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由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和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主辦的“蜀酒文脈 產教融合”——數智時代酒文化活態傳承賦能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會暨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供需對接平臺首發儀式順利召開。本次交流會旨在推動酒業教育與釀酒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搭建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供需對接平臺,為酒文化傳承與創新注入新活力。
中國酒業協會副甘權,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何杰,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工作委員會任志宏,瀘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鮑學東,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丙坤,瀘州市酒業發展促進局副局長李幫林,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錫君,香港酒業總商會中國烈酒和葡萄酒委員會主 席席康,瀘州老窖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李賓,汾酒集團文化研究院院長樊文輝,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程偉,四川大學創意管理研究所所長楊永忠,四川輕化工大學中國白酒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柳,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王珂佳,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文欽,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酒類產業鏈企業代表、院校代表、園區代表、科研機構代表、行業協會代表,以及瀘州市級相關部門領導、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傳承蜀酒文脈,推進產教融合,以數智時代酒文化活態傳承賦能高質量發展。
甘權副在發言中提出,以產定教、以教促產,產教融合是推動產業升級、教育創新的重要途徑。如何通過產教融合,推動酒文化的活態傳承,賦能酒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中國酒業產教融合的一次創新與探索,是中國酒業產教融合的一種新形態。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供需對接平臺為共同體實體化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與保 障,將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促進校企合作,推動酒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為酒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能。
何杰書記表示,一直以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致力于創新產教融合機制,聚力培育“中國酒匠”,不斷深化科教融匯,賦能白酒新質生產力發展,堅守傳承使命,服務酒文化活態煥新。作為牽頭單位,學校將切實履職,推動共同體、研究會不斷發展壯大、有效發揮作用。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成員單位動態調整、定期溝通等工作機制,不忘服務老朋友,廣交國內外新朋友,深交命運與共的好朋友。
在學術交流會的主旨演講環節,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分別從酒文化傳承、數智釀造、產教融合等角度,深入剖析了酒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議。
任志宏以《活態文化與3.0 創意新時代》為題發表演講,深入探討了酒文化的活態傳承與創新。他指出,活態文化是指那些仍在使用、傳承、發展的傳統文化,它具有動態性、開放性和創新性,是文化傳承的根基;3.0創意新時代表現在產業、品質、文化、體驗、產業鏈的個性化表達。可以說,中國酒業3.0創意新時代的本質,是活態文化時代。活態文化的“文化遺產、時代表達”兩個維度,與3.0創意新時代的五個個性化表達是一致的、一體的,其內核都是文化,其關鍵都在創意。數智時代為酒文化傳承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產教融合則為酒文化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路徑。活態文化需要與數智時代、產教共融相結合,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趙丙坤副總經理以《從“活態雙國寶”傳承到數智釀造高質量發展》為題發表演講,分享了瀘州老窖在數智釀造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他指出,瀘州老窖作為擁有“活態雙國寶”的企業,肩負著傳承和發揚中國酒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來,瀘州老窖積極探索數智釀造技術,將傳統釀造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實現了釀造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鮑學東副院長以《產教融合共育中國酒匠,活態傳承賦能產業發展》為題發表演講,介紹了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在產教融合方面的經驗。他指出,產教融合是培養數智時代白酒產業所需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瀘州職業技術學校面向酒業高質量發展需求,與四川大學、瀘州老窖聯合發起組建“跨區域、面向全行業”的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吸引了茅臺、五糧液、汾酒、洋河、郎酒等頭部酒企加入。鮑學東副院長表示,下一步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與酒類企業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中國酒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在政行校企園對話環節,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藍勇教授的深度探討,為酒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思考和啟示。嘉賓們圍繞“數智時代酒文化活態傳承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展開了深刻交流與對話,揭示了酒文化在新時代的內涵與價值。
嘉賓們深入剖析了數智時代背景下,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不再僅僅是技藝的傳遞,而是涉及到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以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他們指出,酒文化的活態傳承需要緊密結合現代科技,通過數智化手段提升酒產品的品質與體驗,同時借助產教融合模式,培養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
隨后,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供需對接平臺的首發儀式正式啟動。這一創新性平臺的推出,標志著中國酒業在產教融合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該平臺旨在將供需對接平臺打造為“政行校企園研協同創新的數字樞紐”,以數據驅動為核心,以需求為牽引,以技術為支撐,以服務學校人才培養為宗旨,構建覆蓋全產業鏈的產教融合服務生態。
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平臺的正式啟動,并對平臺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紛紛表示將積極參與平臺建設和運用,聚力將共同體打造成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資源、文化、制度、利益共同體。
會議最后,召開了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第三屆理事會第 一次會議。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文化中心總經理、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李賓作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工作報告,回顧了過去一年酒文化研究會的各項工作,并展望了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研究會將以“學術立會、產業興會、開放強會”為三大戰略方向,推動川酒文化高質量發展。具體舉措包括:實施人才工程,培養川酒文化傳承人;制定相關標準,規范川酒文化標識使用;建設數字平臺,賦能川酒文化傳播;加強交流合作,推動酒旅融合發展。講好川酒文化故事,提升川酒的“文化定價權”,凝聚各方合力,共同譜寫川酒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華章。
活動結束后,與會嘉賓還共同前往龍澗酒博園、瀘州老窖乾坤酒堡、國寶窖池等地進行考察,親身感受川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蜀酒文脈 產教融合”——數智時代酒文化活態傳承賦能高質量發展學術交流會暨中國酒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供需對接平臺首發儀式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四川省酒文化研究會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川酒文化傳承創新的一次有力推動。讓我們共同努力,以“產教融合”為抓手,以“傳承創新”為動力,推動川酒文化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為中國酒文化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中國酒業協會啊C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