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有江西酒商在看到瀘州老窖方面又一次暫停國窖1573經典裝產品的訂單接收之后感嘆道:“習慣也不習慣!”
一方面是,自去年到今年,有關高端白酒品牌的停貨、漲價信息就沒有完全“斷過”,以江西省內李渡高粱1308為例,更是創下了上市27天就賣斷貨的行業記錄,所以,已經習慣了。
而不習慣,確實因為每一次的“停貨”之后,往往都有漲價的可能,相關品牌產品的營銷策略、價格與方式則不得不“停下來!”每一次的重新規劃,難免會令人有一些不習慣。
那么,這一次,國窖1573停止接受訂單,是否真的是漲價的“伏筆”?
1月已經漲過一次,停貨也早有“征兆”
4月27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售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停止接收產品訂單的通知。
據該通知顯示,因符合貨架期要求的產品已經售罄,為確保國窖經典裝產品質量及有序供應,做好貨架期管理與供應工作,經公司研究決定,即日起停止接收國窖經典裝訂單,已經制單部分暫停發貨。
3-4月經典裝配額未執行部分暫停執行,公司恢復供貨后與下階段配額合并執行。
據了解,瀘州老窖是行業內率先實施白酒貨架期管理的企業。今年更是將這一要求提升了新高度。
在半個月前舉行的2020-2021瀘州老窖年度經銷商表彰暨營銷會議上,圍繞2021年的營銷工作,瀘州老窖提出了“八個堅持”,其中就對國窖1573系列成品酒貨架期不低于3個月這一點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則停貨通知,一來說明國窖產品在市場的熱銷,且庫存周轉良性,二來更顯現出瀘州老窖對旗下產品品質的高標準、嚴要求,并且也在持續落地提升品牌高度的各項工作與規劃。”
梳理今年以來,與國窖1573相關的信息不難發現,此次停止訂單接受很大可能并非“突發”,而是早有“征兆”。
1月18日,國窖1573中南聯盟會發布通知,經公司中南聯盟會會長倡議,秘書處研究決定,自2021年1月20日起,52度國窖1573經典裝終端結算價上調40元/瓶。
1月25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再度發文,表示即日(25日)起停止接收國窖1573訂單,并取消2021年二月份計劃配額。
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在2020年,國窖1573已經歷經了數次漲價,零售價維持在1399元,但與1499元仍有“一步之遙”,而這一步顯然不會走的“太慢”。
緊隨其后,3月份,瀘州老窖發布通知稱,經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東北)大區研究決定,自3月16日起,暫停接收終端客戶38/52度國窖1573經典裝訂單。
宣布“停貨”的背后就剩“漲價”
由上述內容不難看出,今年以來,瀘州老窖方面對于國窖1573的安排可謂是“行程滿滿”。
有江西省內酒商表示,從市場需求上來看,國窖1573是排名第三的全國高端大單品白酒產品,其在江西省內商務類宴請、政務類宴請,乃至一般家庭宴席上都有相當的“剛性需求”,因此,需求量整體較大應是不爭的事實。
但需市場求量大是否意味著供應真的滿足不了嗎?對此,業內專家直言,無限制的供應并非高端白酒產品的運營方式,根據銷售、口碑與競爭環境,有所籌劃的制造供應緊張氛圍才是。
在國窖1573市場需求量不斷走高的前提下,進一步縮短與“茅五”的品牌力差距才是瀘州老窖方面在意的問題。
即便強如國窖1573,面對“十四五”競爭新時代的到來,仍然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此,繼續提升品牌力是必然選擇也是當務之急,而要完成品牌力提升,直接也是有效的方式就是“停與漲”。
停貨是為了更好的控貨,讓各大銷售渠道真切感受到供應的緊張,從而加大后續的備貨力度。而隨著需求量與商家急切程度的上升,漲價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這一次,國窖1573的大規模停止接受訂單,肯定是有漲價的“味道”在其中。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旦漲價,在品牌力與價格上雖然拉近了與“茅五”之間的距離,但銷量方面是否受影響還有待考量。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江西省內酒商認為,從省內國窖1573的銷售情況來看,只要漲價幅度沒有太過“出人意料”,并不會對銷量造成額外影響。當然,實際情況還得看瀘州老窖方面公布的后續情況。(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