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了《關于延期舉行北京地區2022年下半年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筆試)的通知》,這則消息不禁讓人想起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2021版)中對白酒的英文名稱進行修改一事,當時此事還上了微博十大熱搜。網友們難掩激動心情的留言讓人記憶猶新:中國白酒的英文名改了!好讀又好寫,考四、六級不用背了!還有網友說,四、六級翻譯不丟分了!
的確,白酒英文名的確定,在全 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是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的充分體現。Chinese Baijiu,堪稱中國白酒國際影響力的沖鋒號。
什么是白酒?
中國白酒,是歷史悠久的且廣受消費者青睞的傳統發酵食品之一,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和金酒一起并稱為世界六大蒸餾酒。但中國白酒又完全不同于西方傳統的蒸餾酒概念。白酒多菌種(細 菌、酵母、霉菌等)固態雙邊發酵(邊糖化邊自發發酵)的復雜發酵工藝,在千年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誕生了多種區域偏好的發酵香型。其中,清香型、濃香型和醬香型是三種Z具代表性的白酒香型。
作為各國民心相通、交流互鑒的橋梁和紐帶,近年來,在世博會、進博會、APEC、博鰲亞洲論壇、夏季達沃斯論壇、東博會等國際大活動上,處處閃耀著白酒的身影,并向世界講述著中國白酒的故事。白酒被賦予了新時代的內涵和表達,成為民族品牌的驕傲,世界共享的“中國味道”。
多年來,在走出國門、擁抱世界的國際征途上,中國白酒一直缺乏一個官方的、準確的英文名稱,導致海外消費者在使用這種酒時感到困惑。盡管由于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中國白酒占全 球白酒消費總量的三分之一,但中國白酒卻沒有一個正式的英文名稱,比如Chinese spirits(中國白酒),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中國蒸餾酒),Chinese liquor(中國烈酒)等都稱為“中國白酒”。
中國海關已經正式采用“Chinese Baijiu”作為中國白酒的新術語,用于出口產品的標簽。自中國酒業協會該協會于2020年4月25日正式向海關提交申請以來,曾與海關總署稅收征管局進行了多次溝通。終于自2021年1月1日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使用。近年來,中國酒業協會也組織國內白酒骨干企業參加的各種食品飲料展會上也都統一使用“Chinese Baijiu”,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Chinese Baijiu”的知名度將越來越高。
中國白酒的自信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2022年中國白酒T8峰會上深情地指出:“世界上歷史Z悠久的蒸餾酒,世界Z復雜的蒸餾酒,世界美酒中對感官沖擊Z美妙的蒸餾酒,那一定是中國白酒”。正如此言,中國擁有人工釀酒技術的發明、酒曲釀造技藝的發明、蒸餾酒的發明等豐富的科技文化底蘊與積淀,這正是我們的文化自信所在。
從建國之初到今天,白酒釀造的科研工作一直有序推進。從加工過程,到微生物發酵,到蒸餾技術、貯存技術,都一直在不斷投入科研力量,尤其是2007年之后,在中國酒業協會組織的中國白酒158計劃、中國白酒169計劃、中國白酒3C計劃的推動下,白酒產業科技進入更深層次和更寬廣的領域。目前,在國際上關于白酒風味化合物的研究我們處于世 界領 先,對于白酒中風味化合物的認知由幾百種到今天已經超過3000多種,白酒風味物質的閾值研究及相關關系研究同樣處于世 界 領 先。尤其是在關于白酒釀造微生態的研究,更處于國際領 先水平,在國際微生物、風味化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
今年5月,五糧液-江南大學“微生物組學與生態發酵技術”協同創新實驗室的正式揭牌,實現了校企在產學研方面的強強聯合,將進一步助推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10月,江南大學徐巖團隊通過對中國白酒發酵過程為期五年的大規模數據收集研究以及采樣分析,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發表了有關中國白酒產區地域微生態釀造優勢的新研究,揭示并驗證了影響地域性風味形成的微生物因素,為明確中國白酒產區的地域微生態釀造優勢提供了新證據。近日,五糧液股份公司技術團隊聯合江南大學徐巖教授團隊聯合攻關,從五糧液501釀酒車間654年窖齡的古窖泥中,于國際上首次發現一株擬桿菌綱全新菌種(代號JNU-WLY501,簡稱“501丙酸菌”,該項研究成果《丙酸嗜蛋白菌:一種分離自中國白酒生產窖泥的擬桿菌綱新成員》已公開發表于國際原核微生物進化與分類學權威期刊《國際系統與進化微生物學雜志》(IJSEM)。
白酒的國際藍海
卡塔爾世界杯中的“中國制造”正在被熱議,“中國釀造”的國際步伐也在加快。11月17日,在泰國曼谷,茅臺受邀參加2022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進行演講,并以“擁抱美、鏈接美、展示美”為主題,邀請泰國政商界名流共度中國茅臺·香飄APEC之泰國品鑒晚宴。11月18日,由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支持、五糧液主辦的“亞太繁榮的綠色機遇”峰會官方主題午餐會上,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理事、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曾從欽受邀以視頻方式致辭。
在茅臺、五糧液的身后,中國酒業品牌已爭相布局出海。中國白酒在國際上的品牌知名度得到了持續提升。在2022年全 球“50大烈酒品牌”中,中國10個品牌上榜,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包攬前四名。盡管如此,白酒行業的出口依然面臨嚴峻的挑戰:“海內外市場間的交流如何恢復暢通?新形勢下如何調整白酒海外市場推廣方式?”所謂語言、氣候環境以及飲食習慣的差異,其實質上都是文化差異所致。中國白酒是懂得時間和文化的產業。
中國白酒的國際化考驗著每一家酒企的格局和智慧。在當下中國國力日益增強、世界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不少名酒企業都已經積極邁出國際化之路,渴望開辟海外市場。中國白酒興于中國,但屬于世界。她是東方智慧,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可以說,在中國白酒國際化這條道路上,中國白酒必須堅定文化信念,不斷加深國際市場對中國白酒的認知與認同,創新“走出去”合作形式,深化與全 球酒業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主動融入更開放的國際國內雙循環。
推動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化,是每一個酒業人為之熱血沸騰的征途。沖鋒號已響,期待中國白酒,早日香飄世界。(來源:中國酒業協會CAD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