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資本市場持續低迷,主要白酒產品價格持續震蕩,引發投資人和消費者關注。
如何看待白酒產業當前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事關發展全局和行業從業人員切身利益。我們要理性看待行業當前發展的困難,堅定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扎實推動白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就當前行業發展現狀而言,白酒產業當前仍處于去庫存周期,強強競爭已成事實,產能提升導致的產業競爭加劇已成事實,消費需求多元化導致的產品多元化已成事實,品類競爭加劇已成事實,中小企業受到擠壓、發展受困已成事實。從品質到品牌,從品味到文化,從國內到國際,從價格到質量,從去庫存到新品上市,從價格倒掛到順價盈利,從保持增長到與動能不足同在,從廠家主導到商家主張,從市場引導到消費者選擇……面對這諸多困惑與不確定,情緒受挫在所難免。
此時此刻,唯有增強信心,迎難而上,才能戰勝困難。
信心從何而來?當然來自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消費的進階和產業發展的向上。白酒產業長周期時間產業的價值屬性和螺旋式上升趨勢的產業發展底層邏輯從未改變,酒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沒有改變,酒業創造美好生活的表達沒有改變。白酒產業是長周期屬性的“時間產業”,是一個永遠創造和滿足消費者對“美好”追求的“朝陽產業”,要對白酒行業有信心。
中國經濟長期向穩的趨勢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新數據顯示,5月份,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釋放,中國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運行總體平穩。其中,作為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商品零售額、餐飲收入分別增長3.6%、5%,增速分別比上月加快1.6個、0.6個百分點。消費之外,支撐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投資和出口數據也可圈可點。放眼全國,隨著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落地,中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壯大。
在剛剛召開的2024陸家嘴論壇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繼續保持領,持續展現出“穩”的底氣、“新”的活力、“大”的潛力、“強”的韌性。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中國經濟仍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
可以預見,伴隨著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新動能日益發展壯大,中國經濟韌性不斷增強,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注定不會實現,中國經濟將長期向好,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酒產業也將與中國經濟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沒有改變。
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此,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直接要求和表現。
強調,要“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正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人民群眾收入增加,在物質生活水準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對此,強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民之所向,業之所往。改革開放40年來,從沒酒喝到有酒喝、從有酒喝到喝好酒、從喝好酒到追求更高品質的酒,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過程。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需求日益廣泛。美好生活,意味著更高的生活品質,需要更高的產品供給。對酒業而言,在“長期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現實面前,需要我們的白酒優質企業以更大的作為,釀造更高品質、更多特色的美酒,實現企業和產品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美酒需求。
中國白酒朝陽產業的屬性沒有改變。
美酒,作為承載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明賡續不絕的有力見證。從一萬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先祖發現酒,到9000多年前中國人以人工釀酒的進階,到應用酒曲發酵技術的發明,再到2000多年前蒸餾技術發明,美酒產業一直伴隨著中華文明的進程,其中蘊含的文化進步、科技進步、禮儀社交、生活方式可謂博大精深,產業賦予我們的傳承自信、消費自信、發展自信更是無比強大。正因為如此,美酒產業是永遠的朝陽產業,只要人類進程不停止,只要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求與期冀不停止,美酒產業就不會衰落、更不可能消亡。
伴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人們對精神、情緒層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對美酒的差異表達、品質表達、情感表達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新的酒飲方式、新的酒飲場景、新的酒飲選擇,都是消費者在創新美酒消費,并在推動酒業實現新的發展。
中國白酒的釀造,其復雜程度、參與的微生物之多、工藝之復雜、涉及的學科之廣泛、對釀造的品質影響因素之繁多,堪稱在全世界所有生物工程領域中都是為復雜的。也正因此,白酒傳統釀藝獨具被現代科學技術深度研究和印證、并借助現代先進科技手段實現創新發展的巨大潛能。
在前不久結束的“紀念‘汾酒試點’六十周年暨中國酒業高質量創新大會”上,眾多業界領袖、專家之所以對“汾酒試點”給予極高評價,就是因為它堪稱是“中國白酒傳統釀造經驗總結、科學實驗、標準建立的一大典范”。這次“試點”重要的價值,是其非常充分而有力地證明了:白酒傳統釀造的科學性,可以被大量科研成果所證實。以“汾酒試點”為代表的、對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的大量科學發現,恰恰是對傳統釀造的科學印證。而這些科研成果寶貴之處,就在于它充分詮釋了傳統工藝“為什么”的問題。
由此可見,中國白酒傳統釀造技藝的科學性,早已被大量科學實驗充分驗證,一個擁有如此深厚科技底蘊、科創潛能和豐厚科學價值的產業,它的賡續傳承與持久發展是必然的,它被愈來愈多有識之士公認為民族傳統產業中無可置疑的活態非遺朝陽產業,更是當之無愧的!
伴隨科技的發展,酒類產業不斷實現技術創新,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產業在傳承傳統文化基礎上,持續推動文化創新,將酒與當代生活方式、消費觀念相結合,賦予白酒新的文化內涵,賦能酒業更豐厚的附加值。而今,酒類產業在原料創新、工藝創新、品牌創新、跨界合作等諸多層面發力,白酒的品牌影響力獲得快速提升。
面對當今消費市場日趨個性化、多元化轉變,酒類產業通過傳承與創新,堅定發展信心,積極應對挑戰,充分展現出酒業強大的產業定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哲學思維告訴我們,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誠然,當下中國酒業正站在分化、變革、轉型和重塑的歷史重要節點上,產業發展環境變化劇烈:在運行方式上,面臨著生態資源、市場競爭和產銷矛盾的壓力;在運行效率上,產能增長、效益增長的可持續性等備受各界關注。但我們必須堅信,中國白酒是長周期、重資產、緩回報的產業,只要中國經濟長期向穩的趨勢沒有改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沒有改變,中國白酒朝陽產業的屬性就不會改變。
堅持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對中國酒業而言,以高質量創新和發展為突破、開創新時代的輝煌,是歷史的必然。
把握“時”與“勢”,做時間永遠的朋友,不為短期利益或波動所惑,這正是白酒產業底氣所在,更是信心所在。(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