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與音樂、體育,似乎有著天然的、不可割裂的鏈接。在這個別樣的夏季,無論是青島啤酒1903國潮罐的線上亮相,是燕京八景精釀系列的開發,還是嘉士伯推出的“利物浦冠 軍罐”的限量上市和樂堡純生的全新上市,以及珠江啤酒推出的新品“97純生”等等,我們會發現,在國潮熱的帶動下,眾啤酒廠家紛紛推出了迎合市場需求且價格帶進一步上移的新品。
啤酒與音樂、體育,似乎有著天然的、不可割裂的鏈接。在這個別樣的夏季,無論是青島啤酒1903國潮罐的線上亮相,是燕京八景精釀系列的開發,還是嘉士伯推出的“利物浦冠 軍罐”的限量上市和樂堡純生的全新上市,以及珠江啤酒推出的新品“97純生”等等,我們會發現,在國潮熱的帶動下,眾啤酒廠家紛紛推出了迎合市場需求且價格帶進一步上移的新品。
“行業要有好的盈利水平,必然走規模化、差異化道路。”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董廣陽表示,“做差異化、走高端,給啤酒企業提供了高舉高打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盈利空間,賦予了啤酒板塊模式轉變及盈利空間提升的新機遇。”
疫情改變不了高端化趨勢
7月16日,在2020中 國啤酒產業年度峰會上,CEO侯孝海就表示,目前的主要銷售終端是非現飲和一些小餐廳、中、高 檔餐廳、夜場的滲透率不高,比青島啤酒等品牌要略低一些,“我們認為,在疫情的影響下,對中檔和低檔產品的影響比較大。”
從3月份至今,侯孝海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市場的路上,他已經走了16個省、65個城市,他說,“雪花遍布全國的網絡較為優質,要把這次疫情作為決戰高端的重要機遇。”并稱,“一開始就確定了雪花要打一個翻身仗,要徹底地促進我們業務的重塑,能夠在疫情期間獲得追趕、超越對手的機會。”
顯然,侯孝海所說的業務重塑,重點指的是產品結構的升級。與喜力合作、對產品進行提檔升級,是今年雪花的一個戰略重點。而放眼整個啤酒產業,正走在向高端化產品升級的道路上。統計數據顯示,“高端啤酒年銷售額增速超過30%”,伴隨著啤酒產業的不斷升級,高端化、多元化、特色化、高附加值的啤酒逐漸成為流行的消費品。
“雖然疫情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是,產品的高端化升級是一個發展趨勢,疫情等外力因素無法左右趨勢性的發展。”在董廣陽看來,2012、2013年國內出現人口“劉易斯拐點”,消費進入到升級的時代。經過2013~2017年,白酒、啤酒的需求結構持續升級,歷經幾年的調整,行業的競爭模式得以改變。這期間,重慶啤酒、等紛紛關掉了產品結構滯后的低端小廠,應對結構升級,與此同時,啤酒企業漸趨提升產品結構,發力高端產品。
董廣陽表示,從2017年到2020年,啤酒行業歷經了低端產品銷量的持續下降,中高端產品銷量的持續上漲,經過三四年的修整期,接下來需要做的是繼續產品結構升級,繼續擴大產能走規模化經營之路。
“疫情加速市場整合,龍頭將贏得更多消費者。”中 國啤酒行業仍在整合中,規模以上酒企數量自2013年以后持續下滑,預計此次疫情會加速行業整合。重要的變化是,過去的整合模式一直是跑馬圈地擴產能,以價格和渠道擴份額,而未來,總量不變甚至下降,年輕一代更看重品牌和個性化感受,龍頭品牌和個性化酒將贏得更多消費者。
高端市場將持續放量
根據國家統計局新數據,2020年6月,中 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產量455.4萬千升,同比增長7.6%,再次超市場預期。2020年上半年,中 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累計產量1714.2萬千升,同比下降9.5%,降幅相較于2020一季度大幅收窄。多家機構看好夏日啤酒消費,并看好啤酒板塊呈現出的成長性。
“我們認為,對未來的盈利預期,啤酒噸價本身處于較低的位置,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內啤酒的噸價往往在3000多元,而國外啤酒的噸價可達5000元、6000元甚至更高,噸價每提升1000元,毛利潤就能增加400多元。”董廣陽提出,“高端化的升級進程往往會超出預期,從2009到2012年,不少白酒品牌單品從幾十元的價格上漲到百元價格帶。而在2013年、2014年左右,在行業的調整期,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消費區域,一些白酒品牌的消費價格并不是從100元逐漸上升到200元,而是從百元價格帶直接躍升到300元以上。”對于目前的高端市場,百威、青啤、雪花、嘉士伯等品牌不斷在釋放高端產品的銷量,董廣陽認為,當前的“整個高端市場并不是零和競爭,而是整體擴容的競爭。”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非常時期,難免出現“消費降級、酒類消費下滑”的聲音,但是,實實在在的消費數據是對這些“噪聲”有力的回擊。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從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前三的消費類別來看,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3097元,全國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464元,全國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1238元。其中,交通通信消費同比下降10.7%,居住類消費同比上升3.1%,相較而言,食品煙酒消費數額漲幅大,同比增長5%,占人均消費支出的總體比重為31.9%。這說明,美好生活需要美酒相伴,美好生活呼喚更多元化的酒種,滿足人們多元化、個性化的高品質消費需求,從啤酒消費端來看,高端啤酒仍有消費釋放的空間存在。
新挑戰,新機遇
中 國酒業協會秘書 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提出,“如何把疫情危機變成企業自我變革升級的契機,需要企業做出戰略變革。”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林智平提出,疫情之下,企業要把握市場發展的機遇,從產品健康化(樹立啤酒在消費市場的健康地位、做好啤酒品類的健康文化傳播、提前預知消費需求的轉變)、渠道數字化(電商成為業界渠道變革的“希望所在”)、消費社區化(個人享受型消費比例提高,小型化、社區化、便利化的內容營銷,對啤酒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加強)、品牌放大化(樹立大單品、大品牌概念,品牌企業要通過社會責任感提升品牌形象),進行精準施策。
2020年上半年,青啤大力推進項目建設,新建棗莊100萬千升項目、擴建平度100萬千升項目,持續擴大產能;宣布擬跨界布局飲料、威士忌、蒸餾酒,并推出果味氣泡水等新品,加快調整產品結構;與海爾卡奧斯達、美團點評、山東大學分別就建設啤酒互聯網平臺、拓展消費場景以及創新應用技術方面達成戰略合作,深化產業協同。
越是在經濟增長承壓的當下,越要把握好消費需求的新風向,著眼行業未來的成長性,做好產品、做好品牌、做好管理。我們看到了諸多企業的創新、努力。正如天風證券的分析,“結構升級是未來啤酒行業的主要趨勢,行業價值將不斷增加,并看好龍頭企業的后續發力。”(來源:華夏酒報 記者 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