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為什么能成為風口?一方面,得益于互聯網用戶“暴漲”,特別是手機移動客戶端用戶的數量持續上漲,有了足夠大的“流量池”,龐大的消費能力給了“直播帶貨”生存的空間。
“直播帶貨”為什么能成為風口?一方面,得益于互聯網用戶“暴漲”,特別是手機移動客戶端用戶的數量持續上漲,有了足夠大的“流量池”,龐大的消費能力給了“直播帶貨”生存的空間。
另一方面,與電視購物相比,網紅、明星直播帶貨,顯然有“品牌效應”在其中加持,大量的“粉絲”對網紅、明星相當的信任,進而認為他們推薦的產品“值得信賴”。
但如今,支撐“直播帶貨”的兩大支柱之一,正在被各種負面信息“包圍”。在江西市場上,甚至已經有不少酒商表達了“反感!”
他們認為,沒有規矩的“直播帶貨”不僅沒有辦法幫助行業進步,提升產品銷量,反而是對行業發展的“阻礙”,低價低質、賣慘賣苦、虛假誘導“大行其道”。
據他們所說,江西省內本就沒有太多的“直播帶貨”土壤,再加上“直播帶貨”的種種不規矩,“直播帶貨”起碼已不再是當地酒商經常掛在嘴邊的“風口”。
消費者信心受“重挫”,直播帶貨遭“暴擊”
所謂“直播帶貨”的不規矩,在今年初就已經有不少媒體發文,但多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并未有太多有代表性的“實證”。但近幾個月來,“直播帶貨”的亂象頻頻遭遇“暴擊”“實錘”,在消費者層面引起了“劇烈反響”,一片譴責之聲“鋪天蓋地”而來。
——中 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雙11”消費者權益保護民意分析報告,并點名并列舉典型案例: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知名打架UP主“手撕”辛巴并曝光了燕窩商品造假的實證;知名網紅、明星的接連“翻車”,大批消費者開始“炮轟”,作為“直播帶貨”的兩大支柱之一的“消費者信任”出現了大裂縫。具體到江西市場,盡管沒有針對消費者的統計,但據多位酒商的介紹,因為此類“負面事件”的影響極大、極廣,已經對消費者層面造成了嚴重“沖擊”。
而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與江浙滬等“繁華”省份相比,江西本就不是“直播帶貨”的重點受眾地區,發展本就滯后卻接連遭遇“打擊”,江西省內酒商已經對“直播帶貨”缺乏了信心。
品牌宣傳而非產品銷售,正確看待“直播帶貨”
“直播是形式,帶貨是目的!”但現在的問題是,“直播帶貨”的火熱并沒有相應的規則制約,短時間內“數不清”的質疑之聲冒出來,揭開了這個所謂“風口”的“硬傷”。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從多方了解到的情況來看,“直播帶貨”的投入相當大,對企業資金需求量之大,不是一般中小酒企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消費者已經對“直播帶貨”中出現的“不知名產品”抱有不信任的態度,即使低價也可能遭遇銷售困境。
因此,“直播帶貨”在現階段,可能更適合大品牌、大企業作為品牌宣傳的“前哨陣地”。例如,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頻頻出現在直播中,但沒有一次引發消費者不滿,這就是所謂的“強強聯合”。
在江西本地白酒品牌中,四特酒也曾多次走到直播鏡頭前,特別是江西省樟樹市政府副市長的親自直播“種草”,單以銷量來說并不算多位可觀,但對品牌力的提升則是獲得了業內的廣泛認可。
所以,才有江西酒商認為,“直播帶貨”在大勢上已經沒有年初時的“勢不可擋”,江西市場的中小型酒企、普通消費者都已不對其抱有“癡迷”的態度,取而代之的是“謹慎”。諸如“靠直播帶貨能賺大錢”的說法,相信只屬于“直播帶貨”從業者。(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