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1-07-07 閱讀數:570
消費稅如同在白酒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若有風吹草動便能引發行業顫動。
近日白酒版塊回調,有觀點認為這或與此前白酒消費稅的風聲相關。
白酒消費稅調整對酒企影響究竟幾何?
消費稅改革風聲襲來
消費稅如同在白酒行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若有風吹草動便能引發行業顫動。
近日白酒版塊回調,有觀點認為這或與此前白酒消費稅的風聲相關。
前不久,有人大代表提出,“一瓶3000元零售價的茅臺和一瓶10元的廣東米酒,同樣征0.5元從量消費稅,存在不合理之處,建議按國家統計口徑統一以65度計算白酒產量來折算計征從量消費稅”。
廣東省財政廳回復稱,目前,國家正在加緊推進消費稅法立法,在前期征求意見階段我們已反饋了有關意見和建議,其中包括建議按白酒不同度數設定不同比例稅率或取消從量定額等。下一步,我廳將會同省稅務局深入開展調研,繼續跟進消費稅法立法情況,積極向中央建言獻策,爭取政策支持,為我省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稅收環境。
這頓時引發行業反響。
白酒消費稅對酒企影響究竟幾何?
從2020年19家上市白酒企業數據為例,去年僅消費稅一項,茅臺繳了109.58億元,相當于順鑫農業酒類業務(牛欄山)的全年營收;五糧液交了60多億元,相當于是迎駕貢酒與老白干酒去年營收之和;洋河交了28億元,幾乎與舍得酒業營收持平。
從消費稅與營收之比來看,除了外資控股的水井坊,其它酒企的消費稅占全年營收比例基本都在12%左右。
數據不難看出,消費稅對酒企影響之重。
口子窖在財報中指出,白酒生產和銷售屬于繳納消費稅的行業。近年來國家對白酒行業實施了越來越嚴格的消費稅征收政策,如果未來國家對消費稅政策繼續從嚴進行調整,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成果產生不利影響。
由此酒企也采用合理避稅的方式,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記者表示,白酒企業通常將酒賣給自己的銷售公司,再通過銷售公司賣給經銷商或消費者,以此合理避稅。
比如,在今年的一季報中,茅臺實現營收272.71億元,同比增長11.74%;凈利潤為139.54億元,同比微增6.57%。
究其原因,茅臺在1-3月稅金及附加上升了56.38%,主要是因為公司本部銷售給公司控股子公司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的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對記者指出,這說明茅臺原來有一些變通的銷售做法,現在變成了合規經營。
“消費稅主要發生在生產環節,如酒廠與銷售公司之間,此次茅臺稅賦增加,主要是消費稅增加了,有可能是原來酒廠銷售時,是沒有繳納消費稅,或者是原來是凈收入交稅,現在變為了毛收入交稅,納稅的基礎中涵蓋了銷售費用等。此次消費稅增加,亦代表茅臺在納稅上有了進一步的規范。”肖竹青進一步表示。
短期難以落地
2001年5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調整酒類產品消費稅政策的通知》,將將白酒產品從單一的從價計稅方法改為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通知規定:比例稅率為糧食白酒25%、薯類白酒15%,定額稅率為糧食白酒、薯類白酒每斤(500克)0.5元。
據了解,從量消費稅出臺之際,白酒市場仍然以大眾消費為主,根據當時的調查,50元以上的中高端酒僅占總銷售收入的4%。
而為了減輕從量稅的給企業帶來的直接壓力,不少酒企開始推出高端產品,國窖1573、洋河藍色經典皆是在此之后推出,這也間接推動了白酒“黃金十年”的到來。
但當時即有業內人士對于消費稅提出意見。2015年,時任全國人大代表、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曾公開表示,建議取消200元/瓶以下白酒的消費稅,刺激大眾消費,讓中端酒企為老百姓提供喝得起的高品質酒。
2016年,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出臺,有風聲稱,新的征稅方式初步意向是消費稅不再從白酒企業征收,改為從批零端征收。
風聲一出,行業人士便多數持否定態度。
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劉員對記者指出,流通環節處境將雪上加霜,“誰消費、誰交稅”是國際慣例,但國內白酒行業 “賣酒難”是全行業都面對的問題,若白酒消費稅改革,向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將會增加經銷商的賦稅負擔,使其處境雪上加霜。如此一來,經銷商很可能會將壓力轉嫁回上游酒廠,這對于規模性酒企而言尚能承受,但中小型酒企很可能由于負擔過重而被迫洗牌退場。白酒行業要推動消費稅向流通環節轉移,涉及到流通渠道的終端數據龐大且過于分散,而且各地經濟環境差異性較大,這也提高了征收消費稅的難度,若白酒消費稅改革,則應配有相關的監管措施。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也對記者表示,隨著稅收的增加,白酒行業將會出現向大企業、品牌企業集中的現象。
2019年10月,消費稅改革風聲更勁。國務 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提出三項政策措施,其中一項是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穩步下劃地方。按照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將部分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的現行消費稅品目逐步后移至批發或零售環節征收,拓展地方收入來源,引導地方改善消費環境。
一位白酒企業高管對記者指出,消費稅改革面對諸多實質性和技術性問題,恐難以短期內有結果。于白酒企業而言,消費稅后移,企業雖減負,但對下游商家如何協調,降價或讓利的可能性不大,且不同類型企業有不同應對。對于批發零售環節經銷商而言,憑空增加如此高的稅賦成本,只能要求上游補貼或提高價格,上游補貼存在難度,提高價格又有競爭風險,甚至影響消費需求。再者,從征收技術看,白酒批發零售環節鏈條長,企業數量眾多,個體戶比例不少,存在征收成本高、易遺漏、技術難度大等問題。總之,消費稅改革的方向肯定是對的,從生產環節過度到流通環節征收,調節地方財稅結構,可基于當前流通環節現狀,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
肖竹青則對記者指出,白酒企業一般都需要跨地區銷售,僅從生產環節收稅,對于落地的市場區域不公平,如果從流通環節征收,則屬于地交稅,如此一來各個地方政府會支持外地酒,這對于白酒的全國化和范區域流通是有利的。
同時他表示,目前白酒的消費稅是從價和從量兩種方式征收,先按照出廠價,從價計收20%,而且每瓶500毫升酒還要從量計再收0.5元。若白酒消費稅改革,建議取消白酒從量消費稅,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白酒企業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并拉動酒類消費。(文章來源:中 國白酒網)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