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有余,被傳停貨后的四特十五年“一直很安靜”,四特方面既沒有公開對外宣布“停貨”,也沒有高調發聲“漲價”。一片平靜的背后,到底有著四特酒怎樣的市場考量?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四特方面可能在觀望停貨后的市場反應,待結果明確之后再有新舉措。畢竟,已經站在千元價格帶內的產品想要提價并非易事,所要顧慮的方方面面很多。
但是,更多業內人士則持有不同觀點,他們認為,四特十五年的表現已經足以證明其市場號召力,而停貨的目的就是提前透漏“漲價信息”,讓經銷商、消費者層面有一個肯定的認知。
至于為什么遲遲沒有漲價的消息被正式公布,很可能是四特方面“求穩”,希望在整個市場做好準備之后再行宣布,讓漲價后的售價可以迅速傳導到“終端渠道”。
不能不漲價,四特為品牌全國化“蓄力”
對于白酒行業從業者而言,當前該市場的爭奪戰“如火如荼”的同時,各路酒企的目標也是“殊途同歸”,如何打造一個全國范圍內被認可的高端品牌,成為白酒業內的“時代話題”。
該“時代話題”下,做的好的酒企就能順利邁入下一個競爭階段,而做不好的酒企很可能就此被市場不斷邊緣化,終難逃被徹底舍棄的“命運”。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四特十五年也好,“茅五洋瀘”也罷,對旗下高端白酒的售價“期望頗高”,今年以來更是“漲漲不休”。
值得一提的是,與“茅五洋瀘”等白酒品牌動輒1399元/瓶、1499元/瓶的終端售價相比,四特十五年盡管也是高端產品,終端售價雖然已正式跨入“千元價格帶”,卻始終沒有邁過1000元/瓶,其上漲的空間、幅度更大。
此外,在消費者喝“品質”更要喝“品牌”的時代,價格上漲也是順應市場大勢,對品牌力的增強與業績的提升均有好處。目前的局面是,有底氣、有品質的酒款都在漲價,身處“一片漲聲”中的四特酒不可能“逆勢而行”。
另有業內專家認為,面對全國白酒品牌的不斷進攻,四特方面也到了適當反擊的時刻,而正式跨入千元價格帶的四特十五年就具備這樣的潛力。以四特十五年為先導,憑借江西市場的穩定發揮,進而向全國各個省市市場不斷擴散。
廠商一體化的“要求”,為合作方考慮“多一些”
而除了由消費升級引起的市場大勢不可逆之外,作為一家始終堅持“廠商一體化”的白酒企業,四特也有責任與義務,為其合作經銷商謀求更多的利潤空間。
業內一致的觀點是,任何時候,“廠商一體化”與產品品質都是一家白酒生產企業的重要“基石”,所有的品牌宣傳、價格浮動,從根本上說都與這兩塊“基石”休戚相關。四特酒的品質自不必多說,當之無愧的江西白酒品質代表。
但與產品品質相比,“廠商一體化”則是需要“實時更新”,應市場變化、時代變化、消費者變化而不斷進行完善和調整的。以此次四特十五年為例,四特方面接下來的動作落實下去必然會考慮、顧忌經銷商的利益、利潤,價格如何漲、漲多少的問題不可能單獨從自家的角度出發去看。正如四特方面曾經的宣傳一樣,“唯有廠商齊聚力,才能創造品牌新篇章。”
對此,也有江西本地酒商表示,近年來,四特方面在不斷承壓之下,始終維持著江西本地市場的高占有率,與其一直為經銷商考慮的市場動作分不開。當前很多人說線上如何,直銷如何,但真正助力酒企品牌拓展市場的,還得是踏實做市場的經銷商。
目前可以肯定的說,四特酒與經銷商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固的良性循環。在四特酒的助力下,經銷商的利潤不斷上漲,經銷商的努力也讓四特品牌得以在全國化之路上越走越遠。(來源:賣酒狼圈子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