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 2022-01-02 閱讀數:1050
不是茅臺,不是五糧液,中國酒類行業的首富竟來自靠五糧液貼牌崛起的金六福。年輕的酒友或許不知道,目前國內有不少白酒品牌是靠著做貼牌酒起家的。何為“貼牌酒”?簡單來說就是,知名酒廠根據合作方的要求,為其生產酒水,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然后合作方貼上自己的品牌進行銷售。
茅臺、五糧液、汾酒、西鳳酒等都有相應的貼牌酒。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貼牌酒,跟現在某主播直播間的貼牌酒不是一個概念。
當時的正規貼牌酒基本都用上了名酒企旗下品質較好的酒水,因此,不少在白酒行業“白手起家”的酒企只用了短短數年的時間,便做到了十幾個億的銷售額。其中,做貼牌酒極有“錢”途,便是五糧液合作品牌——金六福酒。誕生于1996年的金六福貼牌五糧液出道。1998年12月10日,隨著第1瓶金六福酒從五糧液酒廠6車間下線,“金六福”和“貼牌”開啟了一個具有強大“錢景”的時代。當年金六福不僅短期內成就了五糧液“貼牌現象”,連續六年在五糧液的開發產品中位居第1位,還在短短數年的時間,躋身白酒市場前五強,將品牌價值拔高至28.8億元。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白酒行業常見的兩種貼牌酒模式
一種是商標由酒廠授權,貼牌商自己運營,酒廠對產品質量問題負責;另一種則是貼牌商只是打著酒廠的名義,酒廠只負責代加工產品,對產品價格、質量問題等均不負責。
貼牌模式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酒企的收入,但是長期來看,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貼牌產品將對品牌形象、品牌價值帶來致命傷害。貼牌模式在白酒行業內普遍存在,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全興等都有貼牌現象,目前國內白酒品牌已經意識到了貼牌模式的負面影響,紛紛開始“斷舍離”。
貼牌第1酒,五糧液生產
吳向東的成功,離不開自己姐夫、新華聯掌門傅軍。1997年,傅軍拉上自己的小舅子吳向東踏入白酒行業。在研究了耐克的商業代理制后,他們找到五糧液,想給它做貼牌生產。當時新華聯才剛剛起步,五糧液并不搭理,傅軍就曲線救國,先代理五糧液下屬品牌“川酒王”。第二年,五糧液就松口了,因為傅軍把“川酒王”做成了湖南白酒第1品牌。
傅軍和五糧液合作推出了金六福,正是這次合作,開了中國白酒貼牌生產的先河,五糧液也是受金六福合作的啟發,開始大力推進貼牌模式落地。1998年,金六福正式從五糧液車間下線,以“中國人的福酒”作為傳播理念,在央視砸下1.16億廣告,一戰成名。
隨之,金六福開創了白酒行業創新體育營銷的先河:國足教練米盧成為金六福企業形象代言人,同時還陸續贊助了多項賽事。
到了2007年,傅軍就將新華聯及其旗下的酒類資產相關股權轉讓給金六福董事長吳向東。從金六福這段經歷看,吳向東的強項還是靠著做經銷商時積累的營銷底色,這也為他日后多元化埋下了伏筆。
酒業首富,花落他家,造酒不如賣酒的?
隨著與酒結緣越來越深,吳向東深刻地認識到,造酒比賣酒難得多。想復制出另外一款金六福,已經是難上加難,因此與其在造酒領域一直奔跑,不如實現多元化經營。2005年,吳向東將注意力投向了白酒流通領域。憑借著與五糧液的良好關系,吳向東成為了五糧液的一級經銷商,以此創建了華致酒行。2009年,華致酒行成功拿下茅臺代理。茅臺五糧液自古多假酒,華致酒行以品牌力為品質背書,解決了消費者對高端白酒真假難辨的棘手問題。
背靠大樹好乘涼,憑借茅臺、五糧液兩大白酒業巨頭,華致酒行干成了中國“酒類流通第1股”,于2019年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如今,吳向東手下握有三張王 牌:華澤酒業,下轄金六福酒業、湘窖酒業、今緣春酒業、珍酒酒業、李渡酒業等酒類生產企業,其中7家已超50年歷史。華致酒行,憑借與茅臺、五糧液等“硬通貨”長期的合作,強勢且穩定;金東投資,先后投資了醴陵瓷谷、魅力文旅、新華保險、中信產業基金等20多個項目,累計投資額逾百億。
2019年10月1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胡潤百富榜》顯示,白酒行業首富為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財富共計165億元;第二、三名,是135億的四川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和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
有這樣實力強大的資本做后盾,再加上五糧液做排面,金六福酒不火才怪。現在的金六福,除了在自己的酒廠生產之外,還有部分產品給別人貼牌。不過,有酒友反應稱,金六福脫離了五糧液后包裝跟不上時代,酒質也大不如前,不知道這事是真還是假。
白酒貼牌生意能長久嗎?
隨著近些年,酒類消費市場的火熱,為了市場的供應,獲得的利益更大化,很多的酒廠也采取這種方式。給其他的酒廠下訂單,讓它按照自己的要求來生產,然后貼上自己的品牌之后,到市場上去進行銷售。
雖然,貼牌酒并不是假酒,但是即使完全按照大廠的生產標準去釀造,但是由于水質、氣候、溫度等各方面因素的細微差距,生產出來的酒在品質和口感上還是有所差距的。甚至有些酒廠,將整個產品的生產,銷售,品牌的維護全部授權給了經銷商來完成。
這就給了一些經銷商鉆空子的機會,每年固定的交給品牌方一定的授權費,通過以差充好、夸大宣傳、虛標高價來賺取高額的利潤。這讓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花了高價買了劣質的便宜貨。這種利潤高,操作簡單的賺錢方式讓各大品牌酒廠以及經銷商可以說是食髓知味,欲罷不能。
當然并不是說貼牌酒就不好。‘貼牌酒’在宣傳自身產品時,如果存在“傍 名 牌”來誤導消費者就屬于不正當競爭。這會給品牌和口碑都帶來負面影響。只有打出自己的品牌,酒質的穩定,才能走好走穩。
本文來源:老劉的二兩微醺,華商韜略,貓九說酒的那些事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