與全世界熱愛生活的人們一起分享中華美酒。這需要中國酒類產業的高度文化自信。
我們的酒文化源自四個方面:有物質文化,非物質文化,活態文化,精神文化。我們有眾多的釀酒遺址,文物古典,考古發現,酒器酒窖。傳統釀造技藝代代相傳。我們更有值得炫耀的活態文物,也就是連續使用幾百年的活態老窖。活態釀酒場所。這在世界酒文化之中。我們有美妙的感官品鑒。我們有通天地,通神圣的美酒與心靈交融的精神享受。有表達情感,傳遞快樂的精神慰藉。
創新酒文化,讓理性、健康、快樂的飲酒新文化成為美好生活的新文化,根據現代人的消費習慣,創新消費文化,引 領健康的飲酒文化,打造新的消費儀式,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
瀘州老窖的七星盛宴,五糧液的五糧酒家,茅臺的茅臺美宴。創意場景、儀式,體驗美酒之美。
加大酒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宣傳,讓中國酒文化在全世界得到傳播與認可;在引導中國酒類產業傳承發展的基礎上,對釀酒傳統文化進行再開發、再創造、再提升,構建統一的中國酒文化表達體系,通過梳理中國酒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傳承機制,打造既傳承傳統,又蘊含現代生機的中國酒文化表達體系。
“分享與表達”、“感恩與感謝”是中國酒消費文化的本質特征。堅持為了消費者、依靠消費者、圍繞消費者、引導消費者,不斷增強消費者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不斷普及理性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的消費氛圍和社會風尚。全力打造世界酒文化IP,匯聚世界酒文化精髓,讓美好生活情趣,生活藝術,生活態度,生活品質,價值觀認同融入美酒文化體系。以美酒文化促進世界人民友誼。在全 球一體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彰顯酒文化的魅力。
越來越多的名酒在關注消費者品飲體驗。品飲美酒不僅可以釋放感官的愉悅。同時可以體驗無窮的美妙味蕾。飲食的搭配更使我們可以體驗到家鄉的味道,盛宴的美好。品味美酒還可以帶來恰到好處的極 致享受,時間沉淀出的陳香味道。
品飲美酒不僅僅是香氣馥郁,多重味道的體驗,還可以帶來視覺的沖擊,通過品味美酒可以看到美酒之景,美酒生態,美酒之技,美酒之藝,美酒之禮,美酒之器。
品飲美酒不僅僅是感官的愉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精神享受。歡樂時刻,喜慶之際,團圓之日,品味美酒可以盡情表達親情、友情、愛情。表達感恩,感謝。分享快樂、分享幸福,分享感悟。綻放快樂的情緒。體驗生活的美好。
品飲美酒還可以激發創作的沖動,無聲的旋律,透明的詩章,書法之醉墨,繪畫之巔 峰。一定是品飲美酒時的靈感創作。
壺中有日月,杯里有乾坤,美酒品飲文化浩瀚,文化弘揚是產業永續發展的生命之源。
在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疫情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動力不足的背景下。2022中國酒業必將面臨著重大壓力。消費升級放緩,成本加重。快速增長與增長緩慢的矛盾,區域市場與全國市場的矛盾,品類競爭與市場需求的矛盾,渠道庫存與消費疲軟的矛盾,產能放大與消費不足的矛盾,需求下行與價格下行的疊加效應。這些都預示著產業調整已經開始。主動適應調整,積極調整,還是不適應調整,被動調整。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
心存敬畏,穩定發展,弘揚文化。無論是在當下還是未來對于中國酒業來講是永恒的守候。敬畏天地,保護生態,堅持綠色生態釀造之路,才能永續發展。敬畏五谷,真正踐行好糧釀好酒。敬畏先賢,這是美酒釀造的傳承之道。敬畏時間,不僅是歲月陳釀,更是真心釀造。敬畏消費者,不僅是尊重消費者,更是尊重自己。沒有敬畏之心,豈能有美酒之譽。美酒產業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以堅定的信念,穩定的步伐,才能走向更遠的未來。美酒產業沒有一夜之釀成名者,也沒有棄自家之釀,釀他家之釀成功者,更沒有欺世盜釀成功者。也沒有吆喝之釀的成功者。唯有不斷開拓市場,唯有不斷提高釀藝,唯有不斷提升品質。
弘揚文化是美酒產業的使命。釀造文化是我們的初心,科創文化是我們的進取,品飲文化的我們的靈魂。中國優 秀酒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一定是支撐美酒產業走向未來的生命之力。
后,宋書玉理事長總結到,“十四五”開局有喜有憂,未來的發展,命運皆在我們自己手中。雖然困難重重,美好的時代賦予了美好前景。美酒產業的發展規律告訴我們。慢下來,不急不躁釀好酒,靜下來,精益求精釀品質,沉來了,歲月釀造時間價值。社會主義新時代一定是更加美好的時代。我們只有釀造更加醇美的美酒,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讓我們以堅定的信心,豪邁的熱情,攜起手來,一起向未來。(來源:中國酒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