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5-10-04 閱讀數:1621
9月19日—22日,第二屆千島湖威士忌國際嘉年華舉辦,不僅是一場行業與愛好者的狂歡,更像一扇窗口,讓人們得以窺見中國威士忌產業的蓬勃當下與無限未來。
熱潮之下,一個無法回避的核心議題再次被推向臺前:從投資火熱、產能狂奔到贏得消費者的真心,國產威士忌,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國產威士忌生態圈規模初具
近年來,國內威士忌酒廠的投資建設步伐顯著加快。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4中國威士忌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已有45家企業處于在建、投產或待建階段。
具體來看,一是國際酒業巨頭在華布局,如保樂力加在峨眉山建的疊川蒸餾廠、帝亞吉歐在云南建的洱源蒸餾廠;二是本土白酒企業跨界拓展,如郎酒、洋河、古井貢酒等傳統白酒企業紛紛入局威士忌領域;三是專業威士忌酒廠的興起,如福建大芹陸宜、崍州蒸餾廠、高朗、吉斯波爾等品牌。
由此,中國威士忌逐漸形成以云南、福建、浙江、四川等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特別是從2024年以來,國產威士忌領域動態頻頻:
郎酒斥資30億元在峨眉山啟動高橋威士忌工旅融合項目;百潤股份投資的崍州蒸餾廠發布了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崍州”以及單一調和威士忌品牌“百利得”;帝亞吉歐在華投資的云拓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及游客中心在云南洱源縣正式落成;杭州千島湖威士忌酒廠項目也進入建設快車道……
進入2025年,全新威士忌國家標準——《烈性酒質量要求第1部分:威士忌》正式頒布,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分水嶺,標志著政策法規層面開始深度介入,為國產威士忌品質的提升與標準化生產、市場的規范化發展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近期,第二屆千島湖威士忌國際嘉年華舉行,為“國威熱”再添一把火。
一系列的動作說明,中國威士忌產業的崛起,已不局限于貿易、流通等下游階段,而是進一步延伸至生產、項目建設、設備研發、標準制定乃至文化輸出的全產業鏈領域,標志著中國威士忌正式進入“體系化競爭”的新時代。
產區集中發力,千島湖威士忌為“國威”注入新鮮血液
相較于四川、云南等地的威士忌項目,千島湖雖起步較晚,但卻是國內統一規劃、集中發展的威士忌產業集群。
在此次嘉年華活動期間,媒體、專家等團隊走訪了千島湖產區建成/在建的三家威士忌酒廠。微酒了解到,目前千島湖已建成2家酒廠,另有3家正在建設中,其中既有國際資本和本土巨頭投資,也有來自臺灣的精品品牌。
各酒廠形成了自身的差異性特色:
淳岸擁有英國母公司奧歌詩丹迪的經驗優勢,并創造性地使用山中礦洞進行“洞藏”熟成;
萬季有蘇格蘭釀酒師Graeme坐鎮,使用較有挑戰性的橡木制發酵槽;
千島金久采取差異化雙線生產,是產區內以調和威士忌產品為主打產品,并且已生產金酒產品的酒廠。
千島湖威士忌酒業擁有老酒庫存且有首 家投產的先發優勢,湖畔酒店可與酒桶共眠;
隱象莊園投資金額高且占地面積大,將建設融威士忌生產品鑒、酒店餐飲、藝術體驗等為一體的工業旅游項目。
此外,據悉本屆嘉年華規模升級,現場有30余個威士忌品牌參展,集中呈現了100多款產品,涵蓋國際經典名莊與中國本土酒廠。從蘇格蘭的單一麥芽、調和威士忌到中國近年涌現的創新佳作,一應俱全。
活動期間,2025(首屆)CWSA威士忌指南·威士忌星級年鑒也同步舉辦,集結了2場專家評委組CWSA千島湖專場品鑒會加上跨越72小時的大眾評委專場。
在互動體驗方面,本屆嘉年華還推出了消費補貼政策。百瓶APP發放總額30萬元的線上消費券,觀眾可用于購買心儀的酒款;還有10萬元的代金券促進線下推廣與消費;阿爾法城美食區則額外準備了8萬元美食券,方便觀眾在品嘗佳釀的同時搭配本地美食。
千島湖產區以其獨特的統一規劃與集群發展模式,正成為中國威士忌版圖上的一股新鮮力量。這一場嘉年華也生動詮釋了產區建設與市場培育的協同并進,為“國威”崛起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國威熱”下的冷思考
然而,需要在“國威熱”之下進行冷思考的是,國產威士忌雖然前景可期,但也需要謹慎看待行業發展。
當前,國產威士忌的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是部分企業可能過于樂觀地預估了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在生產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則是國產威士忌在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方面還處于發展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穩定的消費群體和市場份額,這可能造成產品銷售速度跟不上生產速度,從而形成庫存積壓的風險。
此外,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口味的多變性,也為國產威士忌的市場前景增添了變數。如果不能有效應對這些變數,國產威士忌產業同樣有可能陷入庫存高企、產業發展受阻的困境。
本土化創新或將成為國產威士忌破局的關鍵。
從美國和日本威士忌的發展歷程可以獲得有益借鑒:美國威士忌并不以蘇格蘭威士忌為標準,而是采用美洲橡木陳釀,原料由大麥改為資源稟賦更具優勢的玉米,創造出獨特的“波本”威士忌品類;日本威士忌則通過創新使用亞洲橡木(如水楢木)進行陳釀逐步打造出本土特色,2023年日本威士忌在本土市場市占率超過75%。
國產威士忌也進行了本土化創新的有益嘗試,如吉斯波爾在東北找到適宜泥煤并形成專利技術;天佑德酒推出青稞威士忌;太龍釀使用大米釀造;古越龍山“穿巖十九”以糯米為原料;仁懷醬酒集團推出國內“醬香威士忌”……
中國酒業協會秘 書 長何勇也表示,企業需精準把握消費趨勢,特別是年輕群體對本土化創新的偏好,聚焦中國特色谷物原料、風土表達及工藝融合,強化本土原料應用與文化符號滲透。
此外,在市場拓展上,威士忌學院院長譚觀榮指出,國產威士忌的市場不僅局限在大陸本土,包括港澳臺等在內的海外市場也是重要的潛力市場。
盡管當前國內威士忌市場份額占比較小,但2025年上半年進口數據顯示,在上半年烈酒進口結構中,威士忌首次超過白蘭地位居進口額第1,這表明國內威士忌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釋放,并有更大的挖掘空間。
從云南的風土到四川的匠心,從福建的探索到千島湖的集群迸發,中國威士忌的敘事已不再局限于“釀造”,更關乎“創造”——創造基于本土風物的風味,創造連接傳統與現代的體驗,創造屬于自己的消費文化。或許它的終點,并非復刻一個蘇格蘭或日本,而是要在這片古老的東方土地上,找到威士忌的新答案。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