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謀遠共濟向榮”,寓意著: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從高度競爭時代走來的啤酒產業已進入了競合時代,產業龍頭企業只有和衷共濟,同舟共濟,才能贏得欣欣向榮的中國啤酒產業發展未來。以此為主題的“2024中國啤酒T5峰會”日前在云南隆重召開,中國酒業協會領導與中國啤酒行業T5企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圍繞啤酒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共繪啤酒未來藍圖。
把握時代變化,清晰發展布局
作為穩居中國第二大酒種地位的啤酒行業,依然穩步上升、市場環境向好。但是,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環境、能源危機、氣候變化、以及國內內需驅動經濟增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等多重因素并存帶來的系列風險和潛在挑戰,如何思考和應對,時不我待。
宋書玉理事長指出:中國酒業已不可避免地進入價格理性、飲酒態度理性、喝什么酒理性的“三理性時代”,T5企業一定要發揮龍頭作用,持續推動啤酒行業及其產品的結構性升級,走高品質路線,帶領行業重新再出發。
他認為,啤酒行業應樂觀看待并應對全新的市場競爭形勢:一,穩定存量增長,深挖場景消費空間的巨大潛能;第二,維護和繼續探索啤酒市場的消費需求。面對潛在的市場需求,啤酒T5企業要攜手全行業共同開拓。
他特別強調,越是復雜艱難的市場環境,啤酒越是要高度警惕低價競爭,警惕產能釋放導致價格下行給產業帶來的傷害。
宋書玉理事長建議,啤酒行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網絡輿情處置機制,提高應對網絡爭議和引導網絡輿論的能力,同時持續做好科普教育、消費文化教育、建立啤酒品類文化傳播矩陣,統一協調、形成合力,以正確的導向引網上輿論的發展,做到及時發現、處置和化解危機;要通過社會大眾傳播啤酒文化,打造產業共同IP,構建產業文化體系。鼓勵以T5啤酒企業為代表的行業從業者分別打造個性、自主的文化IP,形成產業與各啤酒企業文化的互動,形成真正的產業文化生態體系。
談到產區建設,宋理事長認為,酒業產城深度融合,酒經濟助力城市經濟大有可為。
他說,2014年以來,中國酒業協會將產區發展列為核心工作,不斷探索協會、政府和企業三方協同,助力產城融合發展,延長和拓寬產業鏈到消費領域的成功經驗,取得卓越成效。未來,將大力推動啤酒產業的產區共建,助力美酒和美景、美食、美居、旅游、消費完美融合,重點打造啤酒文化節、消費節等多種IP活動,為打造產區酒地標、酒商業和酒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讓產區為名酒企業品牌、品質背書、文化賦能。
集思廣益獻策,同舟共濟前行
何勇用“三個信心”對當前啤酒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給予了清晰判斷。他認為,當前啤酒產業結構、市場結構相對穩定,行業要對中國啤酒產業保持堅定信心,要對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消費趨勢堅定信心,要對啤酒產業發展韌性堅定信心。何勇強調,在酒行業整體進入“三理性時代”的大背景下,啤酒行業要深刻理解消費升級的內涵,持續向消費者做好啤酒的品質表達,樹立品類形象,高度重視生產安全、食品安全事件的應對,推動啤酒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啤酒“T5”峰會上,各領軍企業負責人為啤酒行業提質保量、高質量發展出謀獻策、共商大計,為推動啤酒行業未來健康發展貢獻智慧:
華潤啤酒董事會侯孝海指出,要看到啤酒行業的變與不變:一方面,T5企業帶動行業繁榮發展的主力地位沒有改變,消費升級帶來的啤酒高端化發展方向沒有改變,啤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消費動能在下降、供應鏈和消費鏈的短期波動在增大、新消費帶來的銷售模式變革在加快、行業面臨的輿情風險也在加大。對此,行業要堅定自信,加大創新,以增長帶動行業發展。
