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厘子”在2021年第1個月成功觸動社會緊張情緒。1月22日,江蘇無錫市發現一份生產日期為2020年12月18日的進口車厘子內表面核酸檢測陽性。僅隔一天的時間,河北石家莊市橋西蔬菜批發市場的進口車厘子中檢測出病毒陽性。
“進口車厘子”在2021年第1個月成功觸動社會緊張情緒。1月22日,江蘇無錫市發現一份生產日期為2020年12月18日的進口車厘子內表面核酸檢測陽性。僅隔一天的時間,河北石家莊市橋西蔬菜批發市場的進口車厘子中檢測出病毒陽性。
而這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市場上進口車厘子價格跳水,同時,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消費者對進口食品是否安 全的擔憂。在國家層面上,多地政府落地新防疫舉措,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疫檢測。
“全民防疫、關注安 全、嚴格檢疫”的背景下,進口葡萄酒顯然要面對更多的“壓力”。
據北京一位葡萄酒進口商介紹,海關檢疫的“壓力”自去年開始就有了,主要是通關時間變長,成本有一定的上升;市場方面的主要壓力還是由于“線下限流”,消費場景的缺失,導致銷售總量始終處于恢復階段。
而近幾天媒體披露的“進口車厘子陽性”事件,對進口葡萄酒的影響極為有限。畢竟,與車厘子等水果類食品需要低溫儲藏保鮮相比,葡萄酒在海運過程中一般是恒溫保存。
去年11月,國家就已經出手“整治”
2020年7月以來,包括深圳、安徽、山東、遼寧、福建、江西、重慶、云南和陜西等多地,先后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病毒陽性。
有鑒于此,為了嚴控進口冷鏈食品風險,2020年11月9日,國務 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消 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1.實現全流程閉環管控可追溯,大程度降低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2.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我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消 毒處理。
受此影響,進口葡萄酒從去年開始,在全國各個港口的通關過程中都遇到了“時間更長”“價格更貴”的問題。但從各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來看,一個貨柜的通過時間延長了“3—5天”,而成本增加了“1500—2000元”不等,這對國內進口商而言仍然是可以接受和合理應對的。
近期爆發的“進口車厘子”事件,只是再一次喚醒了大家的關注度。具體到檢疫檢測方面,不久前,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又一次強調,海關總署加大進口冷鏈食品的檢疫力度,目前正在對進口冷鏈食品實施病毒核酸抽樣檢測,重點加大對進口海鮮等冷鏈食品的抽樣檢測。但至今為止,暫沒有對進口葡萄酒的通關檢疫檢測造成新的影響。
安 全系數高,不懼社會群體關注
目前而言,與國家海關加強消 毒、檢疫,進口冷鏈食品多次查出病毒引發消費者“抵制”相比。更多的國內進口商在意的是“流量”,準確一點是“線下流量”。
首先,相較于冷凍食品要求的低溫,葡萄酒儲存所需的溫度,更接近于常溫,瓶身上存在病毒的幾率小;其次,由酒精、高酸、低PH值等元素構成的酒液環境,是任何致病微生物都無法生存的。此外,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我國對進口酒類的抽檢概率就已經上升,嚴格的檢驗力度確保了進口葡萄酒的安 全性。
現在真正的問題是!自去年開始的線下流量管控,一直到現在也沒有完全解除,甚至因部分地區零星疫情再度爆發觸發“管控升級”。近日來,包括不返鄉過年、減少不必要外出、嚴格聚會人數等等政策與號召相繼出臺,讓整個2021年春節銷售旺季彌漫著不樂觀的情緒。
對此,有業內人士直言,現在的狀況就是“兩極分化”。一方面,經濟大都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這些地方的葡萄酒商相對“開心一點”,因為大批要回家的外地消費者不走了,增加了當地春節期間的銷售總額;另一方面,則是外出務工人員輸出大省的酒商,比如河南,河南除鄭州之外的各市酒商就可能會“很頭疼”,宴請沒了、消費場景減少,再加上外出工作人員不回來,他們要面臨“三重打擊”。(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