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xnmx.cn/baijiuzs/ 2024-01-18 閱讀數:426
近年來,在渠道庫存高啟、價格倒掛、消費預期降低的背景下,C端被視為新階段下酒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由此,從頭部酒企到三四線中小酒企,均開啟“向C大戰”。
然而,C端戰略發展過程中卻遇到諸多問題。酒企借渠道扁平化將經銷商的優質團購客戶發展為代理商、“一刀切”地大幅砍掉對經銷商的費用支持等操作,在終端動銷不暢大背景下,渠道利潤受損無疑進一步激化廠商關系,疊加部分酒企在政策落實過程中監管執行不到位,也引發渠道出現諸如自行揭蓋掃碼領紅包套費用、品鑒會套利等渠道亂象。
品鑒會套利、“盜”掃開瓶紅包
酒企C端化進程中亂象頻出
經銷商普遍看來,“一路向C”戰略下,部分酒企推進渠道扁平化的手段或許有些“激進”。
“在某名酒執行C端戰略的過程中,我就是那個被換掉的代理商”,談到某名酒的C端戰略時,山東一經銷商劉文(化名)露出苦笑。
劉文告訴酒業家,該品牌為推進C端戰略,不斷進行市場下沉發展新經銷商,同時不斷減少原有經銷商的代理區域。
C端化過程中,引起經銷商更大不滿的另一表現是酒企直接“搶客戶”。華安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有品牌曾通過經銷商獲得優質客戶資源,將其發展為團購商,并給予較優惠的政策,此舉影響了主渠道經銷商利潤,最終引發較大規模的“退商潮”。
此品牌也并非個例。“酒廠讓你來做品鑒、做團購,酒廠提供支持。他們的人在現場加一圈微信,飯還沒散你就收到新的價格體系。”深圳酒業人士李軍(化名)告訴酒業家,現在一些比較偏激的酒商采取的應對方式是,其組織活動甚至要求酒廠不能參加。
深圳另一酒業資深人士也透露,一些頭部品牌做渠道扁平化搶了經銷商不少客戶。“同樣產品價格體系不一樣,客戶就對你有意見了。”該資深人士進一步表示,原來并沒有團購渠道的說法,所有團購都是通過酒商,而團購商大部分在煙酒行,所以煙酒行都有50%-60%的業務來自團購渠道,“現在他們想把這些資源歸集到一個大團購商處,但是卻把整個生態打亂了。”
深圳經銷商陳勝(化名)告訴酒業家,現在部分大的有實力的品牌不僅在搶奪大商利潤,也在搶奪終端門店的渠道資源。“說是去各大企業做推廣,實際上就是去送酒,對經銷商來說本來是可以賣一些酒的,但現在送的酒夠喝了,起碼來說買的量也少了。”
此外,也有酒企在推進渠道費用改革時,投向C端,“一刀切”地大幅砍掉對經銷商的費用支持。
“某些品牌在2023年推行渠道費用改革,將原本對經銷商投入的絕大部分,轉投到掃碼中獎、空盒換酒、反向獎勵等C端促銷上,而不再促進渠道備貨。這種一刀切的做法風險較大,如果能以量換價,經銷商的利益還有部分保 證;但如果量沒有實際提升,經銷商的利益就損失了,品牌銷量也上不來。”廈門一經銷商吳勇(化名)認為,這種行為會極大影響經銷商的打款熱情。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酒企將諸多費用從渠道向終端、消費者轉移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經銷商費用套取的亂象。
一個典型的案例便是品鑒會套利。“在我們圈子里面,品鑒會套利已經不是啥新鮮事了,這兩年行情比較難,更是流行。”百榮市場酒商李明(化名)表示。
酒業家在與百榮市場多位酒商的交流中發現,品鑒會套利一般有多種形式:一種是點菜自己吃,按要求拍照,從而把餐費和品鑒酒套取出來;第二種是把菜品的標準降低,把多出來的費用作為利潤;第三種是菜品的一桌多用,多個品牌以一桌菜品同時拍照。很多套取費用的行為不嚴查很難發現,同時即使嚴查也可以采取換蓋、換瓶等策略應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深圳酒商告訴酒業家,某頭部品牌此前開品鑒會只需將空瓶倒著放拍照即可,現在則進化為需要現場錄像敲碎酒瓶。“這樣經銷商也有辦法應對。比如用兩個角度拍,就可以用在兩場品鑒會。再賣品鑒酒也可以,比如這個酒1400元一瓶,現在降價賣給消費者,但是需要把瓶子退給經銷商。甚至直接就是現場倒給你。”酒商透露。