青島啤酒黨委副書記、總裁姜宗祥認為,中國啤酒市場已進入“好不好”的品質化高端市場競爭階段,也迎來了“喜不喜歡”的體驗消費階段。消費者需求更加多元,成為驅動購買的關鍵要素;從傳統零售發展到即時零售,成為場景消費下的新增量;個性化消費習慣悄然改變,成為驅動高端產品增長的新銳力量。而這也帶來了中國啤酒行業新的增長點:一是產品高頻次、深體驗;二是品種多元化、個性化;三是便利性,讓消費者特別容易獲得;四是邊界模糊,拓寬品類;五是消費人群更加細化;六是區域上要更多關注下沉市場。
百威亞太首席執行官兼聯席楊克在主題分享中表示,目前國內中等收入人群仍在不斷擴大,啤酒行業的高端化進程也仍在繼續,啤酒行業韌性十足。未來啤酒在高端化和無醇啤酒、低酒精度啤酒方面具有較強增長力,百威期待與中酒協和其他頭部企業共同引行業價值鏈上下游企業,一起推動雙碳目標的達成,為中國啤酒行業的長久發展作出貢獻。
燕京啤酒黨委書記、董事長耿超表示,行業內卷導致的行業競爭亂象依然存在,一些自媒體在流量驅動下對啤酒的負面傳播依然存在。T5企業應主動作為、主動擔當,避免惡性競爭,加大啤酒科普知識傳播。未來燕京啤酒將在高質量、高科技、可持續、創新、零碳等多方面持續發力,并加大在啤酒場景方面的投入,帶動市場力量的共同參與,持續提升消費體驗。
對于中國啤酒行業未來發展,嘉士伯中國總裁李志剛認為,從中長期來看,高端化仍是必然趨勢,也仍有空間。高端化不只是提價,而是要與提升產品品質同步推進,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啤酒的需求。高端化也不只是提升高產品的占比,各個價格帶內部的產品升級,也是高端化的重要路徑。嘉士伯中國將持續推動能力建設、數字化、供應鏈降本增效等重點工作,為中國啤酒行業更高質量的發展做出貢獻。
凝聚產業共識共創啤酒未來
啤酒“T5”峰會,堪稱是一場推動啤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想盛筵。
未來啤酒如何迎接“三理性時代”的到來、如何更好實現傳承與創新發展?科創+文創的啤酒新文化又將如何表達……在碰撞與思考中,啤酒“T5”領軍企業在產業未來發展上達成一系列共識。
堅定發展信心。面對“三理性時代”,對中國啤酒產業保持堅定信心,對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消費趨勢堅定信心,對啤酒產業發展韌性堅定信心。
堅持高端化發展。啤酒行業高端化發展是必然趨勢,持續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同時高度警惕無序競爭給產業帶來的傷害。
堅持品質化發展。堅持大品牌、高品質、多風味的產業發展戰略,把品牌做大、把科技做高,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高品質飲酒需求。
堅持個性化發展。堅持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產業生態,以文創+科創不斷升級個性化產品,追求更高的產業發展,實現產業良性競爭。
堅持創新發展。在產品創新、飲用場景創新、消費體驗創新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增長帶動行業發展。同時,通過新職業的打造和提升,比如釀酒師、品酒師、品鑒師、侍酒師等,向全社會弘揚啤酒文化。
堅持可持續發展。樹立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踐行的典范,通過推動實現碳中和、打造零碳工廠等舉措,實現可持續發展。
構建文化價值體系。努力挖掘產業內涵,構建啤酒文化體系,打造啤酒文化IP,做好中國優勢啤酒文化的表達和傳播,提升消費者對啤酒的認知度,扭轉消費者對啤酒文化認知不足的不利局面。
共建市場輿情信息聯絡機制。建立完善的網絡輿情處置機制,提高應對網絡爭議和引導網絡輿論的能力,持續做好科普教育、消費文化教育、建立啤酒品類文化傳播矩陣,以正確的導向引網上輿論的發展。
重視產城融合發展。把啤酒產業與城市發展、文旅建設深度融合,構建協會、政府、企業三方合作模式,打造啤酒產業鏈價值,打造酒地標、酒商業、酒經濟,品質背書、文化賦能。
重視數字化建設。以數字化賦能生產、營銷和管理體系,拓展啤酒消費體驗,創建文化、消費、休閑、文娛等消費新場景。(中國酒業協會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