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經信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安徽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的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安徽白酒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釀酒總產量50萬千升,培育年營業收入超過200億元的白酒企業1家,超過100億元的企業2家,打造一批在國內具有更高度和競爭力的企業,建成優質酒生產、研發和原料、包裝基地,構建“品牌強、品質優、品種多、集群化”的安徽白酒產業發展體系,提升安徽白酒在的品牌影響力。
“產區+基地”,培育產業優勢
意見提出,圍繞“產區+基地”,優化白酒產業布局。
“我省地處長江名酒經濟帶、黃淮名酒經濟帶,資源稟賦條件好,酒文化歷史悠久,白酒產業有良好的發展基礎,發展潛力大。因此,要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原則,引導市場要素資源向優勢產區集中,培育核心競爭力產業,將產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安徽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說。
根據計劃,安徽省大力扶持以亳州、淮北、阜陽為中心的皖北主產區,以六安、滁州、合肥為中心的皖中主產區,以宣城、池州、馬鞍山為中心的皖南主產區,提高產業集中度,打造產業基地集群。以重點白酒骨干企業為支撐,基于本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建立化、標準化和規;膬炠|原料基地,引導中小企業以產業鏈為紐帶,向龍頭企業集中集聚,構建協作配套、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扶優+扶強”,壯大龍頭企業
據了解,與四川、貴州、江蘇等產酒大省相比,安徽省白酒產業存在酒企多、分布散、稅收貢獻率低、龍頭企業不強、酒企之間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
“近年來,國內一些產酒大省已相繼出臺了支持白酒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對促進行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參照其他省份的做法,結合我省白酒產業發展現狀,我省出臺了意見,對于加快培育我省白酒骨干企業和品牌,提振全省白酒行業發展信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安徽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說。
意見提出,圍繞“扶優+扶強”,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具體措施包括:支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鼓勵非國有資本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國企改制重組,參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及企業經營管理。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建立規范、有效、科學的股權激勵機制,綜合運用多種激勵工具,系統構建企業核心骨干人才激勵體系等。
省經信等部門將對白酒企業分類管理,根據不同企業特點,開展“四送一服”活動,著力解決難點問題。實施梯隊培養計劃,引導企業找準市場定位,確定發展目標,制定實現路徑,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支持白酒企業跨省合作,加快戰略布局,通過資本、品牌和技術輸出,整合國內白酒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擴大產業規模,培育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行業龍頭企業。
“酒香也怕巷子深”。意見提出,圍繞“創新+創意”,不斷優化營銷模式。支持企業通過直配、分銷、聯營、體驗店等多種模式,深耕省內市場,鞏固和提高市場占有率,織密線下營銷網絡,加快開拓省外市場,推進營銷網絡化布局。支持白酒企業自建電商平臺,或與國內電商戰略合作,進一步加強產品營銷網絡營銷。支持企業運用大數據分析,根據消費者不同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商品,實現個性化訂制,推進白酒銷售從B2B、B2C向C2M(定制)轉變,細分目標市場,實現精準營銷。
“精品+名品”,重塑安徽品牌
意見強調,圍繞“精品+名品”,重塑安徽白酒品牌。
“目標就是要推進安徽白酒品牌向品牌、世界品牌轉變。”安徽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說。省有關部門支持企業爭創“馳名商標”、“”,加強品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企業。開發品質特點突出的安徽白酒高質量精品,搶占高端白酒市場,拉升安徽白酒檔次。支持企業依托當地資源優勢,開發具有藥食保健功能、地域文化特征鮮明的產品,培養單品銷冠。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講好品牌故事,創建特色小鎮,促進酒旅文化融合。
安徽省經信等部門明確,圍繞“質量+”,持續提升產品品質。支持行業協會、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制定,支持白酒企業建立企業標準體系。鼓勵白酒生產企業開展以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管理體系、食品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推進企業實施標準化作業流程,強化對釀酒過程和關鍵點的把控,以標準化產品的和質量,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大力推廣純糧固態發酵,引導企業傳承和創新傳統釀酒工藝,保護酒廠窖池資源。加強白酒企業生產區域及周邊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釀造所需的水質和生態要求。
根據要求,安徽省有關部門將強化市場監管,推進白酒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統一的白酒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實行信用等級分類管理。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工作,將其作為省食品委員會的重要工作來抓,嚴厲打擊制假販假、假冒偽劣行為,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各地應進一步強化重點項目調度,切實解決白酒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加快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