與此類似的還有部分經銷商為獲取紅包,自行揭蓋掃碼賣“開蓋酒”。酒業家曾在《“瘋狂”的白酒反向紅包激勵,是良藥還是毒藥?》一文中提到,反向紅包本是終端去庫存的利器,卻被一些不太規矩的經銷商找到漏洞,大肆盜掃紅包,然后將產品低價甩賣。河南一酒商賈磊(化名)告訴酒業家,自己除了開直播折價銷售、低價賣給煙酒店,很多開蓋酒都低價賣給一些個體老板、小公司的客戶,作為這些公司的團購用酒。煙酒店也仿照經銷商的操作,低價直銷或是賣給熟客。“除了開蓋酒,如今在渠道比較常見的還有撕標酒、刮碼酒、換蓋酒等五花八門的銷售方式存在,出現這些問題的核心還是終端動銷不暢,經銷商利潤得不到保 障。”賈磊說道。
廠商博弈加劇
離開渠道談C端是“偽命題”?
可以看出,在酒企“一路向C”的過程中,廠商為了各自利益導致博弈加劇。而如何平衡廠商利益,成為當下廠商推進C端化戰略亟需解決的問題。
李軍告訴酒業家,有酒廠說在深圳一年要開15家授權專賣店,每家體量500萬。“這個跟渠道利益怎么平衡?就很難推進。”李軍表示。
針對這一問題,新營銷專家賈福春認為,對廠家而言,不管品牌規模多大,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滲透到終端。“廠家的核心資源,我認為還是渠道。離開渠道談終端,談C端,都是偽命題,廠家在C端營銷過程中,應該配合經銷商做好C端的培育,而不是和經銷商去搶C端。”
貴州黔酒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萬興貴對此表示贊同,但他同時指出,部分酒廠直接參與C端的培育動銷,也是被動之舉。“有時候C端營銷費用執行不到位,就成了經銷商利潤變現的一部分。這是目前酒廠與經銷商博弈的核心所在。為了進一步做好消費端市場營銷和消費圈層培育,酒廠不得不參與C端市場。”萬興貴進一步強調,酒廠的市場支持費用不是空的,也不是為了招商而有的手段,是真實想讓經銷商把這部份費用執行到終端,讓市場活起來。
北京太和金樽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金貴則認為,廠家支持經銷商無可厚非,但經銷商也要主動轉變角色。“很多傳統經銷商主要考慮消化庫存,盡快回款,守株待兔,業務員的開拓能力和服務精神較差。有時候會把自己放在管理的角色而不是服務的角色,并且會套取大量費用揉到產品當中,這也是造成價格倒掛的原因之一。但現如今,垂直C端后,經銷商的角色應該從售貨員轉變為運營商角色,助零售終端做好消費者客戶服務,做好產品推介,把大量廠家支持垂直到零售端、消費者。”楊金貴強調。
有業內人士指出,“廠、商、消費者三方一體”,不是空洞的口號和原則,要強化組織框架和運行規則,落實到實際運營過程中。(文章來源:酒業家)
您留言,我回電!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
提示:留言后企業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系!
溫馨提醒: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倡導誠信合作、互惠共贏!為了保證您的利益,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認真考察該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以免造成損失!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無意中侵犯了媒體或個人的知識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本網站